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志彬: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原副会长 学前专委会第二届理事长
全国幼儿园陆续开园,迎来2020年新的开始。在今后四个月时间中,民办幼儿园将面临形势更加严峻的考验。
世界疫情仍在蔓延,稳定我国抗疫成绩还需继续付出长期努力,园长老师时刻不可掉以轻心,开园后要努力保护儿童健康安全。随着国家经济全面恢复入园需求也会逐步升温。
今年是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偏低的省份,逐步提高公办园幼儿占比,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这三项硬指标的收官之年。“民促法实施条例细则”年底前也要出台,民办园承受的压力会一天大于一天,面临诸多新问题新考验。
短短的四个月将决定数以万计民办园的生死存亡,决定着学前教育成绩的稳定,决定着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走向。
当前,推进80%和50%的工作进程如火如荼。地方政府一方面努力挖掘经济潜力,弥补民办普惠园补贴亏空,发动各方力量新建公办园;另一方面用各种名义大力减少民办园数量,半堵民办园年检窗口、堵死营利性民办园的审批大门、强令民办园转成普惠园或公办园、单方面撕毁合同解决小区配套园遗留问题等多种办法争取年前“指标数字”圆满收官。致使很多民办园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感到前途渺茫,有的人私下里甚至错误的认为“是不是又要开始二次革命”,失去发展信心。
提高对“民办园转普转公”的思想认识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国家发展了,力量强大了,积极落实“幼有所育”的惠民目标,更多地承担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国家责任,加大经济投入,努力想办法让比较多的孩子能在花钱少质量高的幼儿园成长。这是广大家长的美好祈盼,是国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责任担当,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好事。
美好愿景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是国家必须大幅度加大投入,补齐学前教育投入长期不足的短板;其次是地方政府要把学前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舍得付出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需要民办园的举办者坚信国家反复提出的“公办民办并举”的战略方针,坚信一定能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各种暂时困难,促使良性发展。
落实80%的指标,关键在如何解决民办普惠园发展的问题。民办普惠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给普惠园确定的保教费太低,而且补贴又严重不到位,极大挫伤了民办园普惠的积极性。
为什么民办普惠园的收费标准定的低呢?因为有些人认为民办园是“过度营利”的。什么叫“过度营利”,谁也没说过。为了防洪,水库要开闸放水,水库的存水涨到5米、6米、7米了,超过警戒水位,所以必须放水泄洪,放不放水是根据水库的存水量决定的。天要下雨,气象台是预报小雨、中雨还是大雨,要根据降水量,雨水达到了多少毫米就是小雨级别,多少是暴雨级别,这也是有具体数量标准的。民办园举办者赚1000元是“过度”,还是赚5000元算“过度”?利润率应该是5%、15%、还是25%,利润超过几%民办园就是“过度营利”?没有人说的清。由于“过度营利”缺乏明确的量化标准,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导致民办普惠园定价的随意性很强。
为了防止所谓“过度营利”,简单的以公办园收费多少作为民办普惠园定价的参照标准是各地政府的普遍做法。公办园场地是国家的,不交房租,教师工资是国家财政下拨的,幼儿园各种硬件都是上级发放的,不用幼儿园花钱。公办园吃的“官饭”不是“生源饭”,收费多少和国家投入多少没有一毛钱关系,公办园的低收费是用国家强大的经济支撑为保证的,如果公办园的一切也像民办园一样都从保教费的收入中支出,根本无法生存。因为没有用公办园培养一个孩子的实际投入为参照标准,所以民办普惠园收费定的低,实际上依靠保教费收入的普惠园无法生存。领导设计的解决办法是用政府给予经济补贴维持民办普惠园运营,这是实现普惠的根本前提,没有国家对普惠园的合理补贴,就不可能实现民办园的真正普惠。
因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为主政官员对学前教育发展认识高度不够,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经济发展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巨大等各种原因,造成普惠园的补贴很不到位,相差甚远。有些地区的普惠园是上报数字上的普惠园,是给领导看的普惠园数字,并不是发放补贴的普惠园。地方政府发补贴的时候尽可能少花钱,地处偏远的普惠园不给;规模小的普惠园不给;政府没有从你这儿购买学位的普惠园不给等等。有民办园2018年普惠后只得到过一次班额奖励5万元,还得上税,扣七扣八还剩3万多,到现在再也没有了。陕西的一个县,教育局为了解决公办园生源太少问题,都配备了校车,免费接送孩子入园。这个固然好,而普惠园的补贴一年都没有发。教育局有为公办园买校车的钱却没有为民办普惠园发补贴的钱,这难道不让人深思遐想吗?
