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波宝宝的相继入园,很多家长的共同话题似乎都变成了如何解决分离焦虑问题。放眼我们的身边,微博、微信、广播、电视等几乎所有能覆盖的媒体,包括家长、学校及教育专家们都在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地讨论这个话题,或积极给大家支招,似乎分离焦虑已经变成了猛虎般一定要攻克的问题。
今天,给新生家长们上的第一课就是,我们来谈谈如何看待所谓的“分离焦虑”。孩子所有的哭闹一定都是分离焦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就让我们看看还有哪些可能和需要对应的策略吧。
我们通常所说的分离焦虑更多的是一种情绪,情绪与病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行为对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度上。
所有的孩子从家庭一下过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肯定会有紧张、焦虑、恐惧、不适等情绪的发生,特别是那些从未上过任何教育机构的孩子。这时候孩子的“哭闹”是发泄焦虑和压力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分离焦虑情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果宝宝拒绝上学,让人难以忍受地发脾气、哭闹,或者说自己头疼或者胃痛,甚至失眠等,以上症状表征非常严重,并且时间持续数月,这是分离焦虑病症的体现,就需要爸妈及时找相关专家咨询。
从伊顿十几年来的宝宝入园经验来看,很多宝宝在新入园时的焦虑及不适,都是正常的分离焦虑情绪。只要家长和学校经过正确的引导和疏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孩子都会平稳过渡,恢复以前的样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很少有孩子严重到作为一种分离焦虑症去作专业治疗,也希望家长不要过于担心。
给家长们明确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哭闹都一股脑的划归为“分离焦虑”。
孩子新入园哭闹的因素有很多,有的确实是由于分离焦虑,而有的却不是。之所以有的孩子能按照分离焦虑的处理方法对症下药,很快得到改善,而有的却依然没有好转,是因为不同原因导致的,比如生活规律的改变、身体上的不适、宝宝本身的气质类型等等。
不要一遇到孩子的哭闹问题,就直接判定是分离焦虑。随着孩子入园,你可能还会了解更多问题。
做家长最重要的是观察孩子并通过表象来发现孩子情绪变化的真正原因,这时候通过有意无意地闲聊,或者通过不同渠道来帮助家长更好的去了解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
伊顿家长大学的校长曾校长曾经跟我们分享过一个小故事,她的小儿子松果上幼儿园小班,平时一直很喜欢上幼儿园,每次送他上学离开时他从来没有哭闹过。可是某天要送他去幼儿园时,他开始大哭大闹,无论如何不愿意去。曾校长尝试问了几个问题,比如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是想让爸爸送你去幼儿园吗?是因为张老师请假了吗?结果都被松果否认。
曾校长因为急于上班还一度有些不耐烦,到了幼儿园,曾老师问老师后,方才知道,原来松果下学期要小班升大班,最近正开始适班期。面对全然陌生的环境心里有些害怕和不适应,才表现出这些反常和哭闹行为。
孩子所有行为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合理的原因,即使这个行为当时看上去很荒唐。我们需要的是去真正地了解孩子,懂孩子。
即使真的是因为分离焦虑而产生情绪的低落,家长们也不用担心,别忘了我们的无敌小妙招“分离焦虑的七大类型攻略” 。家长一定要仔细分析孩子的“分离焦虑”属于哪种类型,并采用相应的对策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如果你有特别的经验跟我们分享,欢迎您在下方留言,我们会请专家针对性回复您。
伊顿新生家长第一课
之所以说家长变成学校的一员,不仅是指对于孩子,你是幼儿园的一员。还有作为家长,你变成了家长大军这个学校里的一员。跟其他家长一起学习,跟孩子一起成长。
即将于本周日(8月28日)开始的“伊顿新生家长第一课”,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开设的。“身为家长,大有所学”,这是伊顿家长大学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贯穿始终的理念。在每年的入园季,伊顿教育集团都会组织所有的伊顿新生家长聚在一起,动员家长的士气,让家长更加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法,了解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了解孩子入园以后,家长该做的事情,让家长为了孩子准备好自己。
不用打理行装,也不用准备行囊,家长们只要心理上做好加入家长大学,跟孩子一起成长的准备,下次孩子再去幼儿园的路上哭闹,相信就不会再因为孩子的分离焦虑而心神不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