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背知识点1:婴幼儿发展的特点
(一)顺序性与阶段性
(二)不平衡性
(三)稳定性与可变性
(四)个别差异性
? 必背知识点2:关于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
(一)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
指主体现有的心理水平与其将要达到的心理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关键期
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 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的时期。幼儿心理发展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三)敏感期【蒙台梭利】
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四)转折期或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 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因此,也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
? 必背知识点 3: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行为主义学说
1. 华生早期行为主义
提出“刺激一反应”理论,认为行为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已知刺激能预知反应,已知反应就能推断出刺激。否认遗传的作用。2.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 他更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消退和惩罚。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 社会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
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
(2) 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 的形式。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3) 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4) 在学校中存在着大量的观察学习。
(二)精神分析学说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人的发展是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作用的结果)
1.婴儿期(0—1 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2.先学前期(1—3 岁):自主对羞愧。
3.幼儿期(3—6 岁):主动对内疚。
4.童年期(6—12 岁):勤奋对自卑。
5. 青春期(12~18 岁);建立自我同一性。
6. 成年早期(18~25 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 成年期(25~65 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8. 成熟期(65 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三)认知发展学说
代表人物:皮.亚.杰.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物体恒存、主客体分化、初步的因果关系。
2. 前运算阶段(2—7 岁)
3. 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
4. 形式运算阶段(11、12 岁以上)
? 必背知识点 4: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遗传素质、生理成熟)和社会因素(环境与教育) 遗传素质: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遗传素质是婴幼儿心理
发展的特质前提与生物基础。婴幼儿正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心理。 社会因素:
1. 社会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 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
(二)主观因素:指婴幼儿自身的心理和活动。
1. 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
2.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 必背知识点 5: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三)从被动到主动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
(四)从零乱到成体系
? 必背知识点 6: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期年龄特征 (3—6 岁) |
3—6 岁是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
|
幼儿初期(3—4 岁)小班 |
(1) 最初步生活自理 (2) 认识依靠行动 (3) 情绪作用大 (4) 爱模仿 |
|
幼儿中期(4—5 岁)中班 |
(1) 活泼好动 (2) 具体形象思维开始 (3) 开始接受任务 (4) 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
|
幼儿晚期(5—6 岁)大班 |
(1) 好问好学 (2) 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 |
(3) 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 个性初具雏形 |
? 必背知识点 7:幼儿认知发展
(一)幼儿感知觉与注意的发展
1.感觉 |
(1)视觉 |
即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 |
|
(2)听觉 |
新生儿最爱听母亲的声音、爱听柔和的声音、爱听高音调的声音 |
||
(3)肤觉 |
幼儿期幼儿肤觉发展比较迅速。 |
||
(4)运动觉 |
运动觉的发展是以“头部.——躯干——四肢”这一顺序进行的,最后发展手部的精细动作。 |
||
2.知觉 |
(1)空间知觉 |
形状知觉 |
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 —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 菱形; |
方位知觉 |
3 岁仅能辨别上下;4 岁开始辨别前后;5 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 岁能较轻松地辨别上下、前后 14 个方位的水平,但以他人为中心 辨别左右还会感到困难。 |
||
深度与距 离知觉 |
“视觉悬崖”是一种测查婴儿深度知觉的有 效装置,6 个月婴儿已经有了深度知觉。 |
||
(2)时间知觉 |
小班幼儿已经具有了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与他们 |
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中大班幼儿对昨天、今天、明天等生 活中经常使用的时间概念已能分辨清楚。 |
||
3.注意 |
(1)无意注意占优势 a.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b. 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2)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a. 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 b. 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c.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 d.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
(二)幼儿记忆的发展
1. 以无意识记为主导,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2. 机械识记用的最多,意义识记效果好
3.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 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三)幼儿想象的发展
幼儿想象发展趋势:
1. 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2. 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 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
4. 想象的夸张性
