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云工作室
室内美术游戏微项目
6
月
15
日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6月15日下午,美术游戏项目组成员在领衔人周兰梅园长的带领下,相约江安镇黄市幼儿园,聚焦“多元材料运用”开展了美术游戏项目组的第十四次现场研讨活动。
一、观摩游戏,互思互想
项目组的老师走进黄市幼儿园的各个班级,从材料的投放、支架的呈现、幼儿自主创作、多元材料运用等方面进行观摩。
二、案例分享,蓄力提升
黄市幼儿园3位班级老师围绕多元化材料选择的思路、支架呈现策略等分享了各自的研究过程。各主持人围绕现场观摩结合本园做法以及三位老师分享的美术案例进行了研讨。
//
小三班教师基于幼儿的活动兴趣,鼓励并支持幼儿大胆创作,结合生活、情境、故事,以幼儿的经验为基础来开展“海底世界”美术活动,通过多次有效的师幼对话,丰富幼儿作品画面,让幼儿体验创作的成就感!
//
中三班教师跟随幼儿兴趣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图片支架,追随幼儿的兴趣创作,通过游戏分享,讨论逐步完善作品,结合生活经验,科普视频,图片支架等,支持幼儿更好的体验,享受自主创作的乐趣。
大二班幼儿在创作《森林里的小木屋》时,教师发现幼儿创作兴趣愈发低下,通过师幼对话,了解到幼儿的兴趣点,主题创作改变为《游乐场》并及时调整支架,通过家园共育,让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幼儿去游乐场亲身体验,来园后分享交流,丰富幼儿经验,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老师们聚焦黄市幼儿园现场展示及案例分享,就美工区活动的表现方式、创作内容及教师指导策略等进行研讨,大家达成了以下共识:
1.幼儿美术创作重在表现与创造,我们应回归美术创作的原点,鼓励幼儿用多元艺术的形式表达所思所想。
2.活动中应鼓励幼儿利用实物支架和图片支架回顾已有经验、拓展和鹰架新知经验,在充分感知和欣赏的基础上,尝试多样化材料进行创作。
3.尊重、包容孩子的想法和创意,对于幼儿多元材料创作的观察不仅停留在当天美术区的创作,应当是一个长时间的、持续性的观察。
//
周兰梅园长提出建议:
1.在幼儿创作立体作品前,可提供相关大师的雕塑、装置艺术等支架图片帮助幼儿积累、拓展色彩和材料、空间设计等方面的相关经验,创作中,教师可适时提醒幼儿关注色彩搭配,当原材料色彩饱和度过高时,老师可以通过“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大红大蓝的颜色看上去柔和一点?”,启发幼儿对原材料色彩进行加工,在纸张等原材料投放时也应关注柔和度。
2.支架方面,除基础支架图片外,老师应跟随孩子的兴趣不断丰富和更换支架,鼓励幼儿拍摄自己喜欢的、不同角度的事物照片,让幼儿的审美体验更深刻。
3.幼儿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师应及时把握和追随幼儿的兴趣,以课程的理念建构美术活动。
三、研讨聚焦、思维碰撞
聚焦活动现场,项目组主持人结合幼儿年龄段特点,围绕多元材料的运用进行组织研讨。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材料,给予幼儿充分的选择权。
2.材料丰富且需要时常进行归整、更新,根据需要适当地拿取,给予幼儿足够的使用空间。
3.教师应支持幼儿充分地探索材料,发现材料的特点,才能更恰当地使用材料进行创作,才能让画面充满故事感。
教研促成长,美育共远航,教师们在观摩的基础上,聚焦问题,交流分享,深入挖掘多元化材料运用策略,运用研究收获优化以后的美术区环境创设。在课程游戏化旅途中,愿大家一路高歌,携手同行,继续新理念追求,行动探索,以研促美,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