前些日子大家看过山东电视台的《山东问政》节目,教育局两年前就大力宣传了落实补贴普惠园的政策,栏目组两个月前去临沂调研,普惠园纷纷反映什么补贴也没有得到。财政局教育局相互推脱,科员领导互相扯皮,谁也不肯为“说空话”担责。《问政》节目播出以后,问题很快得到初步解决。这就是媒体敢于揭露矛盾,大胆为民办普惠园伸冤维权的力量。
成为普惠园后没有得到过任何补助的不是个别现象,补贴是民办普惠园应得的,这是国家给的钱,不是某一位官员施舍的钱。地方政府发放补贴是应尽的义务,享受政府补贴是普惠民办园的应有权利。普惠园没有按时得到补贴的,应该积极向上级申诉,应该勇于维权。坚决落实普惠园补贴政策,进而合理制定普惠园收费标准是实现80%目标的根本保证。
落实50%的指标,关键在于合法解决小区配套园问题。合法解决民办小区配套园就要“依法”,依什么法?国家合同法。我们是法制国家,既然有租赁合同,就应该按合同办事,“合同”就是法的具体表现。租用小区配套园的合同不到期,教育部门就要求民办园转公是违法行为。去年江西一位园长,看到政府小区配套园的招租公告,征求教育领导意见,回答说“可以租赁小区配套园办幼儿园,自主定价”。局长的话就是定心丸,经过家庭会议研究,举家借债,签订了租赁十年的合同,交了保证金,投资好几百万。刚刚办园几个月,老领导走了,又来一位新领导,指示说“你这个不行”,必须要办成公办园。原来根据老领导说的意见签订了租赁合同,现在新领导说“合同不算数”。老领导说的是口头意见,没有文件。虽然有合同,新领导说“合同也是错误的”,园长只有自吞苦果,领导个人意见能够代替国家法律吗?
海南一位园长买了块地皮建了幼儿园,地皮是在小区里。购买时领导为了招商引资,批准了这块地皮的商业买卖,举办者扔了几千万,又投入了将近2000万建园。建好幼儿园后,教育部门不发给营利性园的办园许可证,只能批准成为普惠园,才给你发证。为什么呢?因为必须要实现普惠园在园幼儿80%的指标,现在这所幼儿园还是空荡荡的。面临赔钱、继续赔钱、彻底赔钱的选择,举办者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办。
新建公办园困难很多,特别在经济发展快的城市地区,幼儿园占地矛盾十分突出,比如像深圳十年计划新建1560所公办园,现在只完成了32%。完成50%的指标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小区配套园民转公”。国家十年前就对小区配套园问题有规定,谁没执行呢?地方政府没执行。因为政府当时没有钱,无力回收,或者回收以后没继续投入能力,于是置中央规定不顾,让举办者花钱办园,解决“入园难”。举办者当时是收了一个烂摊子,通过艰苦努力,现在成了受欢迎的好幼儿园。当时卖掉小区配套园是执行地方政策,现在收回小区配套园是执行国家政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管租赁合同到期不到期,不管举办者是不是具有合法产权,强行收回都是正确的。实际是,合同、产权证是有法律保证的,新的民典法明文保证私人财产不受侵犯。“小区配套园”的违法现象必须纠正。
土地买卖是一种经济投资行为, 小区配套园存在不同的用地属性,政府赎回教育用地的产权和商业用地的产权应该依据不用的法条文,即便是教育用地,也应该保证举办者由于货币贬值造成的经济损失。小区配套园依法维权,举办者必须清楚这所园的来龙去脉,并不是在小区里面的幼儿园就一定是小区配套园,要依据原始设计审批蓝图,流转程序逐一审核清楚,维护小区配套园的合法权益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为了给公办园占比50%凑数,各地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新概念公办园。有的只是行政归属教育部门管理,从公办园派出一名行政园长和财会人员,主管部门不拨任何经费,运营还是依靠保教费;有的是公办单位出名义使用权并占有股份,没有任何人力和财力投入;有“民转公”后,“委托民办”管理运营,其他没有丝毫改变;有的是注册一个公办性质的管理公司,把民办园纳入其中,对上汇报是公办幼教公司下属多少所幼儿园,实际这些幼儿园依然是民办园。
国家提出落实50%的指标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要“精准施策,一园一策”,文件明文“各地可从实际出发确定具体发展目标”,明文是“逐步实现”,根本没有要求“一刀切”,没有“限时”。没有任何一个文件 暗示基层干部可以“不尊重法律”,没有任何一位领导说过“可以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一些干部为了实现目标,违背党“实事求是”工作原则,自以为是,自作主张、违反法律、侵占人民利益,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实际是在党中央脸上抹黑,这些人应该自负其责,难辞其咎!