(1) 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2) 混淆假想与现儿想象发展特点:
小班 |
中班 |
大班 |
|
目的 |
无目的 |
有但不明确 |
有明显目的 |
内容 |
零散无系统 |
较以前丰富、夸张 |
丰富、新颖、形象 |
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1. 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素材
2. 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
3. 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
4. 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 鼓励大胆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6. 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技能技巧
(四)幼儿思维的发展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来看,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它是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在幼儿期末,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 直觉行动思维:幼儿前期(1—2 岁),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依靠具体动作展开。
2. 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思维)(3—6、7 岁),依靠表象展开。
幼儿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以表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除具体性、和形象性外,还具有以下特点:象征性;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固定性;近视性。
3. 抽象逻辑思维(6、7 岁以后),仅仅开始萌芽,依靠语言进行。
? 必背知识点 8: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
(一)言语的发生
发生阶段 |
年龄阶段 |
备 注 |
前言语阶段 |
(0—1)岁 |
简单发音—连续音节—学话萌芽 |
言语的发生阶段 |
(1—3)岁 |
理解语言阶段—积极说话阶段 |
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
(2、3—6、7)岁 |
(二)言语的发展
言语的发展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以及内部言语,其中多次考查了不完整句的发展:单词句(1—1.5 岁)、电报句(1.5—2 岁),考生需掌握单词句及电报句的含义。单词句是指用一个词代表的句子;电报句又称双词句,由 2 个单词组成的不完整句,
有时也由 3 个词组成。
? 必背知识点 9: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 |
(二)培养良好的情绪的策略 |
不稳定性 |
1.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
好冲动 |
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 |
3.成人的情绪自控; |
|
外露性 |
4.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 |
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
? 必背知识点 10:幼儿个性的发展
一、幼儿自我意识发展
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评价的发展 |
自我体验的发展 |
自我控制的发展 |
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 立评价 |
1.从初步的内心体验发 展到较强烈的内心体验 |
1.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 己控制 |
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多 方面的评价 |
2.从受暗示性的体验发 展到独立的体验 |
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 控制策略 |
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 品质的评价过渡 |
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 控制特征的影响 |
|
4.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 展到依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的评价 |
二、幼儿气质的发展
根据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及灵活性的不同,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及抑郁质。
胆汁质 |
多血质 |
粘液质 |
抑郁质 |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 |
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 |
稳重有余而又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 死板、沉着冷静但缺 |
敏锐、稳重 、多愁善感、怯懦、孤独、 行动缓慢 |
枝大叶 |
乏生气 |
||
代表人物:鲁智深 |
代表人物:王熙凤 |
代表人物:林冲 |
代表人物:林黛玉 |
三、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
1. 活泼好动
2. 喜欢交往
3. 好奇好问
4. 模仿性强
5. 好冲动
? 必背知识点 11: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
优点 |
缺点 |
观察法 |
幼儿的表现自然,真实,有利于 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
无法控制刺激变量,观察者处于被动位 置,可能得不到所需要的资料 |
谈话法 |
比较灵活,能够深入了解 |
比较费时,容易产生偏差 |
实验室实验法 |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 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
容易使幼儿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而且也难以研究较复杂的心理现象。 |
自然实验法 |
研究者可以对某些条件进行控 制,避免处于被动地位,实验结 果也比较真实 |
对条件的控制没有实验室实验法那么严格,容易出现各种不易控制的因素。 |
作品分析法 |
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 |
受研究者自身的“倾向性”影响,作品分析的视角和结果具有多样性。 |
? ?必背知识点 12:个体差异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 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哪些差异? |
如何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 |
幼儿的气质差异 |
依照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
幼儿的性别差异 |
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 |
幼儿的智力差异 |
转变教育观念; |
幼儿学习类型差异 |
正确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 |
幼儿的性格差异 |
创设良好的育儿环境。 |
? 必背知识点 13:我国幼儿教育的目的及任务
根据 2016 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我国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一)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
(三)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根据 2016 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 必背知识点 14:著名幼儿教育的思想
(一)福禄贝尔(德,1782—1852)
幼儿园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母亲之歌与爱抚之歌》等。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
2. 游戏理论
3. 协调原理
4. 亲子教育
5. 本能论
(二)杜威(美,1859—1952)
20 世纪上半期儿童中心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学校与社会》等。
