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转自公众号:北京伊顿家长大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g5MDYwMw==&mid=2650109202&idx=1&sn=9ffcf586d916e7893df25f66dabc7fc6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周末,我在商场里看到一个场景:

两家人在一起吃饭,一个小男孩费尽力气也没有打开手里的饮料瓶,一旁的爸爸刚要拿过来帮忙拧,另一家的小女孩大喊“我来”,然后接过来行云流水一番操作,拧开递给了小男孩。

在座的成年人仿佛看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男孩爸爸说:“这是个小‘女汉子’啊!”女孩家长说:“咳,从小就跟个男孩子似的,一点都不淑女。”

小女孩在一旁听着,表情严肃地说:“我是女孩子,不是男孩子!”

结果又引发一阵大笑。

类似这样的场景,我们生活中能见到很多:女孩长得高一点、壮一点、力气大一点,就会被人说成是“女汉子”;男孩温柔一点、细腻一点、力气小一点,就会被说成是“娘娘腔”。

可以说,很多成年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已经根植于脑海中,这种评价不仅仅会伤害到别人,也会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对待孩子的差异性态度
让孩子对性别产生偏见

前段时间我有追一个剧,结果这个剧的女主演被黑上热搜,起因是她过往好多发言被扒出来,说自己“就是男人”、“是男孩子”、“比较排斥娘的东西”等,由此引发网友热议: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看完,我没有生气,反倒有点同情这个女演员。

在我看来,她的发言是无意识的,她并不是多么厌恶自己的女性身份、也不是排斥女性群体,只是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给她的性别教育是有差异性的

男性是强大的,女性是脆弱的;男性是豁达直爽的,女性是斤斤计较的……这些差异,还往往以褒贬对立的形式出现,以至于,这些女孩只能用“像男人”这种说法来证明自己拥有某些优点。

其实,不仅她一个人,内娱很多女明星都存在相似的认知。比如,某档综艺节目中,女明星不让小辈叫自己“姐”,而要叫“哥”: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比如,一位女艺人说因为自己是“男孩性格”,所以可以有“蓝颜知己”,而老公不可以有“红颜知己”: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还有女演员,吐槽自己穿的戏服是粉色的,表示“太娘”: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这样的言论很多很多,但这些姑娘真的认为自己是个“男人”吗?或者说她们是LGBT群体?并不是。

她们仍然以主流的肤白貌美大长腿、凹凸有致小蛮腰为外貌标准;而所谓“男人”“女汉子”只是一种性格上的人设,让自己区分于她们眼中的“普通女性”;因此拥有开朗、不拘小节、勇敢、担当等“男性优点”,以获取他人青睐和更多资源。

也不怪这些女明星有这样的“精分”表现,因为这个大环境就对女性有着刻板认知。就像许多需要脑力和体力的综艺节目中,嘉宾得知搭档的人是女性,会脱口而出“那是累赘啊”: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英国纪录片《No More Boys And Girls》(男女不再有别)中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面对穿着粉色衣服的小男孩爱德华,志愿者在一堆玩具中不假思索选择了娃娃塞给他,然后又陆续给他挑选了毛绒摇铃、小猫等。即便爱德华自己拿起机器人,志愿者也会下意识帮他换成“更适合女孩”的娃娃或动物毛绒玩具。

而在陪假扮成小男孩的小女孩玛利亚娜玩时,志愿者们又不假思索选择了机器人、绕珠等等锻炼空间意识的玩具给她。

被问及时,志愿者们觉得“男孩子就应当玩这些锻炼‘智力’的玩具”,而得知孩子其实是小女孩时,志愿者们又纷纷表示惊讶,完全没看出来是个女孩。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正如绘本《威廉的洋娃娃》中所说,小男孩想要一个洋娃娃作为礼物时家长都不会同意,反而会买一个篮球或者足球作为礼物。这就是性别刻板印象所造成,而非客观事实。

英国神经成像的顶级专家之一Gina Rippon,也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佐证了这一观点:男生和女生的大脑结构几乎没差别。在她看来,大脑的可塑性不仅非常强,还可以被重新塑造和改变。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男孩和女孩本没有兴趣或智力上的差异,往往是大人替孩子做了决定,决定他们应该喜欢什么、应该玩什么、应该有个什么样子。而这种态度上的差异,很可能会对孩子的性别观念造成影响,延续到他们成年。

想要突破教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作为家长和教育者的我们,先要摒弃“应该”这个想法。没有什么是男孩应该的,没有什么是女孩应该的,就像木兰诗中所说,木兰既受得了“寒光照铁衣”的苦,也可以有“对镜贴花黄”的细腻情怀。


男孩可以跳舞
也可以哭泣

刻板的性别印象不仅仅禁锢了女孩,男孩也同样深受其害。

如今在很多学校,还实行着所谓“女生教育”、“阳刚教育”,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其实是相矛盾的。

前几年,ABC电视台主持人劳拉斯宾塞(Lara Spencer)就因为嘲笑过一个小男孩而被推上风口浪尖,这个小男孩不是别人,正是英国的乔治王子。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看到乔治王子的课程表上有芭蕾课,劳拉先是噗嗤一声笑出来,接着满是嘲讽的口气说:

“威廉王子说乔治非常喜欢芭蕾课,我想跟威廉王子说的是:‘那咱们瞧瞧乔治能坚持多久吧!’”

