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妖情感记
小孩子看漫画看的是图画故事,成年人看漫画,看的是人生。有这样一本漫画集,不管你是稚嫩的孩子,还是已然为人父母的成人,你一定会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他经历80余年而不衰,他感动了很多人,也改变了很多人,这就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创作的一系列漫画故事《父与子》。
《父与子》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和三岁孩子的生活日常,他们的故事平常又快乐,温馨又奇妙,漫画中的儿子如现实中所有孩子一样天真可爱,调皮活泼,对一切充满好奇,故事里的父亲却与我们熟悉的成熟,稳重,威严这样的父亲形象完全相反,《父与子》中的父亲就是一个大孩子,他智慧又幽默,天真又慈爱,还有点小虚荣,有点小迷糊,做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
这样一对父子的日常生活是人们一直向往的,快乐温馨,充满欢乐。父亲和儿子都善良乐观,不因遭遇困难而绝望,也不会因为获得意外财富就忘本。《父与子》中父亲和儿子的相处方式也无时不刻在告诉我们:最好的养育方式是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01
如今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大多数的父母都忙于生计,忙于工作,却忽视了对孩子的养育。如何才算得上养育孩子呢?养育从字面上理解,”养”就是喂养孩子,给孩子提供所需要的食物,让孩子不至于受饿受冻,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育”就是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教会他一些技能,教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
可大多数家长仅仅停留在养的阶段,觉得只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送他上好的学校,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家长往往忽视了育儿这一面,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教育,总觉得学校会教给孩子知识,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孩子慢慢长大,很多事情也会自然而然的懂得。这种只养而不教的行为造成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孩子,也造成了诸多紧张的亲子关系。
很多家长疲于奔命,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力求赚更多的钱,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认为这样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养育,其实不然,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送孩子上名校,这一切都是次要的,对孩子最好的养育方式应该是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教给孩子知识,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何为亲子陪伴?
亲子陪伴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陪,父母跟随孩子,陪同孩子做适合孩子年龄发展需求的事情;伴,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也能通过与孩子互动,不断反观自己,实现父母的自我成长。
可见亲子陪伴最重要的是亲子互动,仅仅陪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这不是陪伴,这只能算得上看管,亲子陪伴,就是要陪着孩子玩乐,陪着孩子做孩子那个年龄段的事情,就如《父与子》中,父亲对孩子的陪伴方式。父亲陪着孩子开演奏会,和孩子比赛下棋,陪孩子烤蛋糕,和儿子抢书看,甚至陪着儿子去打架,父亲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亲子陪伴最好的示范。
现在很多人对亲子陪伴有误解,认为只要陪在孩子身边就是亲子陪伴,于是,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旁边玩耍,大人坐在旁边,低头看手机,偶尔抬头看看孩子是否安全,若孩子请求父母一起加入游戏,一般会遭来大人不耐烦的拒绝:你自己玩就好了,我在旁边看着。
周末时光,大人便想着陪伴孩子,要么在家陪伴孩子,孩子看着电视,家长玩着手机,一派”和睦”,孩子不哭不闹,家长也自得其乐,看似陪了孩子一整天,却跟孩子没说上几句话;要么带孩子外出遛娃,孩子在公园疯跑,家长坐在旁边,顾着聊天,偶尔瞄几眼孩子,确定孩子还在视线范围内便好;更有甚者,丢几个小玩具给孩子,自己约上三五好友,打牌玩乐,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喧闹声,声声应和,此时彼伏,这些种种陪伴,如何算得上真正的亲子陪伴?孩子在这样的陪伴下,又怎么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诸如以上,凡此种种,这样的陪伴是无效的,我们要给孩子有效的,高质量陪伴,还得看看《父与子》书中,父亲对儿子的陪伴。我们或许能从中悟出亲子陪伴的真谛。
02
父子俩要去兜风,他们自制了一个雪橇,雪橇没划多远就散架了,失望的父子俩只能扛着散架的雪橇往家走,父亲突发奇想,可以拿这些散架的雪橇做一个小小
改造,父亲给小鸟们做了一个温暖的家,孩子跟父亲一扫之前的失望,觉得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自制雪橇》
这则故事中,父亲是智慧而豁达的,自制雪橇散架了,在儿子万分沮丧的时候,父亲能转变观念,用散架的雪橇给小鸟做一个家,无形中就教会了孩子遇到挫折不快时候,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对待,或许就会柳暗花明了,父亲给小鸟做家,潜移默化的把爱传递给了儿子。看吧,父亲没有一句说教,没有任何强加给孩子的德育教育,却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用行动传递了对儿子的教育。
儿子不小心把墨水瓶打翻了,地毯弄脏了,儿子在地毯上即兴画起来,父亲气势汹汹的拿着鞭子过来,突然发现儿子画画的水平还不错,父亲便加入其中,和儿子一起画起来,父子俩度过了一段开心的下午时光。——《极漂亮的地毯》
故事中的父亲也会生气,生气时候也会像我们一样气势汹汹,要揍孩子,但是他爱孩子甚过爱地毯,他发现孩子的画挺不错,居然就放下了鞭子,转而和孩子一起”糟蹋”地毯,这则故事中的儿子一定会一辈子都会记得那个下午,那段和父亲趴在地毯上做画的美好时光,这样的画面会温暖孩子的一生,用一块地毯换孩子一生的美好回忆,值得!我们的孩子曾经是不是也像书中的儿子一样,乱涂乱画,做为父母的我们能否学习书中的父亲,偶尔陪着孩子疯闹一回?
