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直播讲座感悟
欢迎大家观看讲座后踊跃来稿
我们将择优刊发
温馨提示:
如果贵园需要我们的编辑将直播感悟,推送至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开展示,请注意投稿截止时间。
①投稿方式一:将当周讲座感悟于次周周一前提交到指定邮箱,谢谢!!
②投稿方式二:将当周讲座感悟推荐给项目办负责人进行推荐,谢谢!!
直播感悟投稿要求:字数要求700-1000字左右,以word文档形式,通过邮箱附件发送,邮件名称为xxx省市xxx幼儿园(幼儿园全称)+班级+教师姓名+第***期感悟
邮箱地址:hbsjygy@163.con(注意投稿时间)
-小编说
1
河南省南阳市实验幼儿园
在本周,通过对《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是什么样的》的直播学习,令我意识到师幼互动是如此的重要。
近些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其中,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因而受到特别关注。作为我们教师应在师幼互动中创设宽松的氛围,关注每一个孩子,参与孩子们的活动,有效给予引导,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有效的师幼互动可以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使每一个幼儿在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我们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技能。首先,幼儿园教师应该了解幼儿思维及心理的发展特点,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师幼互动,提升互动质量;其次,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及借助亲子活动、游戏等开展主题课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鼓励幼儿创造性行为;最后,教师还应及时发现幼儿需求,关注幼儿情绪发展。教师应该注重师幼互动的质量,关注幼儿的需求,尊重幼儿人格。只有在师幼互动过程中保障教师与幼儿的平等地位才能够提升师幼互动质量,进而帮助幼儿顺利适应校园环境,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幼儿天性好动,在丰富的环境与材料中,幼儿的积极愉快的情绪进一步促进他们去认知,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引起他们操作的兴趣,他们在环境的观察与操作中相互讨论,热烈提问,丰富的环境能引发幼儿产生摸一摸,探究一下的愿望,积极探索,有一种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的愿望。幼儿借助所创设的环境,借助材料,通过与伙伴、老师的交流讨论找到所探索问题的答案。这会大大增强了师幼间有效的互动。
在本周,我观看了由宋占美教授讲授的《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是什么样的》的直播,令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因素之一,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重要影响。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正确的师幼互动理念。教师是促进师幼互动的支点。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要寻找与幼儿的沟通点,把握幼儿的兴趣点,挖掘幼儿的闪光点。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从而积极有效地与教师交流而产生互动。
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问题,不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而是建立成人与儿童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能否建立起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关系。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我们要在幼儿教师之间建构一种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让教师与幼儿在互动中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并共同得到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寻找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因素?
首先教师要以“平视”的眼光来看待幼儿,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这种“平视”的眼光也就是要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寻找通向他们心灵的世界的通道,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找到引导他们的适宜的方法,更好的促进师幼互动。如:美术活动中,幼儿不一定非要按照教师规定的主题进行画画,可以从他们的角度自由发挥,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应该放下老师的架子,以关爱他们、喜欢他们的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一起游戏、生活。创设让幼儿感到熟悉温馨的环境,让幼儿感到亲近和舒适。创设宽松开放的心理氛围,善待幼儿的行为,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等以把握每个幼儿的发展方向。平等友善的沟通,主动去了解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如: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幼儿为什么会那样做?他们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呢?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和他们交谈。
教师要参与到幼儿的“工作”当中去,帮助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抓住兴趣,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共同合作学习。在活动中的幼儿经常用自己喜欢的各种语言,如游戏、绘画等来表达自己看到的事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教师应追随幼儿,依据自己对幼儿的细致观察,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其中蕴含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创造条件。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师幼只有在共同参与探索,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情感的交流。这就是需要我们教师,对幼儿特别的关注,找到幼儿的兴趣所需。
