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幼儿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健康、反应适度、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行为和谐统一、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动作发展正常
动作发展与脑的形成及功能的发展密切相关,幼儿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二)认知发展正常
一定的认知能力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条件,虽然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但如果一个儿童的认知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且不在正常范围之内,那么我们就可以判定该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属于低下的。因此,在幼儿期要尽量让幼儿避免任何有损于大脑的伤害或不适宜的环境刺激,以免导致幼儿心理不健康。
(三)情绪积极向上
积极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协调性。儿童情绪正常,对受到别人的爱抚、关心、体贴、照顾感到幸福,从而心情愉快。反之,就是有心理障碍了。不良情绪是幼儿与他人进行交往和参与各种活动的障碍。长期紧张、压抑、恐惧,会使儿童产生种种行为问题。
(四)人际关系融洽
幼儿之间的交往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幼儿从小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不熟悉老师、同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人际关系上的不协调,没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轮流玩的经验;行为约束方面还不太理解集体的规则,不会很好地和老师、同伴配合遵守等。消极的适应会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教师要努力协调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以维持幼儿的心理健康。(五)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心理健康的幼儿一般热情勇敢、自信主动、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情绪乐观。而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则表现出冷漠自私、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行为。
(六)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幼儿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较严重者可达2.14%—9%,最为常见的是幼儿的行为、情绪、社会适应及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幼儿不健康的心理往往以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等。
三、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一)吮吸手指
婴儿吮吸手指极为常见,随着月龄增加,这种行为会逐渐消退。到学龄前期,若仍保留这种幼稚动作并成为习惯,家长应及时纠正。因为幼儿吮吸手指的行为会受到非议,致使幼儿感到紧张、害羞;同时这种不良习惯还易引起寄生虫病、肠炎等疾病。
矫治方法:可用玩具、图片等幼儿喜爱之物或感兴趣的活动去吸引其注意力,冲淡其吸吮手指的欲望,使其逐渐改掉固有的不良习惯。用在手指上涂苦味药或裹上手指等强制办法,较难根除这种坏习惯。
(二)咬指甲癖
经常地、控制不住地用牙将长出的手指甲咬去,称“咬指甲癖”,这在3—6岁的幼儿中常见,大都出现于幼儿精神紧张之时,如幼儿不愿去幼儿园,家长管束太严,缺少小伙伴和游戏,情绪不安、情绪低落时,可能以咬指甲自慰。大人或小伙伴有此习惯,幼儿也易仿效成习。
矫治方法:应从消除引起幼儿心理紧张的因素人手。另外需要养成按时修剪指甲的卫生习惯。用苦药或辣物涂擦指甲一般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习惯性阴部摩擦
幼儿或将两腿交叉上下移擦,或骑在某些物体上活动身体,摩擦阴部,引起脸红、眼神凝视、表情紧张等不自然现象,称为习惯性阴部摩擦。这是一种不良习惯,最早发生在1岁左右,男孩多于女孩。
矫治方法:
(1)查明诱因,这种行为习惯有时是因为局部的疾病引起瘙痒,如蛲虫病。
(2)转移兴奋,转移注意力,如玩玩具,播放音乐,改变其体位等。
(3)设置障碍,不要让他们过早卧床或醒后不起床。衣着勿过暖,内裤不要太紧。
(4)讲究卫生,勤洗澡。
(5)调整身心,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
(四)口吃
口吃是指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它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表现为正常的言语节律受阻,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地将字蹦出。矫治和预防措施:
(1)解除幼儿说话时的紧张情绪,并注意消除不良刺激。
(2)加强说话训练。
(3)训练幼儿说话前不要乱想,不要给自己心理暗示,语速适当放缓,使表达自然。
(五)夜惊
夜惊是指睡眠中突然惊醒,两眼直视,表情紧张恐惧,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伴有大声喊叫、骚动不安。幼儿夜惊多由心理因素所致,如父母离异、亲人伤亡、受到严厉惩罚等,使幼儿受惊和紧张不安。对于夜惊的幼儿,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主要从接触夜惊的心理诱因和改变不良环境人手。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幼儿的夜惊会自行消失。少数幼儿的夜惊不属于睡眠障碍,而是癫痫发作的一种形式,应去医院检查诊治。
(六)说谎
(1)无意说谎。3、4岁的幼儿由于认知水平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往往会出现与事实不相符的情况,这属于无意说谎。
(2)有意说谎。有的小朋友为了得到表扬、奖励或逃避责备、惩罚,故意编造谎言,这属于有意说谎。对策:对于有意说谎,大人要及时揭穿谎言;对于无意说谎,大人不该指责幼儿,只需教育他们该怎么说就可以了。大人要允许孩子犯错误,鼓励幼儿说实话,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不弄虚作假,彼此信任、坦诚,为幼儿树立榜样。
四、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素质
所谓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肌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它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生来没有大脑的无脑畸形儿不能产生心理活动,脑发育不全的幼儿其智力水平远比正常幼儿低下。
2.机体损伤
机体,特别是脑的损伤或疾病常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和造成他们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脑受伤、感染或生肿瘤可导致某种心理障碍;特别是大脑的某个特定部位受损害时,往往会有相应的心理障碍出现。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和相互统一的,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病变以及心理活动的失常可引起机体特别是各内脏器官器质性或机能性的继发改变;同样,人体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引起一些神经病变或心理障碍。
3.生化改变
神经化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对大脑功能有重要影响的中枢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的代谢异常,可能成为诱发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二)心理学因素
1.幼儿的动机与心理健康
(1)需要
幼儿从出生开始就产生了需要。幼儿年龄愈小,对于较低层次的需要就愈迫切。幼儿对食物、水、氧气、睡眠、休息、衣着和运动等方面的基本生理需要十分敏感。当环境不能及时提供条件以满足他们的这些需要时,他们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或紧张状态。婴儿出生以后,除了明显地表现出对生理需要的追求外,也以一种较原始的方式显示出对安全的需要,比如对于惊吓可以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反应。几个月以后,婴儿初次表现出与人亲近的迹象以及有选择的喜爱感,以后,婴幼儿才逐渐表现出对独立、自主、尊重和受表扬的需求。
(2)动机
