?编者按?
REDITOR’S NOTE
幼儿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从新事物上吸取经验,获得自身水平的发展。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充分发展了形象思维,还能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各项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影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光的现象,孩子们在探索自然中发现了影子大小的变化,产生了极强的好奇心,激发了探究兴趣。影子究竟是如何变大缩小的呢?影子如何才能变换颜色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跟随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机关幼儿园陈玲教师的脚步,走进他们的班级,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探索光与影的秘密。
(*注:案例选编自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机关幼儿园大班 陈玲《奇光趣影》)
缘起 /
3月的泉州下了整整一个月的雨,这天好不容易,户外阳光明媚,几个孩子就在操场上玩起了“踩影子”游戏,他们玩得很开心,在操场上你追我赶的,吸引许多孩子一同加入了游戏,户外活动结束后,回到班上意犹未尽的孩子们还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刚才“踩影子”的游戏真好玩。光影的微妙变化隐藏着许多不可言说的秘密,孩子作为天生的艺术家对光影更是有着特别的兴趣和好奇心。
基于幼儿探索世界的天性,怎样保持幼儿对“光影”游戏的兴趣?如何引导幼儿主动进行观察、提出问题、促进幼儿进行深入思考、假设并实际操作,从中获得提升和发展。
01
可以变化大小的影子
科学区里,几个孩子在用筷子偶和手电筒玩《十二生肖》的故事。昕隆和绍恒、诗妍分别扮演“玉帝”“小老鼠”和“狗”。“玉帝”说:“第一个抵达天庭的老鼠就是十二生肖的领头者。”话音刚落,“小老鼠”蹦蹦跳跳地上场了。“狗”说:“老鼠那么小,不适合做我们的领头者。”“小老鼠”不服气地说:“我一点也不小,我能变大!”“狗”说:“那你变啊。”“小老鼠”一时语塞,急得快哭出来。我戴起“小老鼠”头饰以“鼠妈妈”的身份加入他们的表演,对扮演“小老鼠”的绍恒说:“别哭,孩子,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变大。”
我和孩子们开始讨论,昕隆:“上次我和佳佳玩影子游戏时她靠近墙就影子比较小,如果和我站在一起,影子就一样大,绍恒你试试。”绍恒急忙靠近墙,结果小老鼠更小了。我提醒大家:“小老鼠”越靠近墙会比之前更小,要怎么样才会比之前更大呢?诗妍:“小老鼠”如果靠近墙会变小,那离墙远一点应该会变大吧。孩子们在投影区来回调整实验,忽然,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们发现了能变大的办法。
游戏后的分享交流环节,我请绍恒在集体面前展示让“小老鼠”变大的成功经验,并引导孩子们一起分享交流:“绍恒用了什么方法让小老鼠变大?”“如果要让小老鼠再变小,你又有什么办法?”光影的神奇变化激起了孩子们智慧的浪花,探索中孩子们发现,投影的大小与光源的距离有关系。距离光源远,投影就会变小;距离光源近,投影就会变大。
教师思考
当幼儿受到同伴质疑,遇到“让小老鼠变大”的挑战束手无策时,我及时以同伴的身份介入幼儿的游戏,并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调动起关于影子成像的已有经验进行探索、尝试,帮助孩子在成功走出困境的同时获得了新的科学经验。游戏后的交流环节,通过组织观摩表演和集体讨论,以点带面,成功将个别孩子的探索经验转化成幼儿集体的共享经验。
02
创意大比拼
影子的百变造型
// 发现影子变形的秘密 //
孩子们到户外玩“影子照片”的游戏,分组讨论、合作探索让影子变化不同的造型,万宇说:“你看我的影子在比爱心。”泽林说:“我的影子是一只老鹰,在飞来飞去。”在“影子造型”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几个物体的影子叠加在一起会变成其他的形状,于是这个新发现,又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探索。
昕隆、绍恒、沐阳、涵涵紧挨着站成一列:“老师你看我们像不像一只螃蟹?” 游戏中孩子们发现:光原本是没有形状的,影子赋予了光形状。游戏结束后,孩子们分享自己玩“影子造型”的发现,并进行演示,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我向孩子们问道:“我们还能想出什么有创意的影子造型?”王宇想了想说:“我如果背着小脸盆站在阳光下可以变成一只小乌龟。”我继续追问:“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材料创造出不同的影子?”