儿子喜欢大自然,爸爸为了给他一个惊喜,悄悄的带人把睡梦中的儿子抬到了郊外,儿子醒来,发现自己置身美丽的大自然中,鸟语花香,感叹万分,还以为自己在做梦,这真是个美好的假期呀。——《假期的惊喜》
故事中的父亲花大气力的去做这么一件事,仅仅只是为了给孩子一瞬间的惊喜,我们不难想象孩子醒来时候的那种震惊,不敢置信的神情,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也让孩子感觉到了父亲的爱,这样的陪伴方式,不仅仅感动了孩子,我相信,看故事的你我也一定被感动了。
父子俩想开一个家庭音乐会,便去乐器店,每人挑选了一样乐器,父亲挑选了大号,儿子挑选了小号,俩人吹得太难听,演奏是如此的混乱不堪,父子俩把乐器丢到了一边,互相埋怨不应还买乐器,后来,爸爸把大号拿来做烟嘴,儿子把小号拿来吹泡泡,感觉乐器这样用还是比较惬意的,俩人变又开心起来了。——《搞砸的音乐会》
《父与子》中都是这样的小故事,随意选取几则,我们可以看到父亲不仅仅陪着孩子玩乐,更是在玩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教给孩子道理,父亲没有说教,也没有说过爱孩子的话语,却在亲子陪伴的过程中,教给了儿子知识和道理,让儿子感受到来自父亲的爱,同样的,在亲子陪伴的过程中,父亲也在成长,更豁达的心态,更智慧的育儿。
03
如何才能像书中的父亲那样,可以高效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呢?
1、放下手机,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
亲子陪伴最主要的就是要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来,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些事,例如一起踢球,一起搭积木,一起读书等,做为家长,首先就是得放下手机,全身心的投入到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来。《父与子》中的父亲也有工作,也得为家庭生计忙活,但是工作之后的亲子陪伴却是高质量的,他不看报纸,不做其他,只一心一意陪着孩子,加入到孩子的活动中,只有这样的陪伴,才算得上有效陪伴。
2、保持童心,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父与子》中的父亲一经问世,无数小读者都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完美”爸爸,他完美吗?他为何如此受孩子们的喜爱?他虽然智慧有趣,善良博爱,但却有自己的小缺憾,有些小虚荣,有些小骄傲,有点小脾气,这样的一个人,算不上完美。但是恰恰是这些小虚荣,小骄傲,小脾气才更让孩子喜欢。
因为父亲不像传统的”父亲”,他身上的这些小缺憾让他看起来更像孩子们的朋友,他跟所有孩子一样,有一颗童心,在遇到事情上,他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可以假装成儿童,跟儿子一起开心的玩跷跷板,射击时候,他让儿子取下靶子,假装击中靶心,他也会趴在地上看书而忘了吃饭,他会和儿子一起恶作剧摄影师,他也会和儿子在家里打水仗,玩到全身湿透,他甚至还带着儿子去打架,这一桩桩,一件件和儿子相处的点滴记录,无不彰显父亲的童心。
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能像书中的父亲般,保持一颗童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或许在孩子不小心打碎花瓶,不小心弄脏墙壁,发生这样的事情时候,就不至于情绪失控了。保持一颗童心,玩孩子所玩,乐孩子所乐,这样的亲子陪伴,孩子会更快乐,更享受,这样的父母,也会更被孩子所喜欢。
3、放下焦虑,不用父母的身份压迫孩子
“孩子,你不要这样做,太危险。”
“孩子,我是你妈妈,你得听我的。”
“我是爸爸,我说的肯定对,别怀疑。”
上面的话语是不是很熟悉,仔细想想,我们在生活中,是否经常这样跟孩子说,我们常用自以为对孩子好的方式,阻止了孩子去探索这个世界,也有意无意用父母的身份去说教,去压迫孩子必须听我们的。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放下焦虑,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尽情的去探索世界,我们更应该放下父母的架子,不要拿父母的身份去压迫孩子,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营造一种平等的气氛。这样孩子才能放下戒备,无所顾忌的和父母玩闹。
4、放下功利心,只为陪伴而陪伴
很多时候,我们的陪伴常常怀有功利心,陪着孩子读书,期望孩子能认得多少字,懂得多少道理,陪着孩子搭积木,期望孩子能锻炼思维,陪着孩子玩球,也想着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带着功利心去陪伴孩子,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就会刻意说教,刻意传授,一旦孩子不如我们预设中的有所得,便会怀疑自己的陪伴是否有意义,其实这样的亲子陪伴已经扭曲,大人懊恼,孩子也不一定快乐。
亲子陪伴,就请放下功利心,只为陪伴而陪伴,不要掺杂其它目的。就像《父与子》中的父亲,不讲道理,不授知识,单纯陪孩子玩乐,不掺杂其它目的,所以钓鱼时候可以忍受孩子的不认真,画画时候也不要求孩子画得好看,甚至拿乐器来当做泡泡机也丝毫不恼,其实孩子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在你每天的陪伴中,你对事情的态度,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做为父母,总想倾尽所有,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何为最好?好的物质,更多的财富算不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养育方式。就像《父与子》中父亲对孩子的陪伴与守护,这样的陪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温暖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