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北京日报: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除了付出能收获什么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北京日报: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除了付出能收获什么-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3月5日,一年一度的学雷锋纪念日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又要来到了。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北京志愿者热心服务的风采也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志愿者就是“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志愿者对社会公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对于从事志愿服务的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来说,参与志愿活动是受益良多,还是纯属耽误时间和精力?

  这里我们邀请一些学生志愿服务参与者、志愿者家长及志愿工作研究者,结合他们的亲身经历,谈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志愿者说

我为什么一心想成为北京冬奥会志愿者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王小菲

  2008年,由于年纪太小,我没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当时我十分遗憾,还怪自己没能早出生几年。

  2019年12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志愿者报名启动。“你报哪个岗位?我们报哪个赛区?”我激动地和周围的同学说道。我们第一时间完成报名,之后就焦急地等待着北京冬奥组委和学校的通知。遗憾的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的人数缩减,我没能加入到赛会志愿者的队伍中。

  但我没有放弃,我将注意力放在了其他与冬奥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上。机缘巧合下,我荣幸地成为了联合国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负责冬奥志愿服务赛后遗产转化的相关工作。

  刚开始,我特别担心自己能力不够,害怕自己不能融入这个团体,从而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行。然而当我走进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进入到项目小组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无论陌生与熟悉,迎面相对的人都以微笑示意;无论开心与否,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和谐相处;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有老师愿意耐心解答、热情相助。我想这就是志愿者身上特有的气质吧!有一次,联合会的蔡奶奶过生日,全体成员都为蔡奶奶送上祝福,并且品尝了美味的蛋糕,呈现了一片祥和之气。那时候我偶然听到其他志愿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真就像个大家庭一样,真的!”

  我特别感同身受。这里就像自己家一样,除了获得精神上的成长,我还提高了自身技能,无论是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文字撰写水平还是沟通协调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帮助,为冬奥志愿服务赛后遗产的转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志愿活动亲身经历告诉我,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无论对个人心智成长,还是技能提高,都是大有益处的。我愿意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参加志愿服务不仅奉献社会也自我成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大三学生 卢杉

  我经常会在学习空闲之余报名参加各类志愿活动。2021年,我非常荣幸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活动城市志愿者,在街道旁开展宣传宣讲、义务指路、急救知识宣教等活动。在2021年10月,我还参加了由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第六届中非青年大联欢志愿活动,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语言志愿者。

  参加志愿服务,不仅是对社会的奉献,也促进了自己的成长。比如在中非青年大联欢志愿活动中,最开始,我总是因害怕说错某个单词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出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感到紧张,在与非洲友人们交流时也会小心翼翼,不敢表达。但是随着活动的开展,外国友人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并在交流中传授我学习语言的方法和经验;身边的小伙伴们和工作人员也会不断鼓励我,让我在试错中不断学习、成长,有了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

  志愿服务所带来的奉献的愉悦和满足是其他快乐所不能比拟的。从事志愿服务,也能让我们自己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在和非洲青年联欢中,我们和非洲友人共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项目,我主要负责雅乐和刺绣部分。正是通过这样的活动,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们通过交流了解世界,世界也通过交流了解中国。

  我在志愿服务中收获了许多快乐和美好的回忆,这些经历是我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有的国家将志愿服务列入学生考核

北京城市学院教师 马秋苑

  我是志愿服务的积极参与者。我有过在美国留学的经历,在国内和美国都曾参与过很多志愿服务工作,深深体会到,志愿服务是国际社会普遍重视的“通用名片”。

  作为青年人,我们应该有责任担当,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将助人的温暖流动起来。在国内,我参加过中外青年交流的志愿家庭民宿活动,以及文明引导、垃圾分类、社区治理工作;在美国,我也参加过很多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在美国留学的过程中,我对国际志愿服务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印象最深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的重视,志愿服务成为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方面做得很优秀,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人们普遍都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间也相对较长,创造了很高的社会价值。二是与学习和工作的提升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成为重要的考核部分。有的国家还把志愿服务当做一种义务,是比学习成绩更加重要的考核,学生们被要求在特定的时间完成,并特别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实践能力的提升。三是成为民众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志愿服务的种类非常之多,半数以上的人都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平均每周服务4个小时。

  和国外的志愿服务相比,我们对志愿服务的认识程度和实施内容有所不同。国内以助人为乐、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主要的活动方向。在青年志愿服务选择上,中国青年倾向于各种大型活动,而外国的青年则更偏向“社区行动”。

  通过在国内外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我对志愿服务于个人成长的帮助也有三点深刻的体会:一是让自己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社会经验;二是锻炼了我的交流能力;三是开阔眼界,比如我曾以志愿家庭的形式分别接待过一位美国和一位日本同学,和他们的接触大大开拓了我的视野。毫无疑问,志愿服务不仅仅是对社会公益的贡献,对个人成长特别是青年人的成长是有非常重要的帮助的。

  

我的公开讲演能力肉眼可见地提高了

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六(1)班 王紫源

  2019年暑假,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我报名参加了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的小小志愿体验师项目。

