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虞永平教授说,人的有些能力、官能是需要适度保护的,超越了规律就要承担后果。提前教育违背幼儿生长发育规律,让他们在并不具备充分条件(脑力、智力、体能)的基础上去完成一些事情,需要幼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去学习和训练,反而扼杀了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有不少家长会经不住非社会专业机构的蛊惑,强迫幼儿去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国学、跆拳道、英语,美名其曰培养兴趣、特长。虞永平教授强调:“培养幼儿的兴趣,不是指单一的兴趣、特殊的兴趣。兴趣是全面发展的动力和催化剂,不是片面定向教育和特长教育的代名词。”
那么,到了大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云艳教授说,“其实真正的幼小衔接是从入园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而不是非要等到大班 “临时抱佛脚”,如果家长们多掌握一些家庭教育指导的知识就不会焦虑。
当然,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老师们可以建议大班幼儿家长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幼儿心理上的准备
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与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有很大不同的,幼儿应提早知道即将面临的环境和一些基本的要求。幼儿忽然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中,面临一些“强制性”要求,难免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表现在哭闹不止、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大小便失禁等问题,都是幼儿情绪紧张所致。有不少幼儿园或家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会带幼儿去小学参观感受一下,但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远未真正解除幼儿心理的焦虑和困惑,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反复、系统的告诉幼儿小学一年级原本的样子,多借助一些实景视频,多和孩子一道看看小学各种不同的场景和环境,甚至有意识的让孩子接触一年级的小朋友,让孩子提早适应,避免产生的焦虑、恐惧心理。
二是习惯上的准备
在幼儿园期间,课间都会安排牛奶、水果、点心等食物,但小学没有。在幼儿园期间,幼儿去洗手间大部分都是老师定时组织,甚至擦屁股都由老师协助,但小学一年级也没有。这就要求进入小学一年级之前,家长有意识的对幼儿的饮食习惯进行控制和调节,按时就餐,适量饮水,确保孩子在读一年级的时候不饿肚子,不口渴。尤其是要训练孩子自己如厕能力,学会独自上洗手间,学会独自整理学习用品,学会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等。
三是学习生活上的准备
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小学以知识学习为主,因此要注意幼儿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专注力和记忆力,家长可以有意识加大绘本阅读或故事复述方面的频次,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和记忆力;学习习惯主要是作业习惯和思考习惯,家长要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指令的习惯,家长可以采用倒计时的方式有意识加强训练。另外,适当的加强文字、字母、数字、图形的观察,为一年级相对抽象学习打下认知基础。但不要专门进行汉语拼音、认字、加减法等方面的超前学习,因为到小学以后都将0起点教学,如果进行重复性学习,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
总之,幼小衔接应该从早开始,注意日常积累。尤其大班幼儿,要注意让幼儿了解小学阶段的各种要求。尚未做好准备的家长也不需要过分焦虑,全国项目办也定期推荐一些优秀资源供老师和家长自主选择。点击下方的【】,可以看到专家指导、小学实景、小学老师视角下的小学上学要求和建议等系列视频资源,对幼小衔接较为全面的指导价值。
点击“”,有您想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