1. “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
2. 教育的本质: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3. 活动课程论
(三)蒙台梭利(意大利,1870—1952)
除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蒙台梭利主要著有《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智》
等。
1.儿童的心理发展观
第一,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第二,心理具有吸收力。
第三,具有敏感期。
第四,发展具有阶段性。
2.教育的目的和原则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生命,使每个儿童具有的天
赋潜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根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地表现,幼儿的学习应是自愿、非强制的。具体的教育原则:(1)环境教育原则。蒙台梭利非常重视环境的创设, 即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2)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原则。
3.课程内容
第一,感觉教育。第二,语言教育。第三,纪律教育。第四,数学入门教育。 4.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5.教师的作用
? 必背知识点 15: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和特点
一、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
(一)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三)目标性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
(五)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六)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七)整合性原则
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一)保教合一的原则
(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三)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四)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
二、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一)非义务性
(二)保教结合性
(三)启蒙性
(四)直接经验性
? 必背知识点 1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一、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和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二)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
积极引导。
(三)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
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四)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五)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 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二)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三)在日常活动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五)以发展的眼光看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 必背知识点 17:《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 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 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 必背知识点 18: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教育意义
一、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园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科学地组织游戏、教育教学活动、户外活动、进餐、 如厕、睡眠和各项娱乐活动等生活环节,动静交替,有张有弛,劳逸结合,能减少孩子的等待时间和大脑的负担,是幼儿园最基本的保健方法。
二、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幼儿期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而从小形成某些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如睡觉起床后会自己整理被子;手脏了要及时洗;上下楼梯有规矩;玩大型活动器械排队不争抢等,使幼儿能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积极自觉、有条不紊地完成每天应该做的事情,周而复始,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三、全面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保证
组织好幼儿的一日生活,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环境,与老师、同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学习如何在集体中生活。有利于保教人员主动、有效地组织班集体活动, 完成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 必背知识点 19:幼儿营养知识
1. 肥胖症:儿童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20%或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儿童体重平均值 2 个标准差。
2. 佝偻病:是 3 岁以下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由于维生素 D 缺乏引起,可补充维生素 D,多晒太阳。
3. 缺铁性贫血:幼儿常见的贫血病因为食物中铁的摄入量不足。
4. 维生素 A:与视觉有着重要关系,缺维 A 导致夜盲症。
5. 维生素 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果中,缺乏可导致坏血病。
6. 钙: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7. 碘:海产品中有大量的碘,缺碘可得“大脖子病”或者“克汀病”,而碘补充过多则 容易导致甲亢。
8. 锌:具有保持味觉、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免疫的功效,缺锌会导致异食癖等。
? 必背知识点 20:常见传染病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
传染病 |
空气飞沫传播 |
麻疹、风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流感、流行性脑脊髓 |
膜炎、结核病 |
|
饮食传播 |
甲肝、细菌性痢疾 |
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
乙肝 |
虫媒传播 |
乙脑 |
医源性传播 |
乙肝 |
? 必背知识点 21:幼儿园常见的安全事故
1. 青枝骨折:儿童的骨骼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因不正确的姿势导致骨骼变形,急救的 首要原则为限制伤肢再活动,即固定。
2. 脱臼:关节的牢固性差,用力过猛容易脱臼,切勿贸然复位。
3. 扭伤:先冷敷止血止痛消肿,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4. 鼻腔异物:用力擤未被异物堵塞的那只鼻腔。
5. 气管异物:倒立拍背法、推压腹部法。
6. 鼻出血:应首先头略向前倾,按压鼻翼和前额压迫止血,冷敷额头。
7. 煤气中毒:首要原则应开窗通气,让患者吸收新鲜空气。
8. 冻伤:首先保暖复温。
9. 黄蜂蜇伤:黄蜂毒液呈碱性,可在伤口上涂弱酸性液体,如食醋。
10. 蜜蜂蜇伤:蜜蜂毒液呈酸性,可在伤口上涂弱碱性液体,如淡碱水、肥皂水等。
11. 昆虫入耳:可用灯光对着外耳道,引诱昆虫爬出;或用甘油、食油等滴入外耳道内, 将昆虫淹毙,再夹取出来。
? 必背知识点 22: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1. 教育性
2. 可控性
3. 生活性
4. 美观性