动机与需要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把需要看做是人生存发展所依赖的条件,那么动机就是这些需要的具体表现。动机推动人为满足某种需要面积极活动,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原因。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如若同时存在着一个或数个所欲求的目标,而又存在着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动机,就会产生动机的冲突。动机的冲突是心理冲突的核心内容,常会造成动机部分地或全部地得不到满足。
动机的冲突在幼儿中经常发生,是干扰幼儿心理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幼儿的动机冲突不那么复杂,冲突的解决和处理也相对容易,但是,有些动机冲突的情境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幼儿强烈的情绪波动,从而给他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3)挫折
挫折是指人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情绪反应,常发生在为达到目标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
在生活中经常会体验到挫折,这是正常的现象。能忍受挫折并保持人格完整和心理平衡,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的幼儿从小缺乏爱抚,不断经受挫折情境的困扰,因而态度冷漠、孤独和自卑,这不是一种心理健康的状态。
(4)适应
适应是指个体减缓心理冲突与挫折,以达到和保持人与环境之间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平衡状态。
当面对动机冲突或遭受挫折时,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某种机制解脱困扰,以恢复情绪平衡,这种机制或策略叫做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适应性倾向,积极的、良好的适应能使幼儿保持心理平衡和稳定,保证幼儿心理健康地发展。这种积极的适应是幼儿在良好的心理气氛和环境中通过受教育而获得的,有的幼儿则是在经受逆境和挫折后练就的。
2.幼儿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幼儿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各种环境的直接制约而产生的,如成人的指示、奖励和惩罚,同伴的压力、他人的期望等。然而,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即使在没有环境压力的情况下,幼儿也会以某种方式监督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3.幼儿的情绪与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的紧张状态和平衡失调往往是与幼儿的情绪状态,特别是消极情绪状态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情绪表现非常强烈,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生理和心理机能发生病变。例如,幼儿在极度愤怒或恐惧的强烈情绪下,可出现意识范围狭窄、判断力减弱、失去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时还可引起身体的相应变化,如姿势反常、动作无力、脸色苍白、心跳加剧、血压上升、呼吸频率增快等。
(三)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长期生活的场所,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家庭关系的好坏、父母的教养及对教育子女态度如何等,都影响幼儿身心健康。
(1)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在家庭人口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结构的健全和完整性。破裂的家庭,缺少欢乐和睦的家庭气氛,使幼儿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照顾,他们接触的语言也简单贫乏,致使其好奇心及探索行为受阻。同时家庭的破裂使孩子感到震惊和迷惘,对“新”的家庭难以适应,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使孩子孤独、不合群,不易形成健全的人格。
(2)家庭氛围
所谓氛围,就是指人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它是在某一环境中的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
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幼儿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合群、求知欲强、好奇心重;相反,如果孩子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不好,或者父母经常吵架、厮打,家庭气氛冷漠,成员之间关系不和睦,就会给幼儿一种不稳定的感受,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使其长期处于不愉快的情绪之中,或者使其产生惊恐焦虑情绪,失去安全感。
(3)教育态度与方式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不同,对幼儿的心理发育将产生不同的影响。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非打即骂,常施以不着边际的训斥,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会使孩子脾气暴躁,对人粗野无礼或胆小、羞怯、说谎等,又可能由于经常的精神紧张,不能很好地用发音器官均匀地呼吸而形成口吃;父母教育子女时采用民主和平等的方式,运用晓之以理的原则去教育孩子,向他们讲道理,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则能使子女形成自信、独立、谦逊、合群的性格特征。
2.幼儿园因素
(1)物理环境
幼儿园的物理环境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包括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如声、光、绿地、空气等,人工设施如房屋建筑、玩具、活动场地等。
幼儿的活动空间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物理环境因素。人员密度过高的幼儿活动室,有可能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增多,社会交往行为减少,不主动参与活动的比率提高。空气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吸人一定数量的有害物质,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危害。
(2)人文环境
①幼儿园气氛。幼儿园的气氛与教师的道德素养、职业意识及教学水平等方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氛围,同时也是一个允许失败、允许犯错误的氛围。因为幼儿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失败和犯错误都是难免的(从另外一种角度说,失败和犯错误也是幼儿成长所必需的)。
②师生关系。幼儿园的人际关系是幼儿园人文环境中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幼儿与教师之间关系紧张,是引起幼儿心理出现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教师整日与幼儿在一起生活和活动,教师的言行和情绪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幼儿,其稳定的情绪和完整的人格直接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师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幼儿的行为。
③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同伴中受欢迎的幼儿会有安全感、归属感;反之,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同伴之间关系的紧张,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导致不良行为。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心理健康显得越来越重要。幼儿期是人生的一个独特阶段,成年后的许多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大都可以追溯到其童年时期的生活,因此应特别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要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常见的心理问题,了解影响心理问题的因素。只有这样,在教育中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性格倾向,使其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