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指导要求。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满足幼儿游戏的多种需要。
(2)、创造良好的能引发幼儿创造性游戏的环境,保证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时间。
(3)、通过观察确定指导幼儿游戏的方法和途径,引导游戏进程,提高游戏水平。
(4)、按照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游戏。
(5)、探索多样化的指导方式。
二、简述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1、家长的素质;
2、家长的教育观念;
3、家庭结构类型;
4、家庭物质环境。
三、简述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
1、教育教学任务、儿童的主导活动及学习方式不同;
2、作息制度和生活管理方式的不同;
3、师生关系不同;
4、环境设备的选择和布置方式的不同;
5、社会及成人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四、简述幼儿美育的任务。
(1)、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敏感性、兴趣和爱好;
(2)、发展幼儿审美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培养幼儿初步的鉴赏美的能力;
(4)、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简述幼儿权利的保护原则。
1、儿童优先与特护的原则;
2、公平和平等的原则;
3、尊重年龄特点的原则;
4、成人义务性的原则。
六、简述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1)、认知水平的限制。
(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3)、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4)、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
(5)、想象的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
七、简述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
1、幼儿健康教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手段。
2、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4、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能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发展。
八、简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预防发展重于治疗。
(2)、紧扣身心发展特点。
(3)、灵性与社会性并重。
(4)、兼顾认知、情感与行为。
(5)、情境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九、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
1、多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培养交往能力。
2、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
3、帮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做好入学准备。
4、重视规则意识的培养,及时疏导负面情绪,教予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
十、简述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主要标志。
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二、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
三、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四、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五、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十一、简述我国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与问题。
1、不同活动背景下的师幼互动存在不平衡性;
2、师幼互动行为发起主体存在不对称性;
3、师幼互动的内容存在不均衡性;
4、师幼互动的形式存在不一致性。
十二、简述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
1、知识的横向联系;
2、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3、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
4、富有弹性的计划;
5、需要刻意遵循儿童“前学科”知识经验的构建规律。
十三、简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1、保教结合原则;
2、一致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全面管理与个别照顾相结合的原则;
4、支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5、丰富性与流畅性相结合的原则。
十四、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功能。
1、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
2、幼儿园教学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3、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阵地。
十五、简述幼儿游戏的内涵。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
2、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十六、简述幼儿德育的原则。
一、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三、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实践性原则。
十七、简述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二、榜样示范法;
三、行为练习法;
四、环境熏陶法;
五、行为评价法。
十八、简述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允许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及游戏中的角色;
2、个性化原则,体现层次性,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3、开放、随机性原则,适时介入给予指导。
十九、简述中班角色游戏的特点。
1、幼儿认识范围不断扩大,游戏的内容与情节较小班不断丰富;
2、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游戏主题丰富,但不稳定,幼儿会经常“换场”;
3、希望与别人交往,但欠缺交往技能,常与伙伴发生冲突;
4、角色意识较强能够按照自己决定的角色开展游戏。
二十、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般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原则;
3、发展适宜性原则;
4、幼儿参与性原则;
5、开放性原则;
6、经济性原则。
二十一、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指向。
1、行为指向;
2、认知指向;
3、社会化指向;
4、健康指向;
5、视觉指向;
6、文化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