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真正地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活动才会变得富有生命力,变得富有价值!
观察实录:
这次我们开设的主题活动是《寒冷的冬天》,当主题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感觉到冬天的一些特征,我们开设了冬季馆,在那里孩子们可以做做雪花,做做雪人,还有做一些立体的松树等等。主题活动刚开展的几天,孩子们有的已经来冬季馆玩过了,有的孩子还没有来玩过,今天我关注着来这里游戏的孩子。
冬季馆里挂着几片前几天孩子们做的雪花,看上去很漂亮,浩浩看到了,很高兴地拿着彩色纸,剪刀和双面胶坐了下来,当他想动手做的时候,他迟疑了一下,拿着彩色纸不知道怎么做,抬头一看到我就问:“老师,我想做雪花,这样的雪花是怎么做的?”当我正想说话时,另一个孩子磊磊凑过来说:“这个很简单的,剪一个形状像这样的(范例)就可以了嘛!”浩浩又接着说:“怎么剪的呀?我不会!”磊磊马上理直气壮地说:“那你问老师呀,昨天我也问老师的,后来就会了嘛!”说完就走了。留下的浩浩眼睛直直地看着我,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但眼神里却流露出迫切的想学的愿望。
当时,我觉得这个做雪花的操作才刚刚投放进去,孩子不会是很正常的,作为老师应该要和浩浩一起做雪花,教他做雪花的过程,于是,我和浩浩一起制作了雪花,浩浩也很快地学会了做雪花,而且他也很开心地将自己制作的雪花贴到了冬天的背景图上,还一个劲地说明天还要来玩。
分析:
游戏过后,我一直考虑着一个问题,是不是在刚开设一些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活动内容时,教师事先要做好一些范例?而孩子们就一个个地跟着教师的范例来模仿操作?很多时候,特别是在操作性为主的游戏区域中,教师的范例往往成了孩子模拟操作的标准,能力强点的孩子会模仿地像一点,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模仿地没那么好。另我一直在考虑的是:教师的范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程度孩子适合自己发挥的那部分空间?如果没有这样的统一性的教师范例,那么对于有一定挑战的游戏内容,如:雪花,立体松树,雪人等操作,那该以哪个角度来引导呢?我关注了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发现孩子不仅与教师存在着互动,更多的游戏是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互动,孩子与环境材料存在着互动。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孩子与孩子间的交流与合作,孩子与游戏环境间的相互渗透与作用。让同伴成为孩子们的合作者,协商者,让环境成为孩子们无形的老师(引导和启发)。让孩子自己来看,自己来决定操作的内容和难度,让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作为教师就是在于环境材料的有目的地召集与合理地分配,比如: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中可以让孩子带来一些雪花的图片和模型,让孩子自己想如何制作心目中的雪花,当幼儿决定做自己的雪花时,
教师可以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引导者,满足不同孩子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教师在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引导幼儿间的相互作用,就像在今天的游戏活动中,可以请磊磊和浩浩一起做雪花,在他们合作的过程中再给予孩子的启发与更新,发挥孩子与孩子间的互动作用。只有真正地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活动才会变得富有生命力,变得富有价值!
【案例:让游戏更有价值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