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轨迹。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些联系早已融入一个人的血液,深入骨髓。
有人说,十个原生家庭,九个伤痕累累,父母皆是祸根。
孩子内心深处的伤痕和痛苦,大多源于平日里父母的言行。
每一个孩子的降生,都是正常化的来到我们身边。
是何因素导致正常化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行为偏差?
淘气、顽皮、不听话,孩子行为偏差的产生,恰恰是点燃父母粗暴对待孩子的导火索。
蒙台梭利博士坚信,教育的目的是辅助生命,让生命更好地独立成长,成为一个正常化的人。
正常化的人,不仅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层面的健康。
正常化发展的孩子,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蒙台梭利教育如何培养正常化的孩子。
何谓正常化儿童?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条单行线,开弓没有回头路。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中,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低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教育孩子,仅有爱,还不够,只有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的未来才可期。
作为家长,我们期待孩子健康成长,最终成为正常化的成人。
然而,在正常化的道路上蹒跚前行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成人。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成人和环境的不断阻碍,孩子很容易脱离正常化轨道,进而走向偏离。
正常化的儿童是什么样子?看下面这张图:
图中央粗而垂直的线条称为“中央线”,这条线表示儿童开始对某些事物特别专注。
一旦儿童开始集中精神,中央线右边的缺陷就会全部消失,只剩下左边的特质,像专注地工作、守纪律,以及对人友善等。
其实,“正常化”就是消除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的不良行为。
使孩子那些隐藏的良好特性显现出来,从而使儿童本来的天性能够发挥的过程。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在教育上,最重要的莫过于运用工作,使儿童通过“自发的集中工作”,走上正常化的轨道。
儿童若要获得正常发展,他就必须要专注于工作。
为了让儿童正常发展,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需要的工具,以满足他的内心和兴趣需要,唤起他在工作上的注意力。
整洁温馨、富于吸引力的有准备的蒙氏教育环境,无意是献给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礼物。
3岁看大7岁看老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正常化”儿童拥有旺盛的自发性活动力。
儿童出生的最初几年,正是人类最不知疲倦学习的最佳年龄,就像从食物中吸收赖以生存的营养一样孜孜不倦地吸收知识。
3岁看大7岁看老,可以说从3岁到6岁这段时期的培养,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蒙台梭利博士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提出要重视三岁前教育。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孩子从生命之初就不仅开始有了肉体,也同时有了精神,孩子是同时拥有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的。”
因而,她提出了在当时极为超前的想法,生命的开始既是始自受孕的那天,幼儿教育也该从那一天就开始(胎教)。
这个意见,在当时并未受到大家的采纳,一直到最近二、三十年,由于医学与科学的进步,已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胎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成长情形,“胎教”可能性与可信度才流行开来。
近代医学与科学研究发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大约占45%,环境(后天经验)占35%,遗传与环境交互联合作用占20%。
所以除了遗传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外,后天环境的影响占着更为主要的地位,遗传的特质决定了人类的天赋资质。
所以,一个生下来就资质优异的儿童,假如缺乏后天良好的教养,他的成就也就“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发展非常有限了。
换句话说,我们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环境,接触的人、事、物,对他们的都起到影响一生的作用。
中国的一句老话:三岁定八十,正是这个道理,这也跟蒙台梭利的著作《三岁决定一生》的道理不谋而合。
孩子遇到挫折时,怎么办?
儿童的正常化发展固然重要,然而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有恒心、耐心,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去帮助孩子迈过这个坎?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
我们整个人就像冰山一样,冰山浮在上面的部分是行为与情绪,冰山以下是我们的心理需求。
冰山理论中行为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就像冰山浮在最上面的那一层。
应对是人们对事件的反应态度,是冰山的水平线,是行为的起点。
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家长可以看到孩子的行为和应对方式。
但是在孩子行为、应对背后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就像冰山的绝大部分,被淹埋在水的下面,父母可能并没有重视到,所以孩子真正的需求父母其实并不知道。
泰戈尔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适当的挫折教育对孩子成长裨益很多。
龙应台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
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
那么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家长要如何做?
给孩子自己独立面对、解决困难的机会。
面对挫折,父母可能会暂时替孩子扛住了一切,但谁又能保证今后孩子能扛住整个世界。
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家长取而代之的结果就是,孩子失去了生活的能力以及丧失了生活的兴趣,更重要的失去了任何思考的能力。
所以,给孩子自己独立面对解决困难的机会吧,这是孩子成长必经的过程,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多一些关心,多一些鼓励。
作为家长我们要不断地鼓励孩子,给他前进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
经常受到鼓励与表扬的孩子,自信心和承受力都会相应提高。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