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统治罗马帝国的伟大哲学家马尔卡斯.阿理流士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是由思想形成的。”
这是一句可以决定你命运的话。可以说,我们的命运如何,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状态。爱默生曾说:“一个人就是他成天所想象的那种样子,他怎么可能成为另一种样子呢?”只要知道你心里想些什么,就可以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都是由他的思想造成的。
我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你和我所必须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思想,事实上,这几乎可以算是我们需要应对的唯一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如果我们所想的都是悲伤之事,那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所想的都是快乐的东西,那我们自然而然就可以获得快乐;如果我们所想的是不好的念头,那我们恐怕就不得安宁了;如果我们所想的是一些恐怖的情况,那我们就会恐惧;如果我们沉浸在自我哀怜之中,那别人都会有意躲开我们;如果我们所想的全都是失败,那我们就会失败。诺曼.温.皮尔曾说:“你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样子,而你却会是你所想的那种人。”
这样说,是不是在暗示我们都应该用习惯性的乐观态度去应对一切困难呢?当然不是的。很不幸的是,生命不会像这样简单化,但我却鼓励大家要尽力采取积极正面的态度,而不要采取消极反面的态度。
一个人可以关注一些很严峻的问题,但他同时可以将花插在衣襟上昂首阔步。我就曾看过罗维尔.托马斯这样。
有一次,我协助罗维尔.托马斯主演一部著名电影,这是有关艾伦贝和劳伦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征的内容。他和几个助手在几个战争前线拍摄了战争的镜头,用影片精彩地记录了劳伦斯和他统率的那支多姿多彩的阿拉伯军队,同时还记录了艾伦贝征服圣地的过程。他那贯穿于整部电影中的著名演讲《巴勒斯坦的艾伦贝和阿拉伯的劳伦斯》,轰动了全世界,伦敦的歌剧节也因此而向后推迟了六星期,以便让他在卡尔文花园皇家歌剧院继续讲述这些冒险故事,并放映他的影片。他在伦敦获得巨大的成功之后,又成功地去了好几个国家旅游。然后,他又花了两年的时间,准备拍一部关于在印度和阿富汗生活的记录片。
但是,不幸的是,在经过一连串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打击之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他发现自己破产了。当时我恰好和他在一起,我记得我们那时候不得不去街头的小饭店吃很便宜的东西。如果不是一位苏格兰著名画家詹姆斯.麦克贝借给托马斯钱的话,我们几乎吃不起那点菲薄的食物。
这里有这个故事的焦点:当罗维尔.托马斯面临庞大的债务,并陷入极度失望的时候,他非常关注此事,但是,他并不忧虑。他知道,一旦他被霉运击垮的话,他在别人眼里就一钱不值了,尤其是他的债权人,他们会因此更看不起他。所以,他每天早上出门办事之前,都要给自己买一朵鲜花插在衣襟上,然后昂首走上牛津街头。他的内心积极而勇敢,绝不让挫折击垮他。对他来说,挫折只不过是整个事情的一部分——是你要攀上高峰所必须接受的有益锻炼。
从罗维尔.托马斯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我们必须关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时,绝不能为此而忧虑忡忡。那么,关注和忧虑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说得更明白一些吧:例如,每当我要通过交通拥挤的纽约市街区时,我对正在做的这件事就会很注意,可是我并不会忧虑。关注指的是要了解问题出在哪里,然后镇定自若地采取各种办法解决它;而忧虑却是盲目而疯狂地转圈子。
可以说,我们的精神状态会对我们的身体和力量产生令人难以相信的影响。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哈德菲曾在他那本只有54页的小册子《力量心理学》中解释了这种情况:“我请来了三个人,以测试心理受生理的影响。我们采用了握力计来测量。”
他要求他们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竭尽全力抓紧握力计。在一般的清醒状态下,他们平均的握力是101磅。第二次实验时,则将他们催眠,并告诉他们说他们非常虚弱。结果,他们的握力只有29磅,这还不到他们正常力量的1/3。然后,哈德菲再让这些人做第3次实验:在催眠之后,他告诉他们,说他们非常健壮。结果,他们的握力平均达到了142磅。当他们在内心非常肯定地认定自己有这种力量之后,他们的力量几乎增加了50%。
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心理力量。
有一件令人难以相信的转变可以证明思想的力量,而这事正发生在我的一个学生身上。他曾经历了一次精神崩溃,原因是什么呢?是忧虑。
那个学生对我说:“我对什么事情都忧虑。我之所以忧虑,是因为我太瘦弱了,因为我发现我正在掉头发,因为我认为我现在的生活不够好,因为我担心我给别人的印象不好,因为我担心我永远都赚不到足够的钱来娶老婆,因为我担心我永远没有办法做一个好父亲,因为我担心失去我想要娶的那个女孩子,我还担心我得了胃溃疡,于是我无法再工作,就只好辞去工作。我内心越来越紧张,就像一个没有安全阀的锅炉,内心的压力终于达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而这种情况必然有一个退路——结果真的出事了。如果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精神崩溃的话,祈祷上帝,让你永远也不要有这种体验吧,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肉体上的痛苦能够比精神上的那种极度痛苦更厉害的了。
