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位宝妈的求助,她说:
“孩子越大越难管了,很多事情和他说了不能做,他偏去做,脾气还特别犟,动不动就发脾气。”
这位妈妈无奈的吐槽:怎么教育孩子,成了一大难题呀!
教育孩子,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时候。
我们有没有想过,这并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有人说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呢?
三流父母:发脾气是下下策
做父母的都有一颗雄心,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爱之深,责之切。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成才,很多父母也舍得“狠下心”,对孩子严格要求,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成大器。
可是,你会发现,当你软硬兼施都搞不定孩子的时候,自己的情绪分分钟就会被引爆。
冲着孩子轻则咆哮,重则暴揍一顿。
虽然暴力暂时能让孩子“听话”,但是所带来的后果却是很严重的。
这样只会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我很弱小,就要听大人的话,这个世界谁的拳头硬谁就说了算。
孩子会用这样的模式去理解这个世界,等他进入小学、中学之后,就会各种叛逆、霸凌;
碰上比自己强的就乖乖被虐,碰上比自己弱的就随意欺负。
最终的后果,孩子变得顽劣不堪,父母也是无力回天。
因此,当你总是觉得是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平时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折射。孩子的问题只是果,因在父母身上。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做榜样。”
姑且不讨论这句话的对与错,无论是怎样的父母,“榜样”也好、“教练”也好,“保姆”也罢;
都有一个共同问题要面对,就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因此,控制情绪是做现代父母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
首先,降低声调,给孩子最大的尊重。
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大嗓门呵斥孩子,先不管效果如何,以为声音大就可以镇住孩子。
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大人与孩子的情绪都越来越激动,就差直接上手了。
降低声音,不但可以约束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还可以让孩子内心平静,更容易集中注意听你讲话。
其次,运用正确的语气和措辞。
作为孩子人生中最早、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日后性格的形成影响非常大。
所以,在说话前要三四,运用恰当的语气和措辞,取得的效果一定会很好。
面对孩子的犯错,家长可以采取这样的原则:
2岁前,不要指责孩子,孩子没受伤就是最好的结果;
2-6岁的孩子,孩子犯错后要顺其自然,接受孩子的行为,并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
6-12岁的孩子,帮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哪些经验,并学习社会规则和承担犯错所导致的后果。
很多时候,我们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可事实恰恰相反。
父母的双手是用来拥抱孩子的,而不是用来打孩子的。
二流父母:讲道理是下策
“你怎么又犯错了,我都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不长记性?”
我们以为说多了,孩子才能记住。可事实正好相反,说得越多,效果越差。
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
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
再好的道理,被父母不断翻来覆去地灌输给孩子,也会变成一种语言“暴力”。
很多家长对“讲道理”的偏好,往往源于思维惯性。
因为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的教育,所以,我们也会往往成为讲道理爱好者。
一位宝妈说,她在没有孩子之前,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
那时候,她认为:如果父母只能靠武力来征服孩子,那才是真的无能。
于是当她自己有了孩子后,遇到问题,总是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
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她发现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来越行不通了。
先讲道理,讲道理不行就去批评,再不行就通过发脾气来征服。
慢慢地她发现,自己也成为了当时所“厌恶”的家长。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说多少句大道理,都不如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明白道理。
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教育孩子跟他讲道理的时候,一定不能口是心非,以及向孩子灌输庸俗的价值观。
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通过行为去引导孩子如何去做,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道理。
一流父母:做榜样是上策
天下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
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家长当然可以直接给孩子讲一些正确的道理,但如果孩子不听,就应该考虑换一种做法。
央视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镜子》,其中有一句孩子的自白令人难以忘记: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
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父母就像一个模子,而孩子就是泥巴,父母是什么样,塑造出的孩子往往就是什么样。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先成为那样的人。
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三观的建立,都直接来源于对父母的模仿。
吸收性心智理论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教育的关键在于父母,父母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教育出最好的孩子。
优秀孩子的背后站着同样优秀的家长,而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长。
正如教育家卢梭所说: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
蒙台梭利博士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他一生。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懂点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做好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
*每日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成长交流平台,一个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本文图片由:广西玉林市荟文幼儿园 友情提供。
◆ ◆ ◆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每日蒙台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