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经常会这样问:我们该留给孩子什么呢?等孩子毕业了,老师给他们的是1+1=2呢,还是A、B、C,a、o、e呢?不,我们要留给孩子一双会看的眼睛,一张会说的嘴巴,更重要的是一个会思考问题的大脑和一颗爱心。当他们跨入二十一世纪,当他们挑起祖国大梁时,他们能挺起胸,微笑地面对未来,这就是他们的需要,我们的任务!
来园时间,我正在组织早到的孩子进行泥工活动。“哦!下雪了,下雪了!”一个兴奋的声音传入大家的耳朵。“不对,不是下雪,是下雨了!”另一个持反对意见的声音随之而来。“天气预报说今天是雨夹雪!”“雨夹雪到底是雨还是雪呢?”……听着孩子们的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孩子们对雨和雪都已经有了生活经验,对于雨夹雪,他们的认识还很模糊,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去让孩子们好好与“雨夹雪”进行一次亲密接触。于是,我带孩子们来到了教室外面的一块露天的空地上。
孩子们高兴极了,又叫又跳,有的还在空地上跑来跑去,还有的学着滑冰的样子尽情地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着雨夹雪的到来,看到孩子们如此感兴趣,我也情不自禁伸出双手去接,看到我的样子,孩子们也马上伸出双手学起我的样子,
“快看,落在我手上了,冰冰的!”
“哎呀,掉在脸上,凉凉的!”
“今天的雪怎么是一颗一颗的?”
“还是透明的,象小水晶珠子!”
“是小雪珠吧?”
“小雪珠掉在地上还会象皮球一样弹起来!”
“掉在周老师的羽绒服上也会弹掉!”
“小雪珠会跳舞呢!”
“一下子就化掉,变成了一个优师教研”…….
看到孩子们感受如此细腻,我又做出了认真倾听的样子,引导孩子:“快听一听,它们落下来能发出什么声音?”孩子们马上屏住呼吸认真倾听起来,陈熙昀第一个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小雪珠落在塑料棚上是笃笃笃笃的”,胡桐也发现了:“小雪珠掉在地上也有声音的!”“小雪珠还落在了哪儿?”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仔细观察,纷纷说开了:“落在了头上、脸上、耳朵上……”,“落在了大型玩具上!”“快看那边,小雪珠从花瓣上滑下来了!”,“还落在雨伞上了”………在观察、倾听与感受中,孩子们体会着小雪珠带给他们的喜悦。
自然界丰富多彩,无奇不有,处处蕴藏着创新的素材。幼儿天生好奇、好问又好动,对大自然、大社会中的事、物、情、境都很感兴趣。如果教师有目的地带幼儿去观察、实验、实际操作,并启发、引导、提问就极易激起幼儿的思考和想象。因为他们身处自然界,会显得更加无拘无束。这时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内在的创造潜能很容易释放出来。
回到了活动室,在孩子们欣赏和感受的基础上,我先让孩子们说一说刚才看到的事情,孩子们可高兴了,七嘴八舌地讲着自己的见闻,我趁热打铁:“你们试着把刚才看到的编成故事或,听一听谁的最好听!”我的提议马上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响应,经过几番推敲,胡桐编出了:“小雪珠落在树上,小松鼠看见了,把它当成了松果!”徐子迪编道:“小雪珠真顽皮,落在滑梯上,骨碌骨碌翻跟斗!”潘锴编到:“小雪珠,一会儿叮叮叮叮敲敲窗户,一会儿哒哒哒哒敲敲大门,一会儿还跑到小姑娘的雨伞上面跳起了蹦蹦舞!”陈熙昀编到:“小雪珠,不见了,变成了一滩水,哦!原来是小雪珠留下的影子呀!”张济麟编了一个故事,说:“小雪珠家里有三姐妹,妹妹叫小雪花,姐姐叫小雨点,还有一个是小雪珠,她们的妈妈就是水”……大家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我也情不自禁地为我的孩子们鼓掌。从这件事后,我们的小朋友变了,他们的眼睛充满了好奇,他们的脑袋装满了问题,他们的嘴里也总会嘣出许多的妙语连珠。
孩子们对于新奇的事情都会好奇,更喜欢探索,大自然一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乐园,作为教师要学会有效地利用大自然进行教育。风、雨、雷、电、雪等等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在这次活动中对于雨、雪、雨夹雪的特点等都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比较,他们的兴趣是高昂的,情绪是愉快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获得了发展。通过这次随机的活动,我感觉到教育不完全是事先准备好的,而是应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随时准备的。一个机智的教育者认识到要“跨过街道走过来”的不是孩子,而是老师。老师必须站在孩子身边,揣测他们的心理,帮助孩子认识要跨过去的地方,为孩子寻找有效的方式,使其顺利地走到另一边来,这就是引入。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随时关注孩子的需求,抓住每个教育契机,这样才会使孩子们更自然的接受教育,同时也使老师逐渐摆脱了灌输式的教育,这种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幼儿园老师经常会这样问:我们该留给孩子什么呢?等孩子毕业了,老师给他们的是1+1=2呢,还是A、B、C,a、o、e呢?不,我们要留给孩子一双会看的眼睛,一张会说的嘴巴,更重要的是一个会思考问题的大脑和一颗爱心。当他们跨入二十一世纪,当他们挑起祖国大梁时,他们能挺起胸,微笑地面对未来,这就是他们的需要,我们的任务!
【案例:与小雪珠的一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