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有话说:
虽说现在大众的观念有了改变,读书不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读书仍然是孩子的最优选择,没有之一。高学历并不一定能给孩子带来优质的生活,但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培养的习惯、分析问题的方法、结识的人脉,这些都是孩子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孩子在社会洪流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然而这些个人软实力的东西,并不像存款、股票、房产等可量化的资产,通过一定的手续就能继承,它们得靠孩子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积累,才能最终内化为孩子自己的东西。
家长需要认清一个事实:如果孩子在小学初中本就懒散、基础也不扎实,就算你用尽方法把他送上最好的高中,环境也很难改变他,基本也就成了 “陪读” 的角色,落榜的概率几乎100%(这里的落榜指一本、二本,不包括那些花钱就能买学历的野鸡大学)。当然也有逆袭成功的例子,但恕我直言,100个里面也就那么1~2个,且过程比普通学生痛苦十倍,没有坚定的信念根本坚持不下去,并不是你所看到的影视作品中那经过美化的激动人心。与其赌运气,出现一个不知道能不能遇上的“好老师”带他走出困境,还不如早早送他去社会历练一下,让他吃些苦头,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再回过头来读书就有目标、有奔头了。
这是因为高中跟小学初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学习体系,所学科目的数量、难度、强度成几何倍数上升,且非常依赖小初阶段的知识积累。对孩子来说,如果之前的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又没有养成,上课就像听“天书”,不可能跟上学校的进度。日积月累下来,孩子又凭什么在千军万马的高考战场中取得胜利?就算你花大价钱去补习,结果大多是孩子学得痛苦、结果也很难如愿。
我从事教育行业这么多年,见证过太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富不过三代”的故事,深知个人的能力远比所持有的资产更重要。父母辛苦打拼留给孩子的金山银山,如果孩子没有相应的能力,很容易成为他人眼中的 “肥羊” ,根本就守不住。
所以说,不管你对孩子的未来有什么期盼,但锻炼身体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建议家长再怎么忙也得给孩子把关。
“我儿子今年17岁,中考分流后,在当地一所职业学校读高中。
最近几个月他沉迷网络游戏,学也不上了,谁都劝不下。
我现在特别后悔,没有在他小的时候督促他学习,最终让他连高中都没考上。
可是我的孩子一直挺聪明的,为什么连高中都考不上?”
有一位自称是老师的网友评论道:
“家长上心,孩子努力,但凡占一样,都很难考不上高中。”
深以为然。
在学习上主动的孩子屈指可数,大多数孩子前期都是靠父母监督,如果小学和初中阶段父母没管住孩子,真的连高中都考不上。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教育无法重来,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成长关键期偷懒,你欠下的这三本账,最终都需要用孩子的前途来买单。

“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然而很多家长舍本逐末,让课外补习班填满孩子的业余时间。
难怪经常会有家长问:老师,我家孩子小学成绩挺好的,上了初中我一直给他补课,钱也花了,成绩却不见提高。
小学课程简单,各科之间没有太强的关联性,对学习能力要求不是很高;
初中科目多,学习压力大,学科之间联系密切,对孩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些能力,统统都可以让孩子从阅读中获得。
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阅读的多少,就代表孩子学习能力的强弱。
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潜在的差生,不鼓励孩子坚持阅读的父母,注定只能面对“短命高分”的事实。
阅读也如此,不怕孩子不阅读,就怕父母还未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不要欠下“习惯”这本账,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在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或许父母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道路上会历经曲折,孩子也会面临一段时间的痛苦,但好习惯一经养成,就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
不是每个家长都是教育专家,但所有家长都能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想让好习惯的种子在孩子心灵扎根,父母不妨从鼓励孩子做到这四点开始:
父母要想孩子主动学习,就要尽早立规矩,并且严格执行。
任何时候,都没有凭空而来的好成绩,你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收获。
父母从小要帮助孩子培养时间观念,让他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擅于管理时间的人,也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优师教研#父母课堂" data-pluginname="mpvideosnap" data-nonceid="14945531160795745338" data-type="video" data-id="export/UzFfAgtgekIEAQAAAAAAqncB6idrOAAAAAstQy6ubaLX4KHWvLEZgBPE3oMEJnYpdsCCzNPgMIsrmaerCymIVZpBxmF_n331" class="js_uneditable custom_select_card channels_iframe" data-isdisabled="0" data-errortips="">
不要欠下“陪伴”这本账,父母的陪伴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
陪伴对孩子的重要性,就像树木离不开土壤,想要孩子从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养料。
“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成长只有一次,陪伴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一场修炼,也是为孩子人生绘就底色的事业。
教育界有一个“剪刀效应”,指的是儿童时期的一点点差异,随着时间推移和事物发展变化后,到成年后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

1、“穷养儿,富养女”原来是指这样养,可惜一直没弄懂!
2、越难带的孩子,就越聪明?李玫瑾:孩子有这3种表现,大多很聪明
3、这5句话,宁愿烂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后悔都来不及
4、“输不起”的孩子也赢不了,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5、孩子不自律是本能,你教会孩子自律是本事
快来给早教微观加“星标”啦,只需三步——
1.点击↓下方早教微观公众号名片,进入公号主页。2.点击右上角“…”。3.点击“设为星标”。
“星标”后才能及时看到本号精心准备的封面和文章,现在动动小手指,不错过每一期精彩内容哦!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教微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