2
吉林省珲春市第三幼儿园
中四班 李爽
幼儿园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在我国,教师的这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通过职前培养获得的,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教师主要来源于幼儿师范学院,学历是中专,但随着全球经济化、市场化的冲突我们这些中专学历已赶不上时代的潮流,虽然我们也进行过培训,大都是通过函授、自学考试、夜大等方式进行,通过网络培训还是第一次。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培训我不但从中学到了一些经验知识,了解到了一些先进理念,也明白了一些道理,还让我对幼教工作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是我的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教师的职责从过去的“看孩子”到今天“为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幼儿教师职业的内涵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的职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与尊敬,我们的劳动创造着家庭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当我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睛,那种人性最本源的美,看到孩子们由一个个蹒跚学步、任性、淘气的小娃娃成为懂礼貌、善交往、乐助人的小精灵,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那种由爱的付出而收获的喜悦使我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让我更坚定了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更要做一名幸福的幼儿教师。
中三班 曲茹静
下面我来说一下我认为有效开展小组讨论和师幼互动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与各位老师如有不同之处可以一起深入探讨。首先我先思考了小组讨论时存在的大多数问题:一是讨论时提供的话题与幼儿实际发展水平不符,问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二是小组讨论形式比较单一,教师经常说的话就是:“请你和身边的好朋友去说一说为什么”所以讨论的形式也会影响小组讨论的效果;三是师幼互动的惯用形式“一问一答”,“你想到什么办法了?”“你怎么不说呢?”等等。这些基本成为教师不经意介入小组讨论时的指导用语,一旦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孩子们就会应付回答。
根据《指南》语言领域中4-5岁幼儿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我认为小组讨论的氛围和讨论的题目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想让幼儿进行小组间有效的讨论,教师应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要尊重幼儿、理解幼儿,能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无拘无束、自由交谈的氛围,以使幼儿有话想说、爱说。比如在晨间、饭后等,鼓励他们三五成群、海阔天空的“聊”。
当然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讨论题目,讨论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首光,讨论所沙及的事物应该是幼儿认识和接触过,并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其次,讨论问题题目应该难易适中。过于简单,幼儿很快获得了结果,就会失去探索的动力:过难,幼儿会因茫然不知所措而讨论不下去。最后,讨论问题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和可挖掘性。如在上学期开展动物分类一课时,我提出了“给动物分类可以怎样分”的讨论题目,这样既明确了讨论的范围(给动物分类),又留有充分的思考内容(可以怎样分),幼儿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有的从野生家养的角度来分;有的根据生活在水里或陆地上来分;有的根据动作(跑的、跳的、爬的、游的)来分;有的根据有腿的和没腿的来分。由此可见,选择好讨论题目是讨论成功的前提。又如,当幼儿们提出“小鸟会飞,人为什么不会飞”时,如果教师设计这样一个话题:“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以便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呢?”则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导幼儿去求知、探索。通过讨论,幼儿便懂得了飞机、滑翔机、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等都是人类想展翅飞翔而研究出来的成果。
其次要采取灵活多变的讨论形式,也可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使幼儿在家庭中也有讨论的机会,如有一次幼儿就“萤火虫为什么会发亮”的问题争论不休,我就让他们把这个问题带回家,和父母一起讨论后再回幼儿园进行交流;也可组织他们就某一话题开展争论,“摆擂台”,大胆发表各自意见,大胆提出质疑,充分感受交谈的乐趣;或者在组织幼儿讨论时一般采用多种分组形式,在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讨论内容和要求,可以有不同的分组方法。如按认知水平的高低分;按兴趣、爱好、特长来分;或根据对某一问题不同的看法来分。不同的分组,可可以达到不同的要求和效果。
必要时加强随机的指导提高师幼互动也是关键,在幼儿讨论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介入至关重要。教师可根据各组的讨论情况,或鼓励、支持,创造气氛,或民主参与,“推波助澜”。碰到冷场时,教师可以用提供信息或观点的方式引起话题:当讨论偏题时,可用提问、评价等方式把相关话题转入正轨。如有一次,我让幼儿讨论“公路上开着哪些车”,一个幼儿说:“汽车轧死了人,怎么不把汽车逮起来?”对这明显偏题的话,我回答道:“汽车不会自己开,轧死人应该怪罪于开汽车的人。”接着我又问幼儿:“我们走在公路上,应该当心被哪些车撞着?”这一提问,把他们的思路又拉回到原来的话题上了。很多时候,当幼儿们的讨论“卡壳”时,只需教师稍加点拨、提示,讨论便能顺利进行。当然我提的问题可能也不是很成熟,这种点拨只有建立在教师细心倾听幼儿的讨论内容,自身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本期讲座感悟展示结束,恭喜本期上榜园所及老师们,期待您的踊跃来搞,下期上镜的就是您~
投稿规则详情参考本期感悟开头《温馨提示》部分。
往期温馨回顾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