? 必背知识点 2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任务和幼儿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一)目标导向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要注重环境为教育目标服务,应该考虑两点:
1. 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 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作系统规划。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
(三)幼儿参与性原则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
(四)开放性原则
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
(五)经济性原则
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 必背知识点 2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方法
(一)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引导全班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选择或确定环境创设的主题和内容以及与环境材料互动的方法等。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题和内容往往是从一日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派生出来的。
(二)探索法
探索法是让幼儿自己在环境中发现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同时获得知识。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他们与环境和材料交往的积极性。幼儿园环境中隐藏了幼儿探索的无限“机密”,幼儿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墙饰、活动区域、材料、游戏、活动设施设备进行探索,发现事物的变化。
(三)操作法
操作法是教师指导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和习惯的基本方法。 操作法的运用依赖于操作材料。幼儿把各种材料视为最美好的材料,通过操作了解材料的性质,实现自己的目的。于是,摸摸看看、敲敲打打、拆拆弄弄、粘粘贴贴、拼拼装装等各种作用于材料的方法都成为了幼儿的操作行为。
(四)评价法
幼儿园环境的评价是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包括对幼儿适应环境的评价,对幼儿的环境创设和互动行为的评价,对教师的环境创设效果的评价等。幼儿园环境评价贯穿环境创设的整个过程,它不仅能了解幼儿发展状况,还能了解环境与幼儿行为的相互影响。同时, 环境评价对教师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评价过程的信息反馈能强化教师的教育行为,
从而更好地完善和优化环境创设。
? 必背知识点 25:活动区材料投放的原则
区域活动的材料是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媒介,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活动区材料投放的原则有:
1. 目的性原则
2. 适宜性原则
3. 丰富性原则
4. 层次性原则
5. 操作性原则
? 必背知识点 26:师幼关系
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 |
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 |
1.与幼儿有关的因素 |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
2.与教师有关的因素 |
2.关爱幼儿 |
3.师幼互动 |
3.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 |
4.与家长有关的因素 |
4.参与幼儿的活动 |
5.与环境有关的因素 |
5.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 |
6.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
? 必背知识点 27: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
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家庭教育是奠基性教育: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肩负起了对孩子教育的重
任。
(二)家庭教育是长久性教育。
(三)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
二、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方法
集体方式 |
家长会 |
定期(学期中或学期末)把家长召集,向家长汇报本学期工 作以及下学期工作计划 |
家长学校 |
系统地向家长传授科学育儿知识 |
|
各类活动 |
亲子活动、节日联欢、家长开放日等 |
|
家长委员会 |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 |
|
家长接待日 |
由园领导接待家长,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 |
|
家园之窗 (家园联系栏) |
是联系家园的纽带,是传输信息和知识的桥梁 |
|
个别方式 |
接园间的随机交流 |
便捷灵活的指导和沟通方式 |
家访 |
常规家访、情感家访、重点家访 |
|
家园联系手册 |
书面联系与交流的形式 |
|
电话、微信、书信、便签 |
利用电话联系最方便快捷 |
? 必背知识点 28:幼小衔接
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别
内容 |
幼儿园 |
小学 |
主导活动 |
游戏 |
上课 |
生活节奏 |
宽松 |
非常严格 |
生活管理 |
不带强制性 |
带有强制性 |
||
师生关系 |
个别接触多,关系密切 |
个别接触少,关系非密切 |
||
环境布置 环境选择 |
生动活泼 自由选择多 |
严肃 自由选择少 |
||
要求 期望 |
宽松 低 |
严格 高 |
二、幼小衔接的工作内容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2. 培养独立性
3. 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3. 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 必背知识点 29:游戏活动的指导
一、幼儿游戏的特点
1. 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
2. 游戏是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3. 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
4. 游戏是虚构与现实统一的活动
5. 游戏是具体的活动
二、幼儿游戏的价值
(一)在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二)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三)在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四)在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指导以观察为依据
只有通过观察,了解儿童对当前活动的兴趣,已有的经验或问题,方能准确地做出是否介入以及如何指导的判断。
(二)介入的方式
1.以自身为媒介
(1) 游戏者:教师通过游戏的语言和行为进行儿童游戏指导,可采取平行游戏(教师 通过模仿儿童的游戏来对游戏施加影响)和共同游戏(教师直接参与儿童的游戏中,与其共同玩耍)等方式。
(2) 旁观者:教师站在儿童游戏之外,以现实的教师身份干预儿童游戏。
2.以材料为媒介:
教师通过提供材料的方式来影响儿童,支持和引导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
3.以儿童伙伴为媒介:教师利用儿童伙伴互动这一因素支持和引导儿童的游戏和发展。
(三)介入的时机
1. 当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
2. 当必要的游戏秩序受到威胁时介入。
3. 当儿童对游戏失去兴趣或准备放弃时。
4. 在游戏内容发展或技能方面发生困难时。
(四)介入的注意点
1.分层次指导
2. 慎扮“现实代言人”角色
3. 及时退出
四、游戏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种类可以将游戏分成很多类型,在历年考试中常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结合题干中的案例选择正确的游戏种类,其中最常考的有:
(一)按照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创造性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
