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入园后一直哭闹:
年幼的孩子从家里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尽快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首先要尊重幼儿原有的一些生活习惯,尽量在幼儿园创设与家庭相似的生活氛围。
其一,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需要,我们可以用关爱的目光、鼓励的微笑、赞美的语言、亲切的拥抱来与幼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消除不安,使他们将对家长的依恋感逐步转向老师。
其二,针对幼儿对年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游戏的口吻、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使孩子在园中的活动充实而有趣,缓解孩子们的焦虑情绪。
其三,我们可以利用来、离园环节,做好稳定幼儿情绪的工作。如来园时,我们可以和幼儿交流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什么、家里有一些什么玩具、喜欢什么小动物等。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淡化分离焦虑;在离园时,我们可以和他们一块回顾一天的开心事,用言语鼓励幼儿,并给予小小的物质奖励(小红花、小贴纸、糖果等)来强化幼儿高高兴兴来幼儿园的积极行为。
其四,我们应当在新生入园后定期进行回访,在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入园后表现的同时,与幼儿进行直接的互动,加深幼儿与教师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和家长交流育儿经验,通过家长在家中的配合性教育达到家园共育。最后,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会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家长的不同关注点,组织不同的小型座谈会和亲子活动,不但可以有的放矢的向家长传授一些教育方式方法,还可以加深老师、幼儿和家长之间的感情。
当然,要想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缩短适应期,不光需要老师的努力,家长的情绪、情感也很重要。家长首先要消除自己消极的心态,相信老师,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其次,每天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再有,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导向,不要总问一些消极性问题:比如“有小朋友欺负你吗?”、“抢你的玩具了吗?”等问题,这会让孩子不爱上幼儿园。家长应在和老师沟通的基础上,从正面引导幼儿,如:“今天我宝宝得了一个小五星,真棒!明天我们还去幼儿园,得一个大五星好吗?”、“老师说你可聪明,可听话了,还说很喜欢你呢!”“今天和谁做好朋友了?”……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多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以此帮助孩子和老师、小朋友建立起感情,会让孩子感受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二、孩子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独自玩:
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同,年幼的孩子缺少交往经验和技能。有些孩子来园后,自始至终抱着自己的玩具玩的,这类孩子对家庭成员的依恋感很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弱,而且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们先不要急于让他和别人玩,而是先和他建立感情,多抱抱他、亲亲他,多给他关注的目光,多和他说话,消除他的恐惧与焦虑。等他逐渐和老师熟悉了,愿意和老师一起玩了,再引导他和别的小朋友玩。
有些孩子需要老师领着她去跟小伙伴玩,这类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强,只不过跟小朋友还不熟悉,有陌生感,这时老师可以充当小朋友交往的“红娘”,帮助他们互相认识;结合班上开展的“认识新朋友”的主题活动,引导他们共同参与游戏;让他们把手中的小玩具交换玩,学会轮流与分享等等。有些孩子会动手抢别人的玩具,表现出一定的攻击性行为。这类孩子多数是没有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经验,在家庭中,都是成人顺从他,而在幼儿园面临着和小朋友分享玩具的状况,一时适应不了,由此出现攻击性行为。
在小班,相同玩具应该准备多一些数量,以保证每个孩子都有玩具玩,避免抢夺的现象发生。教师也可以帮助幼儿协调和小朋友的关系,教给他一些和小朋友交往的方法和技能,比如学会用协商的口气跟对方说“给我玩会儿好吗”或“咱俩换着玩好吗”。同时,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告诉家长多带孩子出去和小伙伴一起玩,并给孩子以正面引导,以促进孩子的交往能力。还有一些孩子有时会在交往的过程中采取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喜爱、亲热的情感,比如咬或掐其他的小朋友,其实他们并没有想去攻击别人,只是交往方式不妥。究其原因是有些家长常常通过在孩子的脸上咬一口、屁股上拧一把等方式表示喜爱,孩子们便模仿了成人的这些举动,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交往中表现出这种“攻击性”行为。所以,我们成人要为孩子做出榜样,改变这种不妥的亲热方式,学会用正确、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针对新入园幼儿不合群行为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