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泣的时候不要马上去哄。”
“孩子要一个玩具的时候不要马上给他买。”
“孩子提出一个要求的时候等一等再满足。”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很多爸爸妈妈都开始对孩子进行所谓的“延迟满足教育”了。
甚至列出了一条条需要延迟满足的事,以供爸爸妈妈之间交流参考。
因为他们相信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教育”,能锻炼孩子的忍耐力,孩子长大后也更容易成功。
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教育”真的能锻炼孩子的忍耐力吗?
孩子长大后真的更容易成功吗?
我国著名教育家尹建莉认为“延迟满足教育法”是一个伪概念,是对孩子的诉求不及时回应,是家长不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可以从“延迟满足”的概念起源来一一验证。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在位于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主持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在32名成功参与了实验的孩子中,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
实验开始时,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棉花糖。
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
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
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孩子参与了这项实验。
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
然而,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
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
2011年,当初参加实验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接受了最新的大脑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根据这个实验,人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孩子在四五岁时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他长大以后取得的成就可能就越大。
通过实验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棉花糖实验”说明了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当孩子用理性、智慧的思维推导出一个有利于自己的结论的时候,行动并一直坚持下去,是更容易成功的。
在“棉花糖实验”中,孩子们都是“独立自主”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是马上吃了解馋,还是忍耐一会多吃一份。
一切都是孩子自己说了算,实在忍不住,中途改变主意也是可以的。
整个过程中,孩子都是绝对的主导者,由他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并为结果负责。
这期间,没有任何对孩子的负面或正面评价。
没能忍住,只吃到一块棉花糖的孩子,不会受到任何批评。
能忍住,吃了双份棉花糖的孩子,也没受到任何表扬。
孩子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学到了一个宝贵的经验:虽然马上吃掉喜欢的食物很解馋,当时也很开心,但如果再忍耐一会,得到双份的食物,那种开心会更久。
但是,在我们身边大量发生的“延迟满足教育”却偷偷地把做决定的人换成了家长。
什么事,对孩子好或是不好,都是家长判断和选择的,孩子只有服从的份。
如何孩子服从了,家长就会觉得孩子很听话,很懂事,很有耐心。
如果反抗了,家长就会觉得孩子脾气坏,没耐心,很容易被宠坏。
家长的意志完全替代了孩子的意志,孩子们完全没有主动权决定自己是否愿意延迟。
孩子不是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受控对象。
久而久之,孩子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承担后果的宝贵经验也就没有了。
还有就是“棉花糖实验”只是证明了从小有耐心、有智慧、有毅力的孩子将来的人生精彩的可能性更大,根本没有提出具体的实践指导。
而如今的“延迟满足教育法”是自发地把逻辑变成了:如果你的孩子在小时候得到了“延迟满足”的训练,凡事让孩子等一等,那么孩子很可能有一个非常出色的人生。
“棉花糖实验”就是这样被一些人混淆逻辑关系,偷换主体,随意曲解,制造出了所谓的“延迟满足教育法”。
但是为什么这个伪概念、伪理论却在全球火速传播,在社会和家长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呢?
首先,这个理论迎合了很多家长的期望。
即想让孩子变得更优秀,有一个更精彩的未来。
其次,被曲解的实验结果误导。
在家长看来,这个结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米歇尔的世界著名实验得出的结论,有很强的权威性,基本上不会去怀疑。
最后,由于儿童教育的延后性和迟滞性,错误的教育理念造成的影响不会一下子显现出来。
当然,不能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教育”并不意味着要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也不意味着要拒绝孩子的所有需求。
在孩子3岁以前,孩子根本没有自控能力,很多需求都是出于本能,如渴了喝水、饿了吃东西、难受了哭闹、喜欢的玩具想要等。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要给孩子充分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回应。
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还能帮孩子学习认识情绪和平复情绪。
而且在这个阶段给孩子打好足够的根基,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适当限制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就不会那么困难。
在孩子3岁以后,如果是合理的物质和情感需求,如偶尔想吃一点糖果、想爸爸妈妈陪着一起玩游戏等,爸爸妈妈也应给予满足。
而超出合理的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之外的东西,如有了好几个玩具小汽车,还要买相似的玩具;喜欢和别人攀比,什么都想比别人的贵、比别人的好的时候,爸爸妈妈是可以拒绝的。
但在拒绝的同时一定要告诉孩子你拒绝的理由和原因。
然后和孩子一起想出合适的解决办法,引导孩子正确判断和选择。
这样不仅能让孩子自己学会判断是非,还能引导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