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在对待孩子犯了错误而当时又不能正确面对的时候,我们何不留给他们自我反思的机会,等他们冷静下来再帮他们分析错在哪儿呢?
快到离园的时间了,我正组织小朋友收拾自己的东西,忽然听到一阵哭声,寻着哭声望去,我看见涵涵她们那组正闹哄哄地,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了?”我走过去问到。
“老师,涵涵不还我东西。看,那是我的小汽车。”舟舟叫着。
“哼,不给,我要玩。我都给了他东西玩,我也要玩他的玩具。”涵涵边哭边将手里的玩具高高地举起来。
“老师,我说明天给她玩,她就不肯,她还打我肚子。”舟舟委屈地说到。
“是这样吗?”
“是的老师,舟舟没撒谎。”周围的小朋友争着说到。
“干嘛,干嘛,我就要玩,我就不给!哼!”涵涵将头甩到一边,边哭边大声地叫着。
“涵涵,把玩具还给舟舟,我们明天再玩好吗?”
“不!”哗地一声,涵涵将玩具摔到了地上。
“涵涵你?”我生气极了,这孩子怎么这样呀。
“哎呀,真是的,我们不跟你玩了。”周围小朋友七嘴巴舌的说道。
这时涵涵大哭起来,任我怎么说都不听,反而,我越说她哭得越凶。这时,家长们来接孩子了,我没时间再跟她慢慢讲,就甩下一句话走了“好了,你现在自己好好想想,看看自己做得到底对不对?想好了再告诉老师。”
过了一会,班里的孩子走得差不多了,我回过头去看见涵涵一个人爬在桌子上,这时她正从袖子底下偷偷地看我,她已经没哭了。“涵涵!”我走过去轻轻地叫了一声。涵涵慢慢地将头抬起来,看着我,慢吞吞地说:“老师,我错了,刚才是我不对。”看着她红扑扑的小脸蛋,我笑了。我们一起分析了她刚才的错误,涵涵主动提出要跟舟舟道歉。舟舟决定将自己心爱的玩具让涵涵带回家玩,班里其他小朋友也答应愿意跟她一起玩了。
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孩子们既得到了满足又化解了他们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不经意——“没时间”为幼儿提供了思考的余地,幼儿强烈的情绪对抗得以缓和。给予幼儿时间,淡化了由矛盾而引起的紧张气氛,削弱双方心理上的抗衡,使原本激烈的矛盾得以化解。消极的纠正和制止都容易激起幼儿的逆反心理,因为我们发现,几乎在任何年龄阶段,孩子都存在逆反心理。如果教师在时间的允许下,“有时间”对幼儿进行说理教育,幼儿强烈的心里矛盾会被激化,反而得不到这样的效果。
因此,我们在对待孩子犯了错误而当时又不能正确面对的时候,我们何不留给他们自我反思的机会,等他们冷静下来再帮他们分析错在哪儿呢?
【案例:给你时间 让你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