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在日常生活中已了解到数字不仅可以用来数数或者表示“多少”,还可以用来表征其他含义。例如,大班下的幼儿能初步理解表征时间的数字符号的含义,尝试通过观察指针钟面或数字钟面,识别整点或斑点,并能初步感知时间的先后顺序。
活动准备
● 制作可活动钟面一只以及纸质活动小钟若干;收集火车票若干张。
● 表示上午和下午的整点数字卡5—6张(电子图稿)。
●《数学》第12—13页,Flash。
以上资源可在课程网站“波比在线”www.littlebobby.com.cn下载。
活动流程
活动详解
环节一:火车票上的时间
● 教师出示火车车票,请幼儿找到车票上表示时间的内容。
教师:这些是火车票,请你找找火车出发的时间是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素材演示
幼儿观察火车票面,寻找车票上的时间。
教师:车票上的时间是怎么表示的?6表示什么?58表示什么?
火车票示例
小结:车票上的6:58,6表示6点钟,58表示58分钟,组合在一起就是6点58分。火车票上的时间,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该上火车,避免迟到。
教师:我们的生活和时间有什么关系?什么时候要关注时间?
小结:我们的一日生活离不开时间,比如早上9点前要到幼儿园,中午11点要吃午饭,晚上9点要上床睡觉等,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时间都是用数字来表示的。
提示
本环节以火车车票导入,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理解数字符号所表征的时间。将时间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引导幼儿从生活事件和情境中理解时间的概念。
环节二:钟面上的时间
● 教师出示活动钟面,幼儿辨别分针、时针。
教师:要知道时间,我们首先要会看钟表,今天先来看整点,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字,当较长的分针指着12时,较短的时针指着哪个数字就代表几点整。
钟面示例图
● 教师在钟面上将时针依次拨到3、7、12整点的位置,请幼儿说出是几点钟,并找到相应的数字卡来表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整点示例图
提示
本环节在认识火车车票上的时间表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认识钟表上的整点,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整点都是用数字符号来表征的,这里的数字符号就是参照数,所谓的参照数就是指用来作为共享的衡量标准,与用来表示数量概念的数字符号的意义不同。
环节三:时间接龙卡
● 引导幼儿将表示整点的数字卡按从上午到下午的顺序进行排序。
教师:请你按照从上午到下午火车出发的时间顺序,将钟点数字卡排一排、说一说。
素材演示2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钟点数字卡排序
提示
鉴于幼儿还未掌握24小时制,所提供的表示上午和下午的数字卡底色应不同,以示区别,教师可引导幼儿分别排列上午和下午的数字卡。
● 幼儿两人一组,一个说时间,一个在纸质活动小钟上拨出整点位置。
幼儿钟面示例图
提示
本环节主要鼓励幼儿在认识数字表征时间的基础上,对时间的早晚进行辨别并排序。同时,借用活动小钟,促进幼儿将数字与钟表上的时间表征关联起来,进一步理解时间的不同表征方式。
● 用《数学》第12-13页“北京时间”(可配合Flash操作)。
幼儿操作材料演示视频
● 本次活动中现场大部分幼儿能将表征时间的数字符号(如,3:00)与钟表上的时间表征关联起来。在拨弄小钟时,个别幼儿无法将分针、时针拨到正确的位置。面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将一个集体活动看成是检验幼儿已有经验的过程。
● 教师应在了解了全班幼儿的相关经验后,可投放不同数量和种类的材料。如,教师可在活动室里放置各种钟表,既可以是用秒针、分针、时针等指针指示时刻的钟表(选择有12个数字的),也可以是显示数字的电子钟表,供幼儿自主探索、了解钟面的结构和时间的不同表征方式。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幼儿也会比较容易地将时间与自我的生活经验链接起来,如教师提醒“11点了,要吃午饭了”,幼儿能立马看到时钟上时间的表征。
【波比小课堂】中班(下)《马路边的数字》活动解析
【波比小课堂】幼儿操作材料演示视频2
【波比小课堂】大班(下)《毕业餐会》活动解析
【波比小课堂】中班(下)《花匠种花》活动解析
【波比小课堂】小班(下)《开车去郊游》活动解析
【波比小课堂】幼儿操作材料演示视频(下册)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你的一个“分享”
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