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雨伞、锥形桶、水管……
我鼓励孩子们通过网络和图书搜集“影子”的相关资料,设计出自己的“影子造型”图,并根据设计图纸收集材料,在下一次游戏时继续尝试、探索。
// 探索影戏新玩法 //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设计图纸开始“影子创意造型”游戏。
芸舒:“我的影子在吃冰淇淋。”雨鑫看见一把大伞,赶紧拿了过来,原来她觉得伞的影子看上去很像一条裙子。
雨鑫:“老师,你看,我穿上了‘公主裙’我是白雪公主。”
亦浩:“你看我是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
“老师,我要把芸舒吃冰淇淋的影子围起来,留下它的样子。”
“老师,我想把我们的影子画下来。”
……
阳光下,孩子们开始探索影子的新玩法:摆出各种造型影子,将彼此的影子画了起来。回到活动室后迫不及待地变身“小画家”“摄影师”拿起自己的画笔和纸记录自己的发现。
姝翔:“老师,影子实在太有趣了,可是我们给影子拍的照片都是黑色的。”
庭科:“我的也不一样。”
致饶:“那是因为影子没有穿彩色的衣服。”
我问:“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其他颜色的影子?”
静娴:“昨天小萩裙子上的蓝色亮片在阳光的照耀下印在墙上是蓝色的子影。”
一下子,孩子们都对这蓝色影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教师思考
我利用孩子对“影子造型”兴趣这个教育点,抓住生活的教育契机,通过启发式的问题推进探索游戏的深入,并密切地观察、分析、参与幼儿的活动,及时给予他们支持。通过不同的渠道丰富幼儿的经验,用图片和绘画记录创意。
“找、玩、说、画影子”的过程让孩子们发现身边的影子的千变万化,发现了光和影的密切联系。在直观体验和实践中,幼儿不断探索发现影子的秘密。当幼儿在探究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时,我及时参与讨论,帮他们梳理探索思路,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吸引同样兴趣的孩子加入这个探索项目。
03
探索五颜六色的光影世界
// 怎样让光影玩具颜色更丰富多彩 //
我们可以让影子变得五颜六色吗?在爸爸妈妈的热心帮助下,孩子们收集了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透光材料(透光片、透光积木、彩色磁力片、彩色玻璃杯等)。孩子们把各自收集带来的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透光材料拿到户外,阳光从不同颜色的玻璃纸透过,孩子们发现了各种彩色的影子。
“我用黄色透光片看到的陈教师是黄色的。”“我和均雅做了一把彩虹伞。”彤彤和佳鑫把矿泉水瓶前后剪掉,在矿泉水瓶上贴彩色玻璃纸变出彩色万花筒。“好漂亮啊!彩色的东西会有彩色的影子。”小探索家们不仅发现自己的影子效果,还通过身边的松散件发现了许多彩色透光和透光效果的经验。
教师思考
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影子色彩探索,做简单的记录和探究计划,由此幼儿对不同的材料产生的影子色彩效果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记录可以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现。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不同类型的光源材料和不同材质的光影表演玩具之间的新玩法,并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自主的寻找解决游戏中的困难的办法。
// 如何让光影剧场更精彩 //
光影小剧场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们讨论:光影剧场要怎么样才能更吸引观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抱怨起来:“光影剧场里小动物、仙女们都是黑黑的,一点都不好看。”遇到新的问题,我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光影剧场表演更精彩呢?我找了一些动画片,和孩子们一边观看一边讨论。
邵恒发现:彩色动画片更吸引我们,我们的光影剧如果也能变成彩色,一定会吸引观众的。孩子们就如何制作彩色光影道具展开了讨论。
在美工区里,有的用剪刀剪下杯底,封上画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颜色保鲜膜,当纸杯投影仪。昕隆和小柔说道:“我们用水彩画把小兔子画在幻灯片上然后把小兔子的形状剪下来可以做成表演道具。”灵兮、王宇、子萩、皓鹏尝试把快递箱刻成镂空蝴蝶翅膀后贴上彩色玻璃纸,穿上皮筋做翅膀。喆恺用胶棒把荧光棒粘在动物公仔的轮廓上,诗妍把荧光棒折成小熊耳朵、熊掌戴在头上、手上,变身荧光小熊出现在光影小舞台上。
在接下来的美工区,不断有孩子为“光影小剧场”制作角色的影子偶,舞台上的小演员们用自己制作的彩色小动物表演得更投入了。
教师思考
