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身体不好,一直患有胃病、肺结核与肋膜炎。在艰苦的斗争和紧张的工作中,他的身体越来越差。
1935年11月6日,宋庆龄和鲁迅同时被邀参加了在苏联驻上海总领事馆举行的招待会。宋庆龄回忆: 在领事馆 “谈话的中心集中在鲁迅的健康上,谈到他应该去苏联南部的克里米亚休养,那里的气候和疗养院条件对他的健康有利”。而 “鲁迅不愿离开上海,坚持留下继续斗争”,婉言谢绝了苏联政府的好意。
这以后,鲁迅因病情的加重基本上不能再出门了,宋庆龄也再没有与他见过面。
1936年3月,鲁迅的肺病突然加剧,出现了严重的气喘。听到消息,宋庆龄十分关切。马海德大夫回忆 : “鲁迅先生病重时,她忧心忡忡,不止一次地问我,治疗肺结核有什么新的方法和新药。”
3月23日,鲁迅在日记中记录 : “下午史女士及其友来,并各赠花。得孙夫人信并赠食糖三种,茗一匣。” 宋庆龄晚年曾有人写信问到,致鲁迅的信并糖果和茶叶,当时是怎样送去的。宋庆龄答复 : 鲁迅病重时,她自己也在病中。“因此,没能去看望他,就托史沫特莱代转送一些礼物。”
5月15日,鲁迅再次病倒。看到病情来势凶猛,许广平很担心,便与冯雪峰、茅盾、史沫特莱商量。史沫特莱随即将鲁迅病得很厉害的消息,转告给正在住院的宋庆龄。宋庆龄焦急万分,立即推荐了美国邓(DUNN)先生给鲁迅先生诊治。邓是当时上海最好的两个肺病专家之一。宋庆龄还特意委托史沫特莱陪同邓先生一道前往鲁迅家中。
5月31日下午,史沫特莱与邓医生来到鲁迅寓所,茅盾当翻译,冯雪峰也在场。据周建人回忆,邓医生检查后说 : 病人的肋膜里边积水,要马上抽掉,热度就会退下来,胃口随之就会开,东西能吃得下去,身体的抵抗力就会增加。如果现在就开始治疗、休养,至少还可活十年;如果不这样做,不出半年就死。而在这以后,鲁迅继续相信为他治疗多年的医生,未按邓医生的办法处理,结果不到半年鲁迅就去世了。
这次诊断后,宋庆龄听到史沫特莱的转述,得知鲁迅已卧床不起。她马上于6月5日写了一封感人肺腑的信,劝说鲁迅无论如何要立刻入医院治疗。
1936年6月5日,鲁迅病重之际宋庆龄写给他的书信
这封信是宋庆龄英文口述,由廖梦醒代笔的。她使用一支笔头很粗的钢笔,字迹流利,横用十六开无格纸,从右至左竖行书写。信的开头,宋庆龄郑重地称呼鲁迅先生“周同志”。“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一词,是宋庆龄一生中最为珍视的称谓。为了强调入院的必要性,书信从用一个惊叹号,到两个惊叹号,最后用到三个惊叹号。信尾是宋庆龄的亲笔签名。
节选自:《宋庆龄往事》
作者:何大章
编辑:办公室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
中心(订阅号)
中国宋庆龄青少
中心(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