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研修现场】小班下 “听到的声音”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随着新版《幼儿园完整儿童活动课程》即将面世,“完整儿童”课程研发团队设立了课程实验园,针对新版《幼儿动手做手工操作材料》的实施,进行新一轮的研修工作。


教育部新颁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强调了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操作材料的使用正是符合了指南评估的精神,真实地反映了儿童学习的过程,以评促建,使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研修活动中,实验园展示了小班 “听到的声音”、中班“我能帮上小乌鸦”、大班“小学生的早晨”三个活动。


本期推文,我们将还原小班活动 “听到的声音”研修现场。更多研修活动将在后面几期推文中陆续更新,请持续关注!



研修热点:

关于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形式


● 活动前,教师可发动家长带着幼儿,使用《幼儿动手做手工操作材料》中的“听到的声音”操作页事先制作声音收集袋,再取下各种声音卡,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各种声音。收集声音卡可激发幼儿不断寻找和发现声音的欲望,并支持幼儿寻找和收集更多的声音。


操作材料中的声音卡提供给幼儿动物的声音、乐器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天气现象的声音、生活用具的声音等,除此之外,还提供了若干空白声音卡,可供幼儿记录自己找到的其它特别的声音。需要注意的是,收集声音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任务,而是一个阶段性的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已有经验,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


【研修现场】小班下 “听到的声音”-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研修现场】小班下 “听到的声音”-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研修现场】小班下 “听到的声音”-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研修现场】小班下 “听到的声音”-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声音收集袋和声音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听到的声音”操作页支持幼儿在寻找声音的过程中,更充分地积累关于“声音”的经验。在集体活动的分享环节,幼儿主动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声音卡,表现出很强的分享欲:


“ 我在玩铃铛的时候听到铃铛的声音。”

“ 我在公园听到小鸟唱歌叽叽喳喳的声音。”

“ 我听到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还有小蜜蜂嗡嗡叫的声音。”

“ 我听到小河流动的声音,还有小青蛙呱呱的声音。”

“ 下雨天的时候,我听到打雷的声音,树叶哗哗响的声音。”

……


讨论



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

分享阶段,教师如何支

持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小班幼儿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容易出现用单个词汇或简单的短语,如“小鸟”“蜜蜂的声音”,来回应教师的情况。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尽可能把话说完整,“你是在哪里,在做什么事的时候,听到什么声音”,有意识地让幼儿养成把话说完整的习惯。长此以往,幼儿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思维会越来越清晰,表达会越来越丰富。


此外,教师可有条理地转述幼儿的语言,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鹰架,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表达。


在幼儿分享听到的各种声音之后,教师可引发幼儿尝试模仿各种声音,幼儿的语言表达会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还可以将幼儿找到的各种声音进行梳理和分类,用幼儿能看懂的符号表征出来,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发现的不一样的声音。

【研修现场】小班下 “听到的声音”-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 梳理各种声音-


 在通过分享活动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之后,教师可以播放各种大自然或者生活中的声音音频(后续会在课程网站更新含有各种声音素材和对应发声事物的课件,方便教师使用),鼓励幼儿自由猜测,并找到对应的声音卡,模仿听到的声音,帮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声音与发声事物的联系


 除了这些,幼儿园里还有什么声音呢?随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逛逛幼儿园,仔细倾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这一次的寻找会比之前的更加细致。幼儿可继续发现更多细微的声音,去感受和发现更多的声音规律;在空白声音卡上记录自己新发现的各种声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经验。寻找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再次组织集体分享活动,邀请幼儿说说自己新发现哪些不一样的声音。




研修热点:

关于科学探究活动项目化

进的可能性


幼儿充分地寻找声音之后,可能会生发许多和声音有关的问题:


“ 为什么有的声音好听,有的声音很难听呢?”

“ 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声音都不一样?”

“ 为什么电话能够传递声音,怎么做一个传声筒呢?”

“ 我在隔壁的房间里听到你的声音,是因为声音会转弯吗?”

……


项目化活动的来源就是幼儿在观察探究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继续探究声音的各种内涵,从寻找声音到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造各种各样的声音,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声音产生的条件。


【研修现场】小班下 “听到的声音”-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在探究活动中,幼儿还可以通过观看“完整儿童在线”网站“动画厅”栏目下的 “ 找声音”(戳这里可立刻观看)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可以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好听的声音”和“难听的声音”,感受噪音的危害以及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关注声音和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玩一玩“听声音猜伙伴”的游戏,熟悉不同伙伴的声音特点;教师还可提供纸筒及各种材质的线,供幼儿探究哪种材质的线传播声音的效果更好,更适合制作传声筒。





研修热点:

“寻找幼儿园的声音”环节

应该在分享活动之前还是

之后进行?

提升幼儿经验的前提是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所以“寻找幼儿园的声音”环节应该在分享活动之前还是之后进行,应该视幼儿的已有经验而定。教师可在判断幼儿已有经验的丰富程度之后进行灵活调整。


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对声音的认识(包括晨间谈话或者一对一的交流),如果幼儿前期积累的经验不够丰富,教师可以在分享活动之前组织幼儿,在幼儿园中走走逛逛,安静地聆听幼儿园中的各种声音,激发幼儿探索和发现声音的兴趣,也可以分组到幼儿园的不同区域去寻找,注意要保证幼儿充分的寻找时间,寻找结束后将对应的声音卡放入声音收集袋,为集体分享活动做好经验准备。


反之,如果在交流环节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已经十分丰富,可以在分享活动之后组织幼儿更加细致地去寻找幼儿园的各种声音:选择在幼儿园的任意一片安静的区域停下来,所有的幼儿都安静地聆听1分钟,仔细听一听更加细微和独特的声音。然后把自己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相信这一次的聆听一定会带给幼儿不一样的听觉体验。


总而言之,该环节的顺序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往期推荐

【研修现场】大班下  “天气预报”


【研修现场】中班下  “找芽苞苞”


【研修现场】小班下  “春天的宝贝”




END


【研修现场】小班下 “听到的声音”-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扫码关注 | 波比幼学苑

【研修现场】小班下 “听到的声音”-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完整儿童在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研修现场】小班下 “听到的声音”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