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刚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与他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生长都很稳定。
乖巧、懂事,只要有有好吃的、好玩的,一般很少闹脾气。
然而,到了3岁,人的生命好像又重新开始了。
大自然在孩子3岁的时候画了一条鲜明的分界线,把3岁以上和3岁以下的时光分割开了。
3岁后,孩子会出现诸如霸道、任性、执拗、叛逆等行为,难道3岁是孩子成长的分水岭吗?
3岁是成长的分水岭
孩子的成长具有阶段性特点,蒙台梭利博士对儿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0-6岁,儿童期6-12岁,青少年期12-18岁,成熟期18-24岁。
在这四个阶段当中,0-6岁和12-18岁这两个阶段,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发展极不稳定。
就拿0-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在蒙台梭利博士看来,这个阶段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关键期。
她曾这样说道: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0~6岁这一阶段,而并不是大学阶段。
因为,人类的智慧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而且人的心理也是在这个阶段完成发展并定型的。
在0-6岁这个阶段中,3岁恰好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分水岭。
3岁前,孩子处于心理胚胎期,这个时期的很多东西都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如语言、手部、腿部运动的发展等。
孩子在3岁前是靠心灵来吸收事物的,然而到了3岁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自己也能独立活动,开始用双手来探索世界。
3岁后的孩子,双手变得异常忙碌。他们喜欢用双手不停地进行工作、持续的玩耍,就像鱼儿遇到水那样快乐。
而这个时候的成人,还以为3岁的孩子就应该像更小的时候一样,甚至比刚出生的孩子还要听话、懂事、安静而乖巧。
成人之所以觉得3岁的孩子任性、叛逆,其实很大的原因在于,我们不了解3岁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
蒙台梭利博士在《发现孩子》书中将3岁前和3岁后的孩子,做了详细的对比,比如:
3 岁前:
-
孩子处于心理胚胎期,很多东西都是各自独立发展。
-
孩子心理器官还没有构建完成,人格还没形成。
-
3岁前的记忆,孩子不会记住。
-
主要靠心灵来吸收周围的事物。
3 岁后:
-
孩子自我意识敏感期来临,开始有意识和记忆。
-
各部分心理器官建构完成,人格开始统合。
-
主要靠双手来探索周围的世界。
-
一个真正的创造性和建设性阶段开始。
倘若成人了解3岁孩子发育特点之后,帮助孩子渡过了3岁成长的分水岭,孩子又会迎来两三年左右的安稳期,比较乖巧、活泼,很懂事。
最自然的环境才适合孩子成长
孩子到了3岁,开始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倘若成人管束比较严厉,就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通过语言或行为提出抗议,因此成人觉得孩子开始叛逆了。
事实上,孩子看似“叛逆”的行为,是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
发展什么呢?孩子要发展的,就是他3岁以前建立的各种能力。比如语言的继续发展就是一个例子,孩子语言的发展会持续到6岁左右。
虽然3岁前孩子就表现出一定的语言能力,但语言能力的完善是在3岁之后,这时候他不仅能说出单词,还能说出很多合乎语法的句子。
孩子3岁后,会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倾向:一是增加了对行为的意识,二是完善已形成的能力。
可以说,孩子3岁后,是通过活动来进行“建设性完善”自己,也是真正进入创造的时期。
3岁前孩子会经由成人的引导,通过观察、吸收周围的知识;但是3岁后,孩子是通过双手的探索,发挥自己感觉的作用,双手在大脑的指令下进行主动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是停不下来,喜欢摸这摸那,原因就在于此。
蒙台梭利博士曾经说道,真正科学的教育方式,是要为儿童提供适合他的力量和身体大小的物品,就像成人一样,儿童也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家和乐园。
儿童之家就是一个专属孩子的“家”,这里的一切物品都是专门为儿童而设计。
教室里的小桌子、小椅子、盘子、碗等,大小、轻重等都是适宜的,都是专门按孩子的身高、能力准备。
在儿童之家,我们为孩子提供最自然而真实的环境,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清洗碗碟、摆桌子、打扫卫生,以及各个领域的蒙台梭利教具,让孩子的双手充分的“玩”的尽兴。
在这样有准备的环境中,孩子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人,他不需要成人的帮助,而教师似乎成了一个旁观者。
自由活动的场所中,孩子可以享有精神上的自由,使他的身体和心理都在最好的条件下发展。
快乐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蒙氏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孩子在能力、性格上变得独立,这样,他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图片来源:深圳世纪星国际蒙特梭利儿童之家
那么,如果孩子没有就读蒙氏幼儿园,应该如何为孩子的成长布置一个完备的环境呢?
蒙台梭利博士对“有准备的环境”提出了几点标准和要求:
-
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环境。
-
教具美观、实用、对幼儿有吸引力。
-
能为幼儿提供感官训练的教材或教具。
-
让儿童独立自由地活动。
唯有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才是真正满足孩子内心的发展需求,孩子才能展现其内心的秘密。记住一点:环境中的障碍物越少越好。
关注每日蒙台梭利微信公众号,分享蒙台梭利教育故事,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