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父母能给予孩子的保护是有限的,对父母来说,最紧要的事情不是时时刻刻贴在孩子身边提防保护,而应教给孩子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让他能沉着冷静地面对危险。
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幼儿园中班年级组的教师、家长根据绘本《不要想欺负我》中讲述的生动事例和实用的知识、技巧,与孩子共同讨论在面对各种危险时如何进行自护、自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全避险。
《别想欺负我》
作者:(德)伊丽莎白?崔勒 等 著
(德)达柯玛尔?盖斯勒 等 图
康萍萍 译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别想欺负我》:“求求你们了,让我过去吧!”吉姆很害怕,不敢往前走了。大个子雷奥和讨厌鬼卢卡挡住了她的去路,还推她,威胁她交出新书包。他们俩看上去比吉姆高大很多,也强壮得多,而且他们是两个人。于是,吉姆变得越来越小,小得像只老鼠。她只想溜掉,她能怎么做呢?
相信自己,拿出勇气并不容易。吉姆在幼儿园里认识到,自己是个很棒的孩子,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这让吉姆变得强大起来,强大得就连雷奥和卢卡都不敢再来招惹她。
想象力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唯一的桥梁。孩子们从书中的图画世界引发想象,目睹吉姆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像照镜子一样地看见了自己,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教师指导家长利用绘本《别想欺负我》中的故事与孩子共同阅读,并进行互动讨论。
宇恒:吉姆被欺负了,被雷奥和卢卡欺负了。
宇恒:恐惧、害怕得哭了,不敢告诉别人,想找洞钻进去。
第一次吉姆受到欺负的时候,她的躲避、害怕、辩解以及对雷奥和卢卡的恳求,我们可以看到吉姆在受到欺负的时候是有一定生存策略的,她对自己处在危险中是有基本判断的。当面对比她高大,同时人数也多的情况下,她选择辩解躲避,其实是在进行自我保护。宇恒妈妈通过与宇恒的谈话,帮助宇恒理解并懂得:吉姆遇到危险时,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躲避的方法,这是她保护自己的办法。
为了带领孩子进入绘本情境,宇恒妈妈以聊天的方式将宇恒自然卷入到了绘本相关的情境当中,与吉姆一起感受他的生活经历。
宇恒:有,上次在公园玩跷跷板时,爷爷带弟弟在另外一边玩平衡车,有个大哥哥过来大声对我吼:“小屁孩,下来,这跷跷板我们要玩!”
宇恒:有,大哥哥很凶,我害怕就下来了,去找爷爷,并告诉爷爷刚才大哥哥把我赶下来了。”
宇恒:爷爷知道了,带我和弟弟去找大哥哥,告诉大哥哥跷跷板是公共的,谁都可以玩,不能仗着自己比较大就欺负小弟弟,可以告诉小弟弟你也想玩,等小弟弟玩好了你再玩或跟小弟弟商量让小弟弟下来让你玩可以吗?要当个文明的小孩子。
在面对危险时,宇恒和故事里的吉姆一样,也有自己的判断和策略。宇恒告妈妈,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坏人”时,他懂得向更有力量的爷爷求助。宇恒在与妈妈谈话的过程中扩展了自己的理解和关注能力,尝试进行独立的思考,学会遇到危险寻求帮助的生存技能。
《别想欺负我》故事的情境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根据故事的发展,最后,吉姆在老师的启发下,认识到自己是个很棒的孩子,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于是,吉姆变得自信、强大,而雷奥和卢卡只能乖乖的躲到墙角去了。
宇恒:吉姆发现了自己有很多的优点,她变得勇敢了。”
宇恒:我要像吉姆一样,用自己的双手来做事,照顾自己,帮助别人的。
宇恒:我会勇敢告诉别人,不能欺负人。
宇恒:我会告诉爸妈或老师,请你们帮我。
每个孩子阅读绘本,都带着各自的生活经验。绘本和孩子的生活是有差距的,这种差距是碰撞,更是一种资源。在亲子共读过程中,宇恒妈妈引导宇恒把绘本和自己的生活进行碰撞,调动宇恒自己的情感体验,感知和感触在遇到危险时,如何克服恐惧,寻求帮助,保护自己。
孩子说
中三班思齐:自己在被欺负的时候要大胆表达自己的诉求,并且学会通过找伙伴或者大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
中三班皓骏: 如果有同学打我,我会告诉他我生气了,并且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他。
中二班镇坤:要像故事里的吉姆一样勇敢起来,和欺负他的人争论,他们就不敢欺负吉姆了。
中二班可欣: 被别人欺负要勇敢反抗,告诉他你不能欺负我。
中一班子宸:被欺负的时候勇敢一点,大声告诉他“不能欺负我!”然后告诉老师或者是有力量的爸爸。
中一班月红老师说
1.对冒犯你的人,坚定地喊“住手”。
2. 突然大叫,给对方以威慑。
3. 快速离开。
4.用狮子 老鹰一样的眼神盯着对方。
5. 把冒犯你的人当成空气,对他不屑一顾。
6. 勇敢说“不”!
7.直接向别人求助(老师或成人)
8.和其他人联合起来。
9.将愤怒吼出来。
10.和大家一起制定游戏规则。
11.邀请对方参加大家感兴趣的比赛。
12. 告诉冒犯你的人,他这么做很卑鄙,不够光明正大,是个胆小鬼。
13.唱让人振奋的歌。
14. 随身携带一个写满自己优点的小本子。
15.愤怒时找人倾诉。
16.在内心寻找并铭记自己最为宝贵的一个优点。
欺凌者习惯欺负那些缺乏自信或有自卑感的人,所以,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鼓励孩子为实现自己的每一个目标而努力,不断的发现、创造自己的优点,赢得大家的尊重。让每一个孩子相信自己,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就这样一步一步努力,孩子将会变得越来越勇敢不恐惧。
● 中四班张烁 ●
运动让我变得健康,更加勇敢。
中四班仕鸿:我长大想当警察,保护很多人。
● 中四班钥函 ●
拼乐高让我变得很有成就感。
中四班诗涵:阅读让我变得有力量。
● 中四班奕橙●
看到自己的美工作品,我就觉得自己很厉害。
中一班抒辰:练舞蹈可以让我变得更漂亮,身体更健康,更强大。
● 中一班蔚其●
动手做美食让我心情美美哒,很开心觉得自己很能干。
每一个孩子
都是如此的不同
却又如此的相似
都喜欢和好人做朋友
他们在一起
用手中的画笔
描绘属于自己的天空
他们不断探索
走向勇敢不恐惧
1.孩子间发生冲突,家长不要轻易定义自己孩子“被欺负”。 如果总是怀着受害者心理或者弱者的心态,注定过弱者的生活。家长要知道: 孩子的社会性就是在交往和冲突中发展起来的。
2.抱怨孩子总“被欺负”前,想想自己是否通过示范 、游戏 、 故事等形式发展了孩子的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 、社会性等,如:语言表达、运动能力、主动接近别人的方法(会介入)、谦让、分享、同理心、坚持权力、妥协等。
3.孩子间有冲突时,要求孩子睚眦必报或是一味忍让,都是在减少孩子的选择,削弱孩子的力量。人的力量来自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引导孩子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不受伤害才是第一位的。
策划|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编辑|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李烨
供稿 | 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幼儿园中班年级组
长按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