“转公转普”中的另一个普遍问题是漠视民办幼儿教师的应有待遇。国家反复提出“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质量,教师质量与经济待遇密不可分,教师待遇低,特别是民办幼儿教师整体待遇和公办教师的差距越来越大,流失日益严重。很多民办幼儿教师月收入不足5000元,低于大城市公厕的环保工人。民办园“转普转公”没有解决民办教师待遇低的矛盾,除了极少数最优秀的民办教师经过考编可以转为真正的公办教师外,绝大多数和在民办园工作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教师待遇得不到实实在在的提高,不能和公办教师同工同酬,只改变了办园主体,不改变幼儿园的经济运营模式,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不利于保教质量的提高,这样的“转”实际意义又在哪里呢?民办幼儿教师是否“与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是“转公转普”成败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学前教育“规范发展”的决策是党和国家的顶层设计。政府依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国情,决定幼儿园走“公多民少”或“民少公多”的发展路径都是可以的。贯彻决策需要时间,检验决策需要时间,前进的方向是否正确需要时间的考验。没有党和国家顶层设计的发展导向和政策支持,就没有民办幼儿园的今天。民办幼儿园取得的成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走过了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历程。是一个不断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发展的过程。当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转的时间太快”,思想准备、经济准备、人员准备明显不足,在两三年的时间中解决长达二十年形成的现状不符合事物自身发展规律。
民办园和公办园除了办园经济主体不同以外没有其他本质不同。同样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样为了儿童快乐健康成长,同样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同样为了伟大祖国培养未来的保卫者和建设者。很多民办园高举办中国式幼儿园的旗帜,敢于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环境创新,为解决“入园难”,提高入园率,满足家长多元化教育需求、扩大社会就业、减少国家经济负担等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幼儿园办的好不好,质量高不高,符合不符合国家发展方向,不在于幼儿园的经济所有制,在于园长和教师是否把爱真正奉献给孩子,真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落在实处,落实到每一件具体工作中,而不是挂在墙上让领导看,挂在在嘴上给领导听。
习主席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民办园当前机会与困难并存,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位举办者都要扪心自问,在自己的“初心”中,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的支点在哪儿?那一头更重一些,是不是可以得到平衡,从而决定你是否坚守。初心就是信心,初心就是力量 初心就是勇气,初心就是斗志!坚定初心就能坦然面对困难,坚定初心就能高质量发展,坚定初心就能敢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坚定初心就能看清民办幼儿园是一个在相当长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幼儿园肯定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部分民办园“转公转普”,园方喊冤家长叫苦
?我的幼儿园被普惠了……
?动真格!幼儿园“小学化”最高或罚20万
?对企业自办幼儿园要规范引导
?浙江明确所有等级幼儿园专任教师均须“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