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家长“上门掌掴男童推倒老人”,被刑拘!保护孩子,该如何做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家长“上门掌掴男童推倒老人”,被刑拘!保护孩子,该如何做-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日前,一则“家长上门一掌扇倒幼儿园孩子”视频在网络上热传。


11月9日,据江苏南京玄武区警方通报,11月8日19时许,家长鲁某某(男,33岁,某医院社会聘用制人员)因当天上午其儿子在幼儿园与同班男童争抢玩具时被对方戳破头皮,到对方家中讨要说法。期间,鲁某某情绪激动,用手击打该男童面部,致其仰面倒地。该男童祖父祖某某先后持塑料椅、木椅与鲁某某发生肢体冲突,被鲁某某推倒致腿部骨折。

目前,鲁某某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家长“上门掌掴男童推倒老人”,被刑拘!保护孩子,该如何做-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被掌掴男童的母亲唐女士称,涉事家长的掌掴行为导致其儿子面部挫伤、(左)外耳挫伤,听力也受到一些影响,将作进一步检查;孩子的爷爷右侧腓骨上段骨折。9日下午,法医已为他们做伤情鉴定。


家长的不理智,不但没有解决好孩子们之间的冲突,还让自己被刑事拘留。孩子们之间的冲突,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怎样处理呢?



如何正确认识孩子们的冲突



所谓冲突是指在有关个体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观念、言论或行为上的对立或对抗,是一种在满足个体需要过程中遇到挫折或阻力时而发生的应激表现。


冲突是孩子交往活动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冲突与幼儿的成长相伴随,是幼儿的交往能力之一。


上面举的例子,是发生在幼儿之间的冲突。人们常以负面的眼光看待“冲突”。其实“冲突”有其积极正面的意义;在许多方面,冲突是幼儿成长必经的历程。


从长期观察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幼儿与人争吵,常是幼儿大声对外界说“不”,常是幼儿“自我主张”的开始;


幼儿与人“争抢”玩具,或打人或被打,是为了“自我主张”,也是为了“自我保护”;


幼儿从一次次冲突中,一次次练习“人际关系”的规则与技巧。



儿童心理学认为,冲突能促进个体变化、适应和发展,尤其在社会认知的发展上。冲突不仅能提高孩子认知的发展,帮助孩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生活经验,而且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交往合作能力。


不光是幼儿,这种同伴之间的冲突,可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如何正确处理孩子们间的冲突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避免不了的,家长该怎么处理呢?


在对待孩子间的矛盾冲突时,通常有这几种误区:


护短,这样的行为不但会让小冲突升级为家长之间的纠纷,也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不良的导向作用;


过谦,为了息事宁人,在不问清楚原因的情况下,极力要求自家孩子谦让,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受委屈的孩子更委屈;


代替,家长过度保护,剥夺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也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各位家长一定要牢记以下5条:


1.判断这是孩子间的“正常冲突”还是伤害事件


孩子的打闹很多是游戏的成分,他们会偶尔拉拉同伴的小辫子、拍拍他们的肩膀,但由于他们还不会控制这些动作的度,有时会造成一些伤害事件。平常家长可以提醒孩子,玩闹的时候不要动作过度,不要碰到对方身体比较脆弱的部位,如眼睛等。但是如果孩子的玩闹没有造成安全事故,家长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的打闹看得过于严重。


2.不要直接插手去警告对方或实施惩罚


孩子之间发生争执,他们自己处理问题的过程,也是锻炼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家长听到的可能是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词,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是太了解,如果直接插手,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更复杂。


3.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向家长寻求帮助时,家长应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如果事情较严重,应与老师和对方家长共同商量解决之策。

如果责任在自己,应主动向对方道歉。

如果责任在对方,应明确告诉孩子这是一种错误行为,以防止孩子模仿,并鼓励孩子心胸要开阔一些,不要斤斤计较。

如果是原则性问题,要教育孩子学会用适当的方法争取自己的权益。


4.巧与对方父母沟通,鼓励孩子正常交往


双方父母最好能诚恳地交谈,彼此谅解,友好地解决问题。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并且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留下父母深刻的印象。友好地解决问题能使孩子受到感染,化干戈为玉帛,在成长过程中,不做“小霸王”。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间常发生争吵和纠纷,就限制孩子与同伴交往,要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人交往,让孩子在冲突和纠纷中获得体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


5.不提倡家长插手,但不等于家长就应该坐视不管


有些情况下,如孩子面临危险,或是和同学之间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时,是需要家长了解、参与,并帮助孩子协调解决的。如果需要介入,也要记住放宽心态,抱着协助的态度,而不是主动地替代帮办。


在孩子向你求助时,要问孩子:“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听取孩子的请求后,家长应该提供机会,让孩子体验一些积极的解决方案,例如“不打不成交”“握手言和”等。


虽然不提倡家长插手,但不等于家长就应该坐视不管。家长要对孩子表达信任和提供支持,可以对孩子说“我相信你能想办法处理好这件事”,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不被欺负,

也不欺别人呢?



小编了解到,一些育儿专家提到,父母和孩子的打闹游戏,可以帮助到孩子。


增强自信和力量


孩子们会在打闹中增强自信和力量当然,这个最佳的打闹对象就是自己的父亲。

 

在小的时候,孩子们打闹有时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力量。孩子把爸爸“压住了”“推到了”……等等,都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力量。

 

守规矩


在对抗中,孩子能更好地明白规矩是什么?


比如有很多的父母平时跟孩子说,“不能打架,打架的孩子是坏孩子。”


结果听话乖巧的孩子就会守住这个不能打架的规矩。往往被欺负到了头上,也是一味忍让,默默流泪不吭声。

 

但是打闹的规矩可不是这样的,因为打闹能让孩子明白:我是能还手的。


打闹的规矩会约定什么不能打,不能踢,不能咬人,不能掐脖子,也不能打脸、头、肚子。而守住了这些规矩,孩子完全可以还手,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好自己。

 

控制行为


孩子会通过打闹来控制、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那些容易冲动、攻击性强的孩子,进行这样的打闹训练,非常有用。

 

因为在打闹中,父母能有效地教会孩子打闹的一些规则。只有这样的经验,他们跟小伙伴起了一些冲突的时候,就会明白自己该怎么办,该用多大的力气。


对于这种“打闹游戏”,您怎么看呢?


在孩子打闹的这件事上,父母永远不要想着去替代孩子。因为你帮助孩子去“打赢”自己的伙伴,或者骂赢对方的家长,都无法让孩子真正地强大起来。而真正能帮助孩子的,只有他自己的力量。内心自信的孩子会敢于说不,敢于反抗。父母要接纳并且鼓励孩子,培养孩子内心的强大。



转载请注明来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如您对本文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至yqbjll@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沟通。

本文部分素材综合自中国教育报、优师教研、新京报、澎湃新闻、凯叔讲故事、等。

编辑:一缕阳光

校对:悦己悦人 

审核:浩然清音


家长“上门掌掴男童推倒老人”,被刑拘!保护孩子,该如何做-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家长“上门掌掴男童推倒老人”,被刑拘!保护孩子,该如何做-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都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家长“上门掌掴男童推倒老人”,被刑拘!保护孩子,该如何做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