  说实话,我开始做志愿服务并不是出于我的自愿,是妈妈劝导我鼓励我参加的。最开始在交流中心做志愿者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甚至觉得有些无聊。后来有个阿姨带着孩子过来体验,她对小弟弟说:“这里有一个志愿者哥哥,你去请他帮你换制服,好吗?”我一下子紧张了,那是我第一次给别人换装呀。一开始我问小弟弟“你喜欢哪一件呢?”他指了一件,我拿下来发现太大了,就给换了同款小码,阿姨说我真机灵。然后我尝试给小弟弟穿制服戴警帽,阿姨边帮我边对她的孩子说:“我们以后也像哥哥一样当志愿者,好不好?”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也成为了别人的榜样!从这时候开始,我也真正意识到原来做志愿服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由于在志愿服务中的积极表现,我被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评为“优秀小学生志愿者”,还被选拔成为“讲好宋庆龄故事”预备讲解员种子选手,参加“志愿创造美好社区”“走进联合国”等有意思的活动,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课余时光过得特别充实。

  以前,我的语言表达并不是很好,上课不敢举手,在大家面前说话会磕巴、不自信。现在,得益于志愿服务的“岗位要求”——会说、会讲,我的公开讲演能力肉眼可见地提高了,就在上学期老师还指定让我当班级公开队课的主持人呢。志愿服务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我还想把它推广给身边的同学、朋友,让大家都来做志愿服务。


家长说

孩子参与志愿服务后的四大变化

学生志愿者家长 项丽娜

  我是一名小学生志愿者的家长,自己也是一名志愿者,2016年7月1日在“志愿北京”注册了志愿家庭,带着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投身其中。

  对孩子来说,因为学校、社区、社会的宣传教育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志愿服务对他是一个很自然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而我作为家长,其实也不断在权衡评估孩子参与志愿服务的利弊得失。

  五年多下来,我们感觉志愿服务对孩子的几方面成长是有明显助益的。

  第一,责任心。孩子所在学校很重视家长和孩子志愿服务的参与,家长们也有热情和共识——“做力所能及的事,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孩子从一年级学着负责整理书架、摆放课桌、打扫卫生,随着年级升高参与归置操场、筹办联欢、调解矛盾,多次被评为“班级岗位小能手”和“校级优秀志愿者”,这符合我们的教育理念:“不管事情大小,交给我办的事要让别人放心。”

  第二,归属感。2020年5月,北京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我们就带着孩子多次参加社区的桶前值守,虽然每次3个小时对孩子来说有点长和无聊,但孩子彻底弄明白了垃圾分类,还被评为海淀区中小学生垃圾分类减量小能手,后续有什么活动孩子也愿意积极参加,对社区的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

  第三,同理心。孩子2019年7月成为一家公益活动机构的小小志愿体验师,从开始总想着自己玩到耐心陪伴示范小游客们,从关注观察到别人的需要到判断怎么做才能做好,还反思说“我讲解时说话太快”“我对自己满意,我更有耐心了”,这些都是孩子换位思考、走出自我的成长。

  第四,表达力。通过志愿服务,有了很多与人合作交流、公开总结发言的机会,孩子从之前的内向胆小慢慢练得自信勇敢沉稳,被老师选为班级公开队课的主持人,去年底还参加新华社“志愿筑梦冬奥”的录制、走进联合国北京总部做了分享发言,他自己都说“这是志愿服务的馈赠”。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有一些偷懒、退缩、抱怨,我们有时难免也会动摇和怀疑。比如孩子最开始做场馆服务,就盼着分到自己喜欢玩的区域,想要趁机玩一玩,没分到就觉得很无聊。比如孩子做讲解服务,起初就是不自信、放不开,守着一个固定的展品讲解,还觉得自己私下里花了那么多时间练习,有时候并没有太多人仔细听也很失落。比如孩子参加机构和社区的志愿服务大多是利用周末寒暑假,尤其是到了小升初,一度觉得时间不太够用,后来“双减”之后才又有了“档期”。比如一些比较有意义有趣的志愿服务活动地点离家较远,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确实更大一些。

  但一路走来,我们看到志愿服务带给孩子的变化深感欣慰和感动,孩子通过志愿服务打开了另一扇窗,收获了一些荣誉,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创造了不一样的朋友圈。我们也期待志愿服务遍地开花,能有更多优质中小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就近、就便、高效地组织开展。


志愿服务深藏育人价值与优势

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 宋志强

  志愿服务对学生有益还是无益,或者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弊大还是利大,核心在于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使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志愿服务在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和功能。

  志愿服务的作用和功能深藏于教育的价值和使命之中。“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知识的传授,它是“教书”和“育人”的辩证统一,其中,“育人”是更具精神和人本价值的目标,在整个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具有决定性、导向性的意义。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志愿服务相较其他育人途径具有独特优势。

  首先,志愿服务具有实践育人的优势。志愿服务有利于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鼓励青少年学生践行道德要求、进行道德反思,进而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主体自觉的德行选择。

  其次,志愿服务具有主体育人的优势。和其他育人载体不同,志愿服务本质上是志愿者自觉自愿的主体性行为,其自愿性的本质属性使每一个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理论灌输、课堂讲授等被动育人方式所无法达到的育人效果。

  第三,志愿服务立德树人的独特优势还体现在其目的性特征上。青少年学生的志愿服务不是一般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社会人”,这一育人目标的达成和检验不应只停留在主体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阶段,而应该体现在育人对象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德行目标的最终达成中。

  2020年6月,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和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开展了《北京地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研》,在回答“您如何看待志愿服务活动”问题时,在3327个有效回答中,我们得到了如下调查结果,不妨列在下面,也可以算作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是否于个人成长有益的一种认知吧。


北京日报: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除了付出能收获什么-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来源:北京日报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宋庆龄青少年中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北京日报: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除了付出能收获什么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