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儿童道德的发展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儿童道德的发展    

道德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禁止做社会规定不允许做的事;二是去做社会规定应该做的事。                 

第一节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儿童的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1)研究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意识和执行的发展情况。      

(2)研究儿童有关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判断由效果论转向动机论。      

(3)关于儿童公正观念的研究。    

2、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1.5~7岁)。         

①集中于自我时期(1.5~2岁)。

②(2~7岁)集中于客体永久性时期。      

(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岁)。      

(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11岁以后)    

3、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       

低年龄儿童的道德不成熟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

一是认识上的局限,即自我中心(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和实在论(把主观经验同客观实在混同,如把梦境看成是现实存在的事物);

二是对权威的服从。儿童服从成人指示,视规则为神圣不变的东西。儿童要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从而发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       

两难故事法。   

2、柯尔伯格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    

3、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推移与道德教育    

4、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第二节  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个体的行动或行为、周围环境以及个体的认知、动机及其他因素。这三者互相决定、共同起作用。    

2、替代强化    

3、观察和模仿

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三、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如帮助人,与人共享、合作,谦让、利他主义等。                             

第三节  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

一、良心与道德的内化

二、移情作用

三、羞愧感                             

第四节  儿童的自我控制

一、自我控制的测量     

方法:注意力集中与分散的测验,图形配对测验,迷津测验、抵制诱惑和延缓满足测验等。

二、自我控制训练    

1、有意转移注意力

2、自我暗示    

3、自我监督

4、积极鼓励    

5、榜样

6、对工作难度的准备性

三、自我控制度  管得住,放得开。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知识手册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儿童道德的发展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