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的……
在一次建构游戏中,熙熙说:“我们的建构作品老是被碰坏,这可怎么办呀?”“给它做个围栏”“做提示牌”“推倒重新搭”……孩子们的想法各不相同,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吧!
孙一墨:“如果我们的搭建的作品会动就好了,可以推着它玩。”
李恒锐:“不玩的时候可以推到角落里,这样就不用担心被人破坏。”
张舒畅:“对啊,如果能动,我们就不用担心作品会一直被破坏啦。”
由此,孩子们萌发出想搭建一个“会动的……”的想法。
孙一墨:我看到那些车、大炮都是有轮子的,有了轮子才能跑。我们搭的东西都没有轮子,不可能会动的。
滕浩旭:我们给作品也安装一个轮子,应该就可以动了。
孙语希:我们用的积木都是很多小块的,怎么装轮子啊?
袁一凡:我们幼儿园哪里有轮子啊?
孙思彤:我们建构区有圆形的木头,可以当做滚动的轮子。
薛奕彤:我们的木头很少,而且那么小,能撑住吗?我们可以一起去找找吧!
徐艺涵:我们可以分头行动,我和袁一凡、语希一组。
……
从谈话中我们看出,孩子们从自己的已有经验中判断出要让建构作品能动,可以用轮子,在没有轮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会滚动的物体,比如:圆柱体、圆形的东西。除此之外,他们还能自发地分组行动。
随即,我们便追随着孩子们的游戏需求,和孩子们一起去幼儿园的各个地方寻找圆柱体。
孩子们找到的圆柱体
操场寻到圆柱体
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转一转、找一找,通过同伴合作搜集到了大小、长短不一的圆柱体,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同时熟悉幼儿园各种材料存放的位置,例如操场东南角、教室里建构区、户外建构区、菜园边上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他们的发现。
坦克设计图
有了材料,小组式搭建开始了,这是孩子们对“会动的……”畅想后的第一次建构,他们决定先搭青睐的坦克“动”起来。在意见统一之后,他们有些兴奋,但是也有些沮丧,兴奋的是搭建计划终于可以付诸行动,沮丧的是在搭建中又迎来了新问题……
问题1
朱耿屹:坦克轮子要放多少个?
解决方法
佳琪:在塑料板下面垫上木头,垫得多一些,塑料板就可以滑动起来了。
把木头当轮子放在在下面,坦克底部结构初见邹形。
轮子“故障”插曲
当塑料板上的积木块越来越多时,轮子不转动了,积木块一块一块的掉下来!孩子们发现木头轮子不动了,卡住了!
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们在一起讨论研究,最终达成共识:“拆除”坦克部件,多放木头轮子!底板上部的积木块越来愈少,轮子也增加了,但是,坦克仍然不能顺利行走。孩子们出现了沮丧的表情,像泄气的皮球,搭建进入了僵局……我抓住了这一契机,以观察者的身份介入游戏中来。
李老师
小朋友来观察我们操场上的汽车轮胎,摸一摸轮胎,和木头轮子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木头轮子有的粗、有的细,不一样
轮胎摸起来很光滑
木头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木头摸起来扎手,不光滑
李昱铮
有的木头不是圆的,滚动不了
我觉得可以换个轮子
李老师
通过引导幼儿感知材料,迁移生活经验,将圆柱形木头与汽车轮胎比较,找出坦克不“走”的原因:木头有粗有细,长短不一,粗糙不一,圆度不一,由此引发幼儿更换材料。
我们教室里有圆圆的纸筒,塑料管,它们也是圆的、光滑的.
我们拿出来试一试吧
问题2
王艺恬:我们用了长短不一的纸筒轮子,但是在移动过程中,走着走着,就会有一边倒的现象。
坦克倾斜了,积木块一块块的掉下来。
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老师的话:
孩子们领悟到了:如果坦克没有轮子就动不了,但是轮子长短不一样时,坦克容易倾斜。于是,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更换坦克轮子
问题3
轮子先放好,再开始搭建坦克上部结构,发现坦克只能左右移动。
这次孩子们主动寻找原因,多了积极和主动,少了沮丧和失望,他们分成了小组,以小组会议的形式,分析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寻找原因。
解决方法
第一小组:我们第一步先放轮子,轮子要竖着放,第二步放长方形板,第三步搭建小积木,第四部步搭建长积木,第五步搭建炮筒,这样就可以解决了。
第二小组:讨论并画出了坦克安装步骤图
通过孩子们的讨论、分享,汇总了以下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1.需要挑选长短差不多的轮子,便于平稳的移动。
2.轮子横着放,可前后移动;竖着放,可以左右移动。
3.先放轮子,然后再建构。
在前一次的建构基础上,孩子们尝试第二次搭建,在这次搭建过程中又遇到了不同的问题,但是这次在遇到问题时,他们少了一份沮丧,个个能量满满。
浩旭:“我们用了2个轮子,还是无法移动,一动,轮子掉了,轮子太少了。”
瀚文:“我们用了3个轮子,但是搭着搭着轮子跑了。”
解决方法1
李昶霖:轮子跑的时候,我们两个人是合作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搭,另外一个人扶好。我们用了4个轮子,可以交替向前。
解决方法2
滕浩旭:我们在轮子前面分别用两个刹车盘顶住,这样就很稳,需要动的时候,把刹车盘拿走就行了。
佳琪:我们组想搭一个战斗车,用5个轮子,还有一个攻击的炮筒。
霖霖:我们组要搭会动的坦克,我们用6个轮子,可以去打敌人。
靖涵:我们要搭超级厉害的装甲车,前面有大炮,可以发射炮弹。
来看看我们的作品吧
二、怎么玩转“会动的”坦克?
小毅:“我们需要炮弹,要圆的。”
赫赫:“我们可以用小球,不能太大,要能在管子里滚的。”
昶霖:“那我们去找找看吧!”
孩子们有了前一次的经验,在缺失材料时,第一反应便是自主去幼儿园的各个地方寻找适合的材料。最终,孩子们在投掷区材料架上找到了大小、材质适合的小球作为炮弹。
会动的坦克
三、还有什么“会动的”?
除了搭建会动的坦克,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建构想法,他们还会设计出什么有意思、有用的的作品呢?
会动的床
会动的车
会动的沙发
还有哪些会动的……
来看看小视频吧~
孩子们把建构游戏经验与生活经验进行对接,搭建了会动的运输车,解决游戏中搬运积木的问题;搭建会动的床,解决累了需要休息的问题。这种从游戏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游戏方式体现出我们多元融合,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
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有了多角度的探究。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关键经验,也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孩子们通过不断地调整滑滑梯的高度、滚动物体的重量、大小、多少等,探索力的大小在游戏中的作用,同时通过不断调整积木块间的距离,感知距离是积木块能否倒的关键因素。在孩子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看到孩子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建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收拾整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自主探究的方式也体现了我们理念:每一个孩子都像一颗种子,而教育就是唤醒、滋养、守望,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长成最好的自己。
会动的东西有很多,
会动的方法有不同,
动的速度有快慢,
我们将追随孩子,
继续去探究……
观察儿童、读懂儿懂
支持儿童
生发游戏
见证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