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某一阶段的所学知识是有限的,而良好的习惯将对学龄阶段,乃至整个人生都有重大指导意义。我认为现阶段育儿应把习惯养成放在首位,正如一句话讲的“习惯成自然”。幼儿时期我们不期望孩子能学习多少知识,这不是这阶段的主要任务,应该把主要任务放在养成小孩的良好习惯上。
园宝家园在此就整理了一些家长的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方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如为培养孩子的爱读书的习惯
从一周岁多开始,我每天晚上就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学习”,或给她讲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念些琅琅上口的儿歌,或朗读一些比较易懂的古诗词等。当然有些内容也许孩子不一定能理解接受,但这主要意图在于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并让他形成一种条件性定势思维——“学习”是种习惯。孩子渐渐长大,逐步加深,还提出一些故事中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如果他不懂就再朗读一遍或给予适当的提示,让他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这个方法收益颇佳,不仅扩大了他的词汇量,而且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丰富了他的情感。现在“学习”成了他每天的必须,而且习惯成自然之后也不觉得是种负担,甚至经常是他自己主动想起提出“学习”需要的。我想这种习惯的养成,从长远的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克服当前“应试教育”带来厌学情绪。
(二)配合幼儿园
家长应该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孩子还是在幼儿园的时间相对长一些,我想更多的教育还是要依靠老师,只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三)应该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如: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家长应该首先做到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日都应该按时就寝、起床;要让孩子讲卫生、爱整洁,父母首先要讲卫生,保持家中的整洁等等。身教重于言教,在生活中,如果家长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孩子,那么孩子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要让孩子养成自立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自己能做的,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做不好没关系,可以慢慢来,如果全都包办了,不仅会让孩子养成依赖的坏习惯,时间久了,他会认为那是家长应该为他做的,久而久之,他就会缺乏自立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也遇到哭笑不得的事。好几次,我想让孩子锻炼一下,让他帮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会一本正经地对你说:“妈妈,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妈妈,这事情你自己能完成的。”他还会补充说。我在反思,这该不该为儿子的明理高兴吗?但总的来说他已经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得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还小,家长应该加以引导。
(五)要重视随机教育
当孩子因为丢三拉四导致错误或不良的后果时,我不会着急为他弥补,不妨让他尝尝“苦头”。基于这个体验,再去教育他做事需认真、有条理,他更容易接受。玩具玩过了,他经常随便放,曾三令五申而仍无济于事。有一次,邻居家的小孩找他玩地道战,要用枪,这时他找不到了,我故意假装不知道,不急着帮他找,要先让他着急,让他尝到了东西随便放的“苦头”,最后我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东西从哪里拿要放回原来的地方。别的小孩到我们家玩玩具时,他现在也会把这个道理告诉其他的小朋友。
{原文来源:“园宝家园共育”的官网 [www.kiddopal.com],网上搜索:“园宝家园” 直接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