大班孩子已经不单单满足于黑色调,当幼儿受到同伴质疑,遇到“黑黑的,一点都不好看”的挑战束手无策时,教师及时以同伴的身份介入幼儿的游戏,并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幼儿调动起关于已有经验进行探索、尝试,帮助孩子在成功走出困境的同时获得了新的科学经验。
游戏后的交流环节,教师通过组织观摩视频和集体讨论,以点带面,成功将个别孩子的探索经验转化成幼儿集体的共享经验。与幼儿一起收集、投放更多的松散件,引导、支持幼儿的制作,教师更多的是给幼儿当助手,帮助幼儿美化影子偶。
// 升级演出道具 //
在光影小舞台的第一次排练中,孩子们直接用手拿着上次做好的彩色杯子投影玩具表演,涵涵发现杯子投影玩具操作起来不仅不方便,而且常常因为小演员的手影而影响演出效果。
游戏结束后,教师请幼儿观看皮影戏的制作视频后,幼儿展开了讨论。
王宇说:“我发现角色玩具在表演幕布前需要有一根小棍子来使它立起来。”佳佳皱了皱眉说道:“可是幼儿园很难找到合适的木棍。”于是孩子们商量后决定用吸管来替代木棍制作支架。在固定吸管时亦皓又发现吸管的端口不容易和人物固定,用胶布粘好后仍然会常常翘起。另外因为吸管比较硬导致在操作角色时不容易弯曲,角色与光影幕布贴合不紧密,影子模糊。
我问道:“用什么材料做支架效果最好呢?”喆恺想了想,说道:“纸棒比吸管软,用纸棒可以很轻松地弯曲并与光影玩具进行贴合。”昕隆和绍恒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纸沿对角来卷可以做出最长的纸棒。经过优化,孩子们制作出了便于操作且与幕布紧密贴合的光影玩具,演出中的光影角色也因此更加清晰。
教师思考
道具制作不是一门学科,幼儿在设计环节只关注到色彩需要和根据故事内容设计相应的人物和道具,忽略了人物支架的设计,而是道具制作操作是过程与思维的融合,强调设计、制作、优化三个环节。教师协助幼儿通过将不同领域的经验整合,在不断优化道具的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工程素养”,进而促进包括工程设计以及工程习惯在内的工程思维的培养。
教师提供丰富的松散件创设情境,让抽象的经验具体化,以问题来驱动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自主的寻找解决游戏中的困难的办法,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探究兴趣。
活动的思考与总结
? 源于生活,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探究
“生活即教育,处处皆课程”。本次游戏内容从生活的光影入手,从偶发的“踩影子”游戏生成一系列的光影探索活动,从“发现影子—影子造型游戏—探索光影的色彩—自制光影玩具”,每一个环节都是幼儿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困难。
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幼儿创设情境,幼儿在探索时教师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进行引导,让幼儿在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打破自己原有经验,生成对新知识的认知。光影游戏不仅贴近自然还科学,选取材料也较贴近低结构,幼儿真正成了自己游戏的主导者,创造了一个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
? 问题导向,有效地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从“影子可以变出什么创意造型?”→“可以借助什么材料创造出不同的影子造型?”→“生活中有其他颜色的影子吗?”→“怎么让影子变得五颜六色?”→“光影表演玩具有什么新玩法?”一系列问题的自主生发,拓展出了一个个新的探究点。
以真实问题为引导,基于儿童视角,关注幼儿生活经验与兴趣,对幼儿不断发出新的挑战。鼓励幼儿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方式探究并解决问题;孩子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调动起已有生活经验,并迁移运用于新问题情景的探究中,在成功走出困境的同时获得了新的科学经验,实现游戏中的深度的学习。
? 多领域知识融合,有效地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光、影为主线,在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游戏活动。不断丰富基础材料、低结构材料和涉及科学、艺术、建构、语言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探究材料,各领域知识互相渗透与融合,引导幼儿与环境、材料发生多元互动,有效地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让孩子从被动“学科学”转化为主动“玩科学”,幼儿通过在一次次光与影子的实验、记录、操作、体验中,幼儿初步感知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图片 |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机关幼儿园
编辑 | 李芸芸
审核 | 橙子
往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