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科学教育
一、科学的定义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
(一)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
墨子对“小孔成像”(又称“针孔成像”)的解释,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科学解释。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的发展
1862年(同治元年)设立了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中设有“格致”这一科目,是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1903年我国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幼稚园是湖北幼稚园。
四、学前科学教育目标的结构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单元目标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目标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
1、科学知识的教育目标
2、科学方法的教育目标
3、科学情感和态度的教育目标
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一)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
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
这个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1、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量变)
2、顺应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质变)
3、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
2、前运算阶段2-7岁
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思维具有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
具有守恒的概念,但是思维具有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 12岁以后
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四)皮亚杰关于学习的原理
1、学习从属于发展
2、知觉受制于心理运算
3、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
4、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七、布鲁纳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是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教育改革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他创导的“发现学习法”,在教育学上,尤其对科学教育有着极其显着的影响与贡献。
(一)发展阶段论
人类的概念理解与表征思考有三种方式:动作表征水平(适用于幼儿)、图像表征水平和符号表征水平。
(二)学习与教学
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主动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发现知识的智慧感和完成任务的胜利感。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有以下优点:
有利于激发智慧潜力;有利于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八、维果斯基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
(一)概念形成的过程
1、概念含混时期
2、复合思维时期
3、概念思维时期
(二)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
九、学前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
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按计划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
1、预定性的科学教育活动(正规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2、选择性的科学教育活动(非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
3、偶发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渗透的科学教育活动
1、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2、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3、其他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十、学前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要求
1、发展性
2、趣味性
3、开放性
4、活动性
5、整合性
十一、学前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
(一)集体教学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面向全体幼儿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
(二)区角活动
区角活动包括学习性区角和游戏性区角活动。在区角活动中,教师主要是进行间接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环境、提供材料,并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一种主要的活动形式,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包括两种:班级的区角活动和科学活动室。
(三)科学游戏
(四)幼儿园一日生活
十二、学前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
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
2、评价是积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经验的重要途径
3、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十三、学前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1、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
2、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
3、科学教育活动方法的评价
4、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5、科学教育活动结构的评价
6、教育资源选择与运用的评价
7、教师和幼儿互动关系的评价
十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
观察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