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0日下午,志愿服务亚太地区国别经验交流研讨会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功举行。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驻泰国、阿富汗、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巴基斯坦、越南、德国、东帝汶、中国等14个国别代表,及国内志愿服务领域逾20位专家、学者共计70余人参加此次交流研讨会。
合影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适逢UNV亚太会议在京召开,中心以此为契机,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推动建立志愿服务领域“朋友圈”,搭建志愿服务新平台,分享各国别志愿服务经验,展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志愿服务特色,邀请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陆士桢教授、魏娜教授、张晓红教授、莫于川教授、UNV亚太地区项目主任艾米莉亚·阿萨都娃女士、UNV印度国别代表阿伦库马尔·萨哈斗先生、UNV柬埔寨国别代表刘可先生等7位专家进行了主题发言,并与与会嘉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会上,中心副主任任海峰介绍了中心在志愿服务方面的基本情况及特色,他表示,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共话志愿服务事业美好愿景,共同交流分享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携手积极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使我们的志愿服务事业拥有广阔发展空间,定将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任海峰副主任致辞
陆士桢教授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相关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主题发言。结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心的志愿事业,陆教授提出志愿服务在助力青年成长和立德树人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重点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对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的引领性作用。
陆士桢老师发言
魏娜教授从志愿服务基本内涵出发,就志愿动员要素与机制、志愿动员媒介与方式两个角度展开重点论述,并加入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绘声绘色,引起现场的热烈反响。
张晓红教授围绕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主题,结合案例,图文并茂对志愿服务项目内涵、外延及逻辑元素、时间属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总结。
莫于川教授围绕志愿服务法规主题,既联系社会历史变迁的动态发展过程,又紧扣党和政府的顶层设计,将志愿服务法规建设、立意、方向、未来前景等问题深入浅出一一呈现于会场。
中方专家发言、与会人员认真聆听
亚太地区项目主任艾米莉亚·阿萨都娃女士围绕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亚太地区的执行情况、未来发展规划等进行分享;印度国别代表阿伦库马尔·萨哈斗先生就印度青少年志愿服务情况及线上志愿者注册等进行交流;柬埔寨国别代表刘可先生结合柬埔寨志愿服务案例,围绕青少年志愿服务在扶贫、就业发挥的作用,志愿服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进行探讨。
外方三位嘉宾发言
7位专家发言后,会议进入提问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嘉宾结合自身业务专长和工作经历踊跃发言,积极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会后,在志愿者的引领下,中外嘉宾参观了中心并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
与会人员与专家积极讨论、外方人员参与体验活动
此次研讨会,中外专家深入分享志愿服务领域经验,积极对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为进一步提升基金会志愿服务水平,发挥中心“国际青少年志愿服务培训与交流基地”的平台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支持,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的目标和要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供稿:人力资源部(志愿者工作部)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
中心(订阅号)
中国宋庆龄青少
中心(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