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妈妈总留言说,为什么有的宝宝不到两岁,说话就非常流利,而我们家宝贝,快三岁了,还说不清楚。其实,宝宝说话早晚,真的不仅仅是先天的或遗传的缘故,而是和家人的养育方式有很大关系。 |
|||
能不能给宝宝一个融洽、宽容的说话环境可是很重要的。宝宝其实一出生便对声响很是敏感,到1岁的时候,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大人话中所包含的情感和含义,从1岁半开始到3岁,是语言能力大跃进的时候,可以开始模仿大人说话,说话的频次和数量与以往相比,都要多得多。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宝宝语言发展的时期,那么宝宝有可能会比同龄人更晚地开口讲话了。
导致宝宝说话晚的四个错误做法
1
大人为宝宝承包了一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宝宝不用说话,都能够得到自己所需。时间久了,宝宝一旦形成依赖,就会疏于表达,而是等待万能的爸妈出现。
2
取笑宝宝的发音或者强行纠正宝宝的语言错误,让宝宝对自己的表达产生了压力,挫败了宝宝的自尊心,这样也会使得宝宝会害怕表达,从而磕磕巴巴。而有时宝宝说不好,还被父母责备的话,那么将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3
生活中缺乏语言学习榜样,大人比较沉默寡言。宝宝的日常语言学习,需要交流和模仿的对象,如果大人本身比较不爱讲话与交流,那么也会影响到宝宝的语言学习的进程。
4
大人说话速度偏快,语句偏长、偏复杂,使得宝宝难以模仿。
这些方法利于宝宝语言发育
1
增加与宝宝的交流机会,耐心倾听宝宝说话,并多多称赞和鼓励宝宝说话。
2
当宝宝咿咿呀呀对着某一样事物,却表达不出正确意思的时候,妈妈们可以适当地帮助其清晰表达:“苹果,这是苹果。宝宝是想要吃苹果了啊”,让宝宝意识到“苹果”,以及想吃的时候,可以说“苹果”。
3
睡前讲故事,平日可多播放儿童歌曲。这两种方式,都能够给宝宝在娱乐放松的同时,接受语言的潜移默化。
4
让宝宝复述故事,学会一些简单的儿童歌曲或者分享今日经历的小趣事。
5
在宝宝有了一定的语言和思考能力之后,妈妈可以考虑跟宝宝玩一些词语接龙、角色扮演等等的益智游戏。
END
来源 | 好孕妈
国家婴幼儿托育服务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