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不是培养孩子拿高分,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孩子健康、阳光、乐观的心态。
日本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我相信父母们的初心,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但是孩子在成长的旅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而作为家长的我们又难免会对孩子发火,批评孩子,甚至崇尚起了棍棒教育。
前几年为人们所熟知的“虎妈”、“狼爸”的棍棒教育甚嚣尘上,尚且不论这种教育方式是不是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把孩子送进北大、清华的大门。
棍棒教育的方式与蒙台梭利教育所倡导的奖惩无用论,看似格格不入,那么正确的教育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
蒙台梭利的奖惩无用论
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中,是不主张给予孩子物质奖励或惩罚的。
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受到处罚或者奖励才会停止偏差行为,那么孩子听话是因为怕被打或被骂,而不是自我控制的举止。
这样长期下来,通过悬赏式的奖励,只会诱使孩子“有奖才做”,影响到他将来的价值观,只以名利为衡量的标准。
蒙台梭利博士在其原著中写道,
奖赏与惩罚在精神上是奴役别人所用的工具,它们只会诱使儿童勉强去做非自然的努力。
这些行为只会妨碍孩子们的自然发展,教育人是不应该使人屈服压力的。
如果总是使用奖励或奖惩的方法,这样的孩子除了不主动以外,也会缺乏自信。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对还是不对,就更谈不上创新。
可悲的,奖励与惩罚,却往往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惯常使用的两个方法。
奖励与奖罚起到的效果,却只有短期。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无论多大的奖励,或者多大的奖罚都是外在的刺激,都是靠外部的力量让孩子改变某一件事。
孩子所作出的改变,不是发自其内心,自然就不会长久。
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想要做什么,是由他的内在需求决定的。作为家长,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那么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区。
如何管教孩子
管教孩子,就要真正的了解孩子,读懂孩子。
只有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把握不同阶段孩子发育特点,掌握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在合适的时间里做适合的事,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那么,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
选择的自由
选择的自由是一种权力,自由的选择是一种能力。
自由,并非没有规则,在蒙台梭利教育中,孩子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孩子自由的行为基础,是要遵从既定的规则,在规则之下,孩子可以自由的选择,自由的工作。
在家庭教育中亦是如此,必须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界限和规则,让孩子清楚地知道界限在哪里,规则是什么。
当孩子挑战你的权威或者试探你的底线时,就要按照规则行事,坚定到底。
规则下的自由,才会内化为孩子内在的自律。
充分的信任与尊重
叔本华说,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尊重孩子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尊重是对话的基础,也是交往的前提。
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爱以自己的习好度量事物,以自己的观点断定事物。
父母总以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却不知道孩子其实也是一个独立的新生命,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在我们的蒙台梭利教学中,细心的家长可能会发现教室中每一件教具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某件教具已有人使用,另一位幼儿也想使用时,那他必须等待使用者结束操作并物归原位后,他才可以操作。
这就是在教育孩子,学会等待,学会尊重他人。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从父母开始的。
父母教育孩子多走心,决定孩子未来之路能走多远。
图文参考:
1.玛利亚·蒙台梭利《吸收性心灵》
2.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