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量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但幼儿教师的培养和补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更何况加大学前教育投入,不仅要满足数量,更要保证质量。因此,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幼师群体,留住优秀幼师,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被多位代表屡次提及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实则是:入公立园难——数量不足;入优秀的民办幼儿园贵——办园成本高。此前有媒体曾经报道:民办幼儿园之所以价格高,主要原因在于涨价是为了留住优秀老师。
幼师缺口到底有多大?
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去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正式实施,从2019年开始,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开始大幅度增长,到2021年,学前教育阶段的在园幼儿数将达到5750.82万人,需要专任教师383.39万人,保育员191.69万人,教师总需求量575.08万人。从2016年到2021年,一共需要补充超300万名教师,包括近200万名专任教师和130万名保育员。
在职幼师境况如何?
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需要向孩子传授高深的知识,幼儿园的孩子没有应试升学任务,这就造成了家长乃至教育界的部分人士对幼儿教师产生轻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定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直以来,人们无意中把幼儿教师排斥在教师队伍之外,待遇和地位给幼儿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
在职幼师正面临着两大“不匹配”:
1、家长期待与幼师社会地位不匹配
全国妇联与教育部联合开展的“学前儿童入园现状调研”显示,家长们对幼儿园最关切的问题分别是:
1.教师对幼儿有爱心和责任心(61.4%)
2.能给幼儿提供系统、规范的教育(43.6%)
3.伙食上注意营养、卫生,花色丰富(34.9%)
4.保证幼儿身体健康(25.7%)
5.能与家长定期沟通(25.2%)
6.有优秀的专业教师(22.4%)
在家长最关切的6个问题里,有4个与幼儿教师密切相关,随着家长们对于良好的学前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家长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和期待也在不断提升。
而据多项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政治、专业性、学术性上的权利也很有限,得不到有效保障,职业声望也一般。
而教师的心态和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偏低的事实已经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造成幼儿教师经济保障不足;教育观念落后;产生职业倦怠;教师流动性大等几个方面。
希望两会代表、委员看到: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权力地位、职业声望,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问题。
2、幼师劳动付出与经济回报不匹配
在2016年的“两会”上,无党派人士提交的《关于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议》,提到了幼师工资待遇低,月薪大多为1500元-2500元,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另据一项不完全统计,2016年,约有50%的幼师每月到手工资不足2000元,仅有15%的幼师每月实发工资超过3000元。
而与之对应的幼师的工作压力,却与收入极不匹配。常有幼儿教师自我调侃“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
调查显示,只有不足10%的幼儿园的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间为8小时,其他超过90%的园所平均工作时间为9小时以上。
幼儿园孩子的年龄在2~6岁,孩子们缺乏完善的自理、自律和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老师担负着教育和保育的双重任务。每天跟班带班寸步不能离。很多教师身体状况不良,其中,困扰幼儿教师的主要疾病是声带小结、听力障碍和神经衰弱。面对几十个孩子,教师不时需要提高嗓音,久而久之,声带就出现了问题,听力障碍和神经衰弱是由于环境原因所致。
同时,很多幼儿教师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制定教育计划和撰写教案、教育笔记、教学心得、幼儿观察记录、幼儿成长档案、听课笔记、活动分析、家园联系册等案头工作。此外,还要随时随地接听家长电话,保持联络。
过重的工作和精神双重压力造成教师很重的身心负担。
家长期待高,社会地位低;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这两大不匹配就是幼师群体严峻的生存现实,好像两座大山,让众多幼师纵使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也无法经受现实所带来的压力。
希望两会委员、代表们在关注学前教育时,能够看到,发展学前教育,需先关注幼师待遇、幼师社会地位。
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品格的养成,她们需要熟知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多元能力,深刻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她们为孩子付出极大的耐心、爱心,却又是在孩子一生中留不下名字的教师。她们必须得到每个人的尊重。
借次机会,我们再次呼吁
请关注幼师群体,加大投入,提高幼师待遇,提高幼师社会地位,给老师们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发展空间。
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幼师群体,让每个幼儿园都拥有合格、稳定的教师队伍,让老师们更加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