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文明社会,“你好”这话实在是用得太频繁了,只要存在人际关系,几乎任何人都要有意无意地说到它。也许正是太容易太频繁的缘故,许多人便觉得它索然无味。其实,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道声“你好”,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协调有着不容量疑的交际价值。
首先,“你好”是礼貌的反映。尽管现代交际中“轻礼节、重情趣”的趋势越来越明朗,但是以礼待人仍然是一般人的基本信条和人际交往中最起码的准则。在交际中,“你好”之所以百用不厌,就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礼貌语言已早为人们普遍认可。它虽然简单,可是在很大程度上却可以反映交际者的礼貌修养水平。无论是对生人,还是对熟人,无论是对点头之交,还是对莫逆之交,见面时,亲切地道声“你好”,都会使你显得温文而雅、彬彬有礼。一个懂礼貌的人,总是会把“你好”当作见面礼慷慨地送给他所见过的任何人,从而给人们留下热情开朗、知书达礼的美好印象。
其次,“你好”是问候的方式。结识新朋友,或者见到老朋友,见面时,总不免要问候几句,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交际习惯。有些人相见时,总喜欢问人家“吃饭没有”或“到哪里去”,这种已成习惯的问候方式,的确有些单调别扭,而且在同外国人交际时还容易引起误会。我们觉得,道声“你好”就是最理想的见面问候方式。这两个字眼,因为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对方的深情问候和良好祝愿,因此更容易为被问候者所接受。
再次,“你好”是招呼的表示。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在很多时候,“你好”还有打招呼的含义。在路上碰到熟人或不认识的人,由于没有时间或没有必要停下来交谈,为了不致失礼和难堪,人们总要用各种方式打招呼,如微笑、点头、手势和说声“你好”。因为“你好”是通过有声语言直接作用于对方的听觉器官,所以比其他打招呼的方式无疑显得更明了更实在。有些人总以为天天相见没有必要打招呼,因而擦肩而过却视而不见,毫无反应,殊不知这往往是给人际关系埋下了不愉快的种子。其实,见面道声“好”,打个招呼,既可以避免双方碰面都毫无表示的难堪,也有利于维系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你好”是接交的信号。记得有一回出差北京,我上火车刚刚坐定,对排座的乘客就热情地对我说了声“你好”。我们互相自我介绍后,他便告诉我,将在火车上度过两天两夜,恐怕十分无聊,希望找个伴聊聊天,消磨时光。于是,我俩便天南地北地吹了起来,一路上打得十分火热,想不到今天我们竟还作为无话不谈有共同追求的好朋友。现在想起来,我朋友当初那声“你好”实在耐人寻昧。这就表明,在人群尤其是在陌生的人群中,当我们要进行有选择的交际时,“你好”就往往是向对方发出的接交信号,一旦得到对方积极的反馈,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就意味着开始。
既然道声“你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交际价值,那么,怎样才能说好“你好”呢?
说“你好”时,态度要真诚。不管你的“你好”是为了表示哪一种意思,只要你真心想这样说时,态度一定得是谦恭和真诚的。否则,哪怕是说一千个“你好”,也只不过是缺乏沟通力的套语和毫无价值的废话的堆积。
说“你好”时,应注视对方。“你好”本来就有特指的对象,付诸言表时,当然就要热情友好地注视着对方,与之进行目光交流。我过去曾有过深刻的教训:有天晚上,我在舞厅偶然遇见了我的几个朋友,因为是久别重逢,我们非常高兴地握着手并相互问候。可是,当我走上前去与我一位朋友的朋友握手问好时,我的眼睛居然仍看着我的一个朋友。由于我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他对我的评价就不言自明了。
说“你好”时,声音要亲切。“你好”是一个极其美好的人际交往常用语,只有音量适中、语速适度、语气温和,它才能动人心扉。如果粗声高嗓,或拿腔拿调,人家就难有好感。
说“你好”时,别忘辅之态势语言。态势语言是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思想感情的面部表情、动作和姿态。说“你好”的同时,或向对方报以微笑,或点头示意,或打个手势,都可以增强“你好”的感染力。嘴里在说“你好”,面部表情却淡如清水,没有相应的积极的体势反应,这必然会大大削弱“你好”的沟通力。
说“你好”时,应分清“你好”和“您好”。“你”和“您”都是人称代词,但“您”含有敬意,所以“你好”和“您好”在用法上是有差异的。究竟怎么用,这就要看彼此关系以及对方的年龄、地位、威望等。我们以为,一般场合特别是对点头之交、陌生人宜用“你好”,对上级、长辈或想有意识地表示敬意宜用“您好”。
更多幼教讲师资源和技巧学习可加入中国幼教讲师联盟微信群,定期分享幼教讲师知识和技术,定期开展互动,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