“我每天都难以忍受这些痛苦,觉得我被所有的人抛弃了——甚至连最仁慈的上帝也抛弃了我。我真想跳进河里,一死了之。
“我精神崩溃的情况甚至严重到不能和我的家人沟通。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心里充满了恐惧,只要稍有一点点声响,我就会吓得跳起来。我躲开每个人,常常无缘无故地哭起来。
这就是那位学生的亲身体验。
其实,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从生活中所得到的快乐,并不取决于我们有什么,或我们是什么人,或我们在哪里,而只取决于我们的心境如何,外在条件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300年前,密尔顿在双目失明之后,也发现了同样的道理:“思想的运用和思想的本身,就能把地狱改变为天堂,或者把天堂改变为地狱。”而海伦
凯勒和拿破仑,就是密尔顿这句话的最好例证。海伦
凯勒——她既瞎又聋,还是个哑巴——却宣称:“我发现生命是这样的美好。”而拿破仑拥有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力以及财富,但是,他却这样对圣海莲娜说:“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
如果说半个世纪的生活经历曾使我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带来平静。”
牢记爱默生那句话:“不要认为一次政治上的获胜,收入的提高,病体的康复,或是分手许久的好友的归来,或是任何其他纯粹外在的事物,能提高你的兴致,使你觉得你的眼前有许多美好的日子。不要相信它,事情绝不会是这样简单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东西能给你带来平静。”
伟大的斯多噶派哲学家爱匹克泰德,曾警告我们说:我们应该竭尽全力消除思想中的错误想法,这比割除“身体上的肿瘤和脓疮”更加重要。并且,现代医学也证明了他的这一理论。坎贝.罗宾博士说,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收容的病人中,有4/5都是由于情绪紧张和压力过大所引起的,甚至一些生理器官上的毛病也是如此。归根结底,他宣布说:“这些都起源于生活中无法协调的各种问题。”
伟大的法国哲学家蒙坦曾以“一个人因意外事故所受到的伤害,远远不如他对发生事故所拥有的意见深刻。”这句话来作为他的生活座右铭。而我们对所有事物的意见,也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作出何种判断。
当你饱受各种烦恼困扰,整个人的精神都紧张不安的时候,是否应该大胆地告诉自己,你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力,来改变你的心境。当然,我会告诉你如何做到这一点,这个秘诀非常简单。
实用心理学权威威廉.詹姆斯曾经发表过这样的理论:“行动似乎是随着感觉而来的,可事实上,行动和感觉是同时发生的。如果我们能够将由我们的意志控制的行动规律化,那我们也能够间接地使那些不由意志控制的感觉规律化。”威廉
詹姆斯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只凭“下定决心”就改变我们的情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而当我们改变行为的时候,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我们的感觉。
他解释说:“如果你感到不快乐,那么能找到快乐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振作起来,使你的行动和言词好像已经感觉快乐的样子。”
这种办法是非常简单而且有效的,你不妨亲自试一试:挺起胸膛,在你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做一个深呼吸,然后唱一首小曲,如果你不会唱,那就吹吹口哨,如果你不会吹口哨,那就哼一首歌。很快你就会发现威廉
詹姆斯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了。也就是说,当你能够用行动显示出你的快乐时,根本就不会再忧虑和颓丧了。
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是大自然的基本真理之一,它能在我们生活中创造奇迹。
许多年以前,我看过一本小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一个人改变对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时,他会发现,事物和其他人对他来说将会发生改变。如果一个人把他的思想朝着光明的一面,他就会很惊讶地发现,他的生活由此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人们不能吸引他们所要的,却可以吸引他们所有的,能改变气质的神性就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当中,也就是我们自己。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正是他自己思想的直接结果。只有具备了奋发向上的思想之后,一个人才能振奋,充满欲望,并能有所成就。如果他不能振作他的思想,他永远只能陷于衰弱和愁苦之中。”
所以,让我们记住威廉.詹姆斯的话:“……通常,只要把受苦者的内心感觉由恐惧转变成奋斗,就可以把我们所谓的大部分邪恶转变为有所裨益的东西。”
让我们为自己的快乐而奋斗吧!一切只为今天。只为今天,我们要内心毫无惧怕。我们尤其不能害怕快乐,我们要去爱一切,去欣赏一切美,相信我们所爱的那些人也会爱我们。要相信,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会感受到快乐,获得平安和快乐的心境。
更多幼教讲师资源和技巧学习可加入中国幼教讲师联盟微信群,定期分享幼教讲师知识和技术,定期开展互动,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