(二)按照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偶然的游戏、旁观的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其中应重点关注后三种游戏的年龄阶段和游戏特点)
(三)按照认知发展水平: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五、角色游戏指导
(一)角色游戏的特点:
创造性——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再现;
过程性——从开始到结束有完整过程,所占时间较长,条件较复杂; 变化性——内容随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二)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1.小班 |
特点 |
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为主;角色意识差,内容为重复操作, 主题单一;儿童之间交往少。 |
指导 |
提供种类少、数量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平行指导或参 与指导;注意规则意识培养。 |
|
2.中班 |
特点 |
内容、情节较丰富;处于联合游戏阶段,主题不稳定;不善 于合作和交往;有角色意识。 |
指导 |
提供丰富材料,鼓励玩多种主题或相同主题游戏;以平行游 戏或合作游戏等方式解决纠纷;用游戏讲评引导儿童分享经 验;指导儿童学会并掌握交往技能与规范。 |
|
3.大班 |
特点 |
主题新颖,内容丰富;处于合作游戏阶段;游戏中解决问题 的能力在增强。 |
指导 |
引导儿童一起准备游戏材料和场地,多用语言指导游戏;观 察儿童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儿童提供开展游戏的练习机会和 必要帮助;允许并鼓励儿童在游戏中的点滴创造,通过讲评 让儿童相互学习。 |
? 必背知识点 30:幼儿园健康教育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1.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身体保健教育活动常用的方法1.动作与行为练习法。
2. 讲解演示法。
3. 情景表演法。
4. 讨论评议法。
5. 感知体验法。
(二)身体锻炼活动常采用的方法1.讲解示范法。
2. 练习法。
3. 语言提示和具体帮助法。
4. 游戏法。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指导要点
1.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2. 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3. 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 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4.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 必背知识点 31:幼儿园语言教育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
1.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 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
(一)示范模仿法
(二)视听讲做结合法
(三)游戏法
(四)表演法
(五)练习法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幼儿园文学作品教育活动
(二)幼儿谈话活动
(三)幼儿讲述活动
(四)幼儿听说游戏活动
(五)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
四、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指导要点
1.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 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 幼儿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师幼个别交流、幼儿同伴之间自由交流特别重要。
4. 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 必背知识点 32:幼儿园社会教育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
1.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以上 5 条目标,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人际关系;2.社会环境;3.社会行为规范。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
(一)语言法,包括讲解法、谈话法和讨论法
(二)直观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参观法
(三)行为练习法
(四)行为评价法
(五)陶冶法:主要利用人际关系、行为环境、社会风气、情感气氛等来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公德、社会行为和亲社会情感。它包括环境陶冶法和艺术感染法。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
(一)移情训练法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位置和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感情和需要。移情训练法是通过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使幼儿理解和分享别人的情绪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体验会主动地、“习惯性”地产生理解和分享的教育方法。它在幼儿社会教育活动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方法。
(二)角色扮演法
(三)观察学习法
(四)价值澄清法
三、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指导要点
1.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 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2. 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3.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 必背知识点 33:幼儿园科学教育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总目标
1.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
(一)科学性和启蒙性
(二)广泛性和代表性
(三)地方性和季节性
(四)时代性和民族性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法
1.观察法
2. 实验法
3. 劳动与实践法
4. 测量法
5. 分类法
6. 信息交流法
7. 早期科学阅读法
8. 游戏法
四、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指导要点
1.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2. 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 发现的乐趣。
3.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 必背知识点 34:幼儿园艺术教育
一、幼儿园艺术领域的目标
1.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二、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指导要点
1. 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 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
2.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
3.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类型
1. 歌唱活动
2. 韵律活动
3.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4. 音乐欣赏活动
四、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方法
1. 示范法
2. 语言法
3. 整体教学法
4. 多通道参与法
五、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类型
1. 绘画活动
2. 手工活动
3. 美术欣赏活动
六、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方法
1. 谈话欣赏法
2. 综合欣赏法
3. 游戏法
4. 对话法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教知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