台下也有不少观众跟着主持人一起笑,而且这种笑明显不是出于赞美,而是听到了某种可笑的事情。

对于一个几岁大的小男孩来说,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兴趣,本来是一件非常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是在这些成年人眼里,却是:

你是一个男孩子,还是英国的小王子哎!你怎么会喜欢学芭蕾?太可笑了吧!

这件事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纷纷站出来表示男性一样可以学习舞蹈,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嘲笑别人的人才是可耻的。

甚至,还引发了一场#Boysdancetoo运动,许多男性舞蹈家以及喜欢舞蹈的男人、男孩子都站出来声援乔治小王子。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除了这种兴趣爱好方面的限制,男孩们受过最大的压制其实是:

“哭什么哭,你是男子汉,别哭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男儿有泪不轻弹”,很多人把这句话作为养育儿子的金科玉律,认为身为男性就应该坚强,哭泣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这句话的后半句——只是未到伤心处。

坚强是没错的,不管男孩女孩都应该学会坚强;但是哭也没有错,男孩伤心了,哭了又如何?这并不丢人,因为人人都会有伤心难过的时候。

事实上,男孩的情感需求往往更强烈,更容易哭。

《性别差异心理学》这本书中解释道:

男孩与女孩生理结构是存在一定差异的,男孩的脑干中存在更多脊髓液,因此血液中的多巴胺成分更多,精力更加旺盛;但是他们的脑额叶比同龄女孩发育得慢一些,所以更容易“情绪化”,情感方面的需求也更多。

哈佛大学也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母亲陪婴儿玩,中途再板起脸训孩子,再安抚孩子,记录不同性别孩子的差异。结果发现,比起女孩,男孩哭闹的次数更多,需要安抚的时间也更长。

这就佐证了上面的理论:男孩对情感需求也很敏感,有些甚至超过女孩;但是成年人往往压抑男孩的情感,让他们把泪水“咽回去”;习惯了压抑情绪的孩子,更容易累积压力,并以暴力等形式宣泄出来。

造成这种偏见,源于我们对哭泣的错误认知。很多人心目中哭泣代表脆弱、无能;事实上,哭和笑一样,都是人类表达情绪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没有好坏之分。

而且,一个人是否爱哭,和他自身的气质也有关。趋避性、反应阈、反应强度、情绪本质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表达。

作为成年人,我们应当帮助孩子了解情绪、纾解情绪,而不是禁止情绪的表达,更不应该用情绪反应来嘲笑一个人。所以,如果你家有一个小男孩,或者一个大男孩,请不要嘲笑他的泪水,若不是伤心,谁又愿意哭呢?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作为家长
我们如何做?

刻板的性别印象不仅会成为孩子成长发展的枷锁,还可能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觉得作为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避免以性别为出发点的种种“应该”。

1、不以性别限制孩子的兴趣选择

家长首先应该接纳孩子天生的气质类型,再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给予孩子最大限度尝试和探索的可能性。

比如,有的小男孩喜欢娃娃、过家家、芭蕾舞;而有的女孩就是喜欢恐龙、赛车、跆拳道。有些家长担心这会影响到孩子的“性取向”,其实并不会,相反这比大人给他们特定的玩具或活动更好,因为孩子是凭借自身好奇心和兴趣选择的。

2、不要用性别来评价孩子

“真不像个女孩子,像个女汉子!”
“你这样畏手畏脚,显得很‘娘’哎!”
“你这次表现得真棒,这才是男子汉!”
“还是穿裙子好看,这才像个小女孩!”
……

上面这些话,有的是批评,有的是表扬,但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遍又一遍加深对性别的刻板印象。我们不能用性别来嘲笑孩子,也不能用性别来夸奖孩子,最恰当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是就事论事:孩子淘气,就让她守规矩;孩子胆怯,就让他勇敢一点。

3、用绘本故事引导孩子

假设孩子在外面听到了一些刻板性别印象的言论,我们可以用一些绘本故事来引导孩子正确理解,比如《奥力佛是个娘娘腔》《纸袋公主》《女孩茉莉》《兔耳朵王子》等。

还有以前我们为大家分享过的《朱家故事》这个绘本,它告诉我们家务并非女人的天职,很多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能做。

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END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5张图片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  查看更多内容,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幼师课件网第17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Etonkids伊顿蒙台梭利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性别教育:打破刻板印象,让男孩女孩都能好好做自己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