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随着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每一所幼儿园的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并思索提升幼儿园“质量”的相关要素等, 都是园长不得不面对的行动课题。
同时,园长还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例如,幼儿园以女教师居多,女性群体做事容易“纠结”,有时追小问题,缺大格局;幼儿教师身份性质有“在编”“外聘” 之分,同工不同酬的现状下如何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很多幼儿园虽是公办性质,却是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解决教职员工的“温饱”问题,减少师资流动, 是园长的头等大事。下文将围绕园长角色的几个关键词谈谈这个角色的可为和能为。
引导教师认同学校文化
什么是学校文化?相关的诠释有很多,个人对“学校文化”的核心理解是学校一切组织以及所处其中的人所具有的教育生活气质、专业精神、思维方式和教育行为等。据此,学校文化是精神和行为的合力,学校文化变革或者重塑绝不仅仅指精神变革或行为重塑。
作为园长,更要看清文化的本质,看到文化建设的过程性,摸索文化落地生根的策略,不停留于理论假构的纠结中,而是着力用具体行动来播种这种价值观,引导大家认同它、理解它。这个过程的关键点在于:园长要具有这样的视野,不要急于出成绩,好好盘点、谋划,要办理想中的幼儿园,要让自己的教育主张在这里生根、发芽……文化滋养的关键在于制订幼儿园发展战略,科学的幼儿园发展规划应该具有全局性与前瞻性,应当充分体现自身发展的理念, 应当是引领发展的行动纲领。
作为园长, 首先要掌握幼儿园发展规划制订、实施与测评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其次,幼儿园战略规划的制订需凝聚全园教师的智慧, 为了让规划从愿景走向现实,应制订一个共同的发展愿景,让 幼儿园的规划变成幼儿园所有教师的共同愿景,形成合力办园。唯此,教职员工和园所才能形成 一 种 价值追求共同体———一种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一种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一群人的集体意识。
具备“人文”温度
教育管理是一门学科, 更是一门艺术,而且向来没有长久普适通用的“管理经验”。幼儿园园长想要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做好人的管理以及多元关系的管理。园长需要不断对内优化管理、对外调试环境,以确保幼儿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我会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管理”上的调整。例如,幼儿园管理内容的新变化、幼儿园管理制度的新要求、幼儿园管理变革的新方向等。在当下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我们每一位管理者要先于老师具备“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起的危机感”,真正专业的管理者应该是事前的指导与陪伴,事中得体地退出。管理的成效要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诸如笔者所在幼儿 园一直倡导建立的凸显先思先行领导机制:以“向我看齐”为目标,落实园级管理 者“三领三做”(领方向、领路径、领方法, 陪着做、跟着做、领着做)、年级组长“三 权三为”,变管理中心为研发中心,鼓励管理者成为现场研究者、实证带领者、经验创造者。
管理一直呼吁人文的味道,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定要学会保持笑容, 每一天面对每一位员工时都报以灿烂爽朗的笑容,一定能让日常管理直击人心。幼儿园教师往往扮演着多个角色, 在园所里是员工,在班级里是教师,在家庭里是妻子、母亲或者儿女,多种角色的背后是责任与重担。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园长需要利用每一个机会对每一个员工多 一分关注、多一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对看到的“行为”做出判断。如此,园长可能对员工一些看似“不合规范”的行为有了更为精准的了解,其管理行 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面对迟到 的教师、下班急着回家的员工、工作状 态不好的人员等,园长就不会急着做出 判断, 而是从侧面多加了解或者当面给予关心:“最近怎么了?”“家里遇到什么事了吗?”“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管理的跟进。正是这种退后一步的“发现”让管理有了温度感,这种温度感是具有双向隐形功能的,即有则起到提醒而改之, 无则起到了解而 针对性帮助。这种有温度的慢慢集聚,让管理有了“人文”温度。
在发展中创造
本系列新品总共有N款,我们邀请了国际著名设计师共同设计,符合它的当下一个单位和一个人的本质是相同 的, 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何看待发 展、谋求发展、看见发展,这对于园长而言又是具备挑战性的。其实,细细咀嚼 “标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不管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都要处理好以下三个“点”。
