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王老师18610206462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完整的家庭成员特征调查活动,强化“在活动的基础上写出完整的调查报告”的能力以及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2、引导学生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比较、分析与交流的科学学习过程。
2、教学难点
整理与分析调查活动记录。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调查法,交流法和分析、比较法开展活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实物展台。
2、学生准备。
(1)课前完成家庭成员特征调查记录表和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
(2)自己和家庭成员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有趣的照片,想不想一睹为快呢?(播放幻灯片)
2、师:从这些照片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孩子和妈妈小时候长的很像!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你和谁长得像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像谁》(板书课题)
二、交流课前调查情况
1、师:昨天,老师布置了调查家庭成员特征并完成“家庭成员特征调查”记录表的作用,谁完成了请自豪的举起手来?
生:举手表示自己完成了。
2、师:很好。说明同学们对自己的学习很负责任,都是学习的小主人。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调查了哪些家庭成员?他们有那些特征?
生:进行交流。
3、师:那么除了外貌特征,你还观察其他方面的特征了吗?
生:继续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老师可以看出同学们课前的调查很认真,观察很仔细,让我们为自己的表现鼓鼓掌吧!
三、分析、比较、整理调查记录。
(一)、发现有趣现象
1、师:请同学们调查记录,把自己的特征和家庭成员的特征认真的比较、分析一下,看看从中能否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出示幻灯片)
生:比较、分析调整记录发现有趣现象
(二)、小组交流发现
1、师: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很认真,值得我学习!下面,请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看看谁说的更具体更全面!(出示幻灯片)
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全班交流发现
1、生:交流发现。
师:适时拿出自己和父亲的照片给学生做交流示范提醒学生尊重要把自己和谁像,哪些特征像,和谁不像,哪些特征不像说具体。(出示幻灯片)
(四)、完成调查报告
1、师:让我们把这次调查中的发现记录下来,完成自己的家庭成员特征调查报告吧!要提醒学生在调查结果中把自己和谁像,哪些特征像,和谁不像,哪些特征不像写具体。
生:写调查报告。
(五)、汇报、交流调查报告
四、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
1、师:在调查中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谈自己的疑问。
2、师:从同学们谈的这些问题中,从大家的调查结果中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生:说自己的发现。(同学们要么像爸爸,要么像妈妈,要么谁都不像······)
师: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
生:遗传,变异。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书上,电脑上······
师:你真会学习!
3、师:科学家研究表明子女总是与分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就是遗传。(出示幻灯片出示)
子女与父母
存在着某些差异,有时甚至是十分明显,这种现象就是变异。(幻灯片出示变异的概念)
4、师:其实,不仅是人类,其他生物也存在遗传和变异这种现象(出示幻灯片)
5、师:下面我要考考大家是否真正掌握了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出示幻灯片)
生:判断遗传和变异现象。
五、拓展活动
师:是呀,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延续,没有变异就没有我们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所以不管父母遗传给我们的是优点还是缺点,我们都应该悦纳,应该感谢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给了与众不同的你、我、他,我们一起构成了这个奇妙的世界。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谁和谁是亲子关系吧!
觉得不错,请在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