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的输不起而烦恼,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案例,或许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案例1:新年亲子游园活动时,幼儿园的操场上正在举行推小车比赛,最先到达终点的宝宝可以获得印章一枚。豆豆跃跃欲试,奶奶高兴地说:“宝宝,加油哦,你是最棒的,你肯定能得第一名!”比赛开始了,豆豆飞快地往前推,可是与她一起比赛的其他孩子速度更快。面对比赛结果,豆豆失落地扔下小推车,生气地说“哼,不玩了”,然后拉着奶奶的手,央求奶奶去裁判那里要印章。
密码:来自成人的期望值过高
年龄越小的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能力较弱,往往依赖成人或是同伴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在这个案例中,奶奶“你是最棒的,你肯定能得第一名”的话语给了豆豆不准确的评价,以至于豆豆对比赛结果的期许值很高,当事实出现与期许不一样的结果,宝宝的心理接受能力就遭受了严峻的挑战。
家教链接:慎说“第一”
每一个孩子在父母的眼里都是最美丽的天使,这种情愫影响着我们成人对孩子的评价,“你是最棒的”“你肯定能得第一名”,不仅让孩子肩负起了“第一”“最棒”的压力,更引导孩子错误地认识和评价事物,成人在评价孩子时要慎说“第一”这类字眼。
案例2:爸爸正在和宝宝玩游戏棋,比赛结束的时候,爸爸和宝宝分别清点游戏过程中获得的卡片数量,经过清点,爸爸获得了8张卡片,而宝宝只获得了5张卡片,爸爸高兴地欢呼:“耶,我赢了,我赢了,耶耶耶!看见爸爸得意的状态,宝宝伤心地哭起来:“我不要输,我不要输,我要赢!”
密码:来自他人的暗示
爸爸赢得比赛后得意的状态,又欢呼又做胜利的动作,对宝宝的情绪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也许在宝宝对“输”和“赢”的意义还不是很了解的时候,成人的情绪流露与行为表现帮助宝宝认识和建立了面对输赢时所应表现出的情绪,赢的时候得意、高兴,输的时候伤心、难过。
家教链接:给予宝宝不喜不悲的情绪影响
成人对宝宝的情绪影响,主要包括动作与语言两方面。在游戏过程中,用平淡的词语、不夸大的动作来表达游戏过程中的心情是很重要的。如下棋遇到连跳的时候,可以用中肯的话语说“跳了这么多格,这是很难得的”;遇到暂停的时候,可以用解嘲的语气,邀请他人的手势说:“我发扬风格,你多玩一次吧”;对方赢得游戏的时候,用真挚的话语,鼓掌着说:“祝贺你,这次你很幸运”……久而久之,能帮助宝宝形成面对输赢时不喜不悲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
案例3:爷爷奶奶正在和宝宝玩套圈的游戏,宝宝说:“爷爷奶奶,我们每人5个圈,看谁套中小椅子的圈最多。”游戏规则制定后,爷爷奶奶爽快应允,他们借助身高的优势百发百中,轮到宝宝的时候,宝宝连续扔出三个圈都没有中,情绪有点低落:“哎,三个都没有中”,当第四个扔出还没中的时候,宝宝像个泄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地上,爷爷马上说:“别急别急,我们来把小椅子拉近一点,再试一次。”小椅子拉近了,宝宝套中了,但是并没有那么高涨的情绪。
密码:游戏规则的随意变化
我们成人总是能敏感地捕捉宝宝在游戏时的负面情绪,并给予及时地抚慰。随意变化游戏规则,为宝宝私人订制一款新的游戏规则以大大满足其情绪,结果可想而知,膨胀了宝宝的“唯我是从”的气焰,自我中心的意识不断被强化,同时,宝宝能够敏感地觉察出变化游戏规则带来的成功,成就感受挫。
家教链接:尊重规则,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成人要给宝宝这样的认识:规则一旦制定是不能随意更改的,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适应规则,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结果,遵守规则能让大家都感到快乐。它可以帮助宝宝今后遵守更多的社会规则,用积极的心态去适应规则,拥有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早期教育亲子”
早教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