第一,落实“基础点”。 盘点园所近年来改革行动的历程, 抓准其中的核心要素:园所发展脉络、发展中关键阶段、积累的实用经验。同时,积极把曾经的“经验”转化为标准,落实于后期的常态中。最终成为每条线、每个人、每一天的行为表现,其中关键在于“薄弱”的改革与落实程度。
第二,直面“问题点”。梳理幼儿园办园以来阻碍质量提升的问题。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我们往往面临着两类主要问题:一类是显性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过去看见却没有花精力去解决的;另一类 是隐形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往往忽略了的。问题的精准发现往往是后续行动方向和成效确保的前提, 所以必须直面这两类问题的盘点和追因。同时处理好园所整体运作的挑战以及相关关系面临的问题。
第三,寻找“创新点”。明确幼儿园后一步品质落实的方向。任何一所幼儿园发展的历程都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不断自我蜕变的过程,更是每个阶段从小处变革,由点及面地推动整体变革的过程。后续的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寻找适宜的年轻人对时尚的追求。穿上这一身,你就是这个GAI上最帅的一个崽。本系列新品总共有N款,我们邀请了国际著名设计师共同设计。创新点,并处理两类关系,可为与能为创 新中的“事”与“人”,所以我们需要从各条线以及园所整体运作中确定“创新点”,点不在于大,而在于具有前瞻价值与实际价值,在“创新点”的研究中发掘关键人、关键事和关键经验,让园所文化有力量。
讲好幼儿园的故事
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每个阶段、每个人鲜活故事的呈现,故事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静态的故事是园长以及管理者在日常陪伴和指导中善于发现关键 人、关键事,并积极地在各类平台讲好故事。故事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方面呈现幼儿园变革进程中的“关键点滴”,让社会更为鲜活地了解他们;另一方面折射园长的管理观与对园所内部“发展要素”的 了解程度。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故事的宣扬是能够激励人的, 是能在内部营造某种能量的。动态的故事的功能和意义更为突出,诸如在某些关键阶段承办研讨会、论坛沙龙,或者主动邀请专家、领导及同仁进入现场,等等。如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不管在哪个发展阶段, 都会利用固定或 非固定的时间,以多元形式立体去呈现和分享幼儿园的发展故事, 这种分享既是一种文化的造势,也是一种无形资源的积累,更是一种力量的积聚,它的价值不仅是现场呈现, 更是活动现场举办前后所产生的对内对外的“资产价值”。所以,园长在管理过程中是需要会讲故事、 讲好故事的
关注教职工的成长
一所学校, 不仅要整体规划办学的全局, 更应充分把握自身最核心的教育资源———人。我们在园所发展过程中需要强调:园所建设首先要促进每一位教职员工不断成长,培植 60%的教职员工具有园所特质,并形成稳定的培养机制。
园长需要不断审时度势,清晰认识队伍现状和内外部挑战,进而不断创新和发展队伍培养机制。笔者所在的幼儿园管理者一直根据园所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审时度势,搭建平台,内引外拓, 构建符合园所实际需要的教师发展机制,如“读名著、大家行读书沙龙”“骨干讲坛”“银幼文化节”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理念和视野。“脚手架式”园本培训 模式、“磨一通类、磨一益群”教研模式、“项目第一责任人”岗位育人模式等,使幼儿园回归到教工学习中心的本质,支持教师迅速成长。
一个高效协调、民主和谐的领导班子, 可以提升管理团队的执行力和创造力,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队伍人心的稳定。想要稳定人心,靠的不是制度,不是约束,而是信任,是关心,是人情味,更是 待遇的有力保障。同时,园长在队伍培养 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营造团队文化, 鼓励有相同兴趣的教师自发组建摄影、茶艺、 美妆、徒步、瑜伽等多元化项目小组,让 “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得以彰显,从而激发教师爱美、爱生活,实现园所可持续发展。
管理向来不是先成就别人, 而是借助岗位和平台先成就自己,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支持别人的发展。作为一园之长,不经历内心“折磨”终究是不成熟的,需要经历各项工作来修心, 进而让管理走向人文,激发每一个人的内驱力,最终实现文化引领下的诗意栖居。
来源:幼教365管理版 第446期
《幼教365》
是一本倡导
“服务幼教决策者、服务幼教实践者”
的育儿杂志
解读幼教、宣传幼教、引领幼教
让您科学育儿每一天
扫码即可订阅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