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是松柏等植物的树脂滴落后被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而成。有的琥珀内部包有树叶、花瓣、蜜蜂等,异常绮丽。在俄罗斯有一位名叫阿纳斯塔西娅·斯特凡诺维奇(Anastasia Stefanovich)的艺术家,她就是受到琥珀的启发,用干花+滴胶的方式制作出各种类似琥珀的美轮美奂的作品,将大自然最美的瞬间,永远留在手中,让自然之美成为永恒。她的滴胶作品会让人感叹自然的生命力,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一切都自带光芒。让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滴胶琥珀吧!
幼儿看到这些作品,仿佛进入了一年四季,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感受着春华秋实的美丽。孩子们在欣赏赞叹之余也对滴胶琥珀十分好奇,有的说:“看到这儿,我仿佛来到了秋天,有金黄的一片一片的。”有的说:“这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也想做。”滴胶琥珀激发了孩子们创作的欲望,新型的材料也引发了更多的探索。让我们跟随艺术家的脚步,去仔细观察自然中的树叶和花瓣,感受它们不同的形态和肌理之美,制作独特又美丽的“琥珀”艺术品吧。
水晶滴胶A胶、水晶滴胶B胶、量杯、一次性手套、各种形状模具、晒干的花卉植物、闪粉、颜料、小木棍、镊子等。
1.请小朋友选择合适的模具和标本,戴好手套,方便操作。
2.将水晶A胶与B胶按照3:1的比例混合,用小木棍沿顺时针方向搅拌至透明。这一步小朋友可以和老师合作完成哦。
3.在选好的模具中倒入一部分胶水,铺底即可。再根据自己的设计放入干花等材料,可以用镊子整理一下花朵的造型。
4.完成造型摆放后,继续填满胶水,放在通风处等上一天的时间。
5.双手把住模具,手指用力从底部向外推出。一幅美丽的滴胶琥珀作品就完成啦!
著名画家郑板桥曾谈过自己画竹的三个阶段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从眼到心到手,艺术创作不单单是手上的技巧,更是观察、感知、想象与自身内在体验、反思相结合的艺术过程。因此,在滴胶琥珀的创作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幼儿的感知、想象、创造及审美综合能力的培养。
1.从获得美的经验到进行美的创新,沉浸式感知滴胶琥珀之美
滴胶琥珀所呈现的是大自然的千姿美态,幼儿首先感受到的是生动的自然之美,对幼儿来说是经验性的形象感知。随后幼儿在更加细致的观察、探索中,慢慢地与艺术家产生共鸣,领悟艺术家在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排列的组合上的考量。幼儿从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知。在创作中,幼儿更是需要结合自身的感知能力与审美情趣,设计自己的滴胶作品,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创作出富有美感却又与原作不同的、新的滴胶艺术作品。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2.鼓励幼儿尝试不同材料和工具,丰富创作经验,增强思维能力
滴胶创作中运用到的材料,对幼儿来说是新奇的,这也使幼儿从探索材料与运用工具中丰富了创作经验。在活动中,教师除了可以提供部分的干花以外,还可以建议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收集不同的自然物,感受不同自然物装扮的趣味。滴胶作品不仅仅是一件美丽的装饰品,在作品完成后,师幼可以共同开启头脑风暴,发挥想象力,思考滴胶作品在生活中的运用。比如:加上磁铁它还可以是冰箱贴,穿上小孔可以是钥匙扣,放在桌上还可以是杯垫……
3.引导幼儿根据作品特点探索不同的布置与展示形式,获得艺术创作中的成就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滴胶作品本身具有通透的特点,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与幼儿讨论放置在哪里,怎样放置更好看,从而根据作品的特点选择相应材料进行展示布置。当幼儿看见自己的作品布置、装点在环境中时,他们内心的愉悦与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他们对艺术的向往、创作欲望会越来越强。
原文刊载于2022年11月《早期教育》(艺术教育),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文字编辑 | 早期教育编辑部 姚国麟
微信排版 |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李烨
作者单位 | 南京市多伦路幼儿园
长按关注我们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早期教育亲子 一 柿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