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在线公众号
入学准备与“小学化”预防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第八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通知,并将本次宣传月的主题定为“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眼下正逢“幼升小”的关键时期,教师该如何切实扭转一些家长过度强调知识准备的认识偏差,预防“小学化”的错误倾向,科学地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呢?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幼儿园 陈丹丹
听蒲磊老师的讲课之前我对“入学准备”的理解就是要给孩子补补拼音、数学之类的学科知识,好让孩子在一年级跟得上进度,不至于掉队,这是第一次听蒲磊老师的讲课,很珍惜这样的听课机会,感觉很有收获,理念上的,结合蒲磊老师的传授和我自己的想法,有这样几点收获:
一. 我作为老师的同时,也是一名母亲。与其说是教育孩子,还不如说是“陪伴”孩子。“陪伴”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尊重孩子,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信任你,有心里话愿意对你倾述,而他也能在你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他就会更加信任你,无形中你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也确立了。不要害怕孩子出现的问题(行为上的,学习上的等各方面),正是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更加清楚孩子的不足,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在你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是完全可以把不足补回来的;“陪伴”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要学会放手,从小就给孩子树立“自己的事自己做”,就算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可能会制造更多的麻烦,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他机会,自己去尝试,因为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遇到新问题—解决—突破—成长的这样一个过程。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的过程中其实也锻炼了他抗挫折的能力,培养了他的责任感,劳动意识,少干涉,多放手,这就是一种陪伴。
二.平时观察自己的孩子,找出孩子的学习类型,孩子的长处要创造条件给予孩子展示的机会,增加他的自信心,对于不足的一面要关注,通过各种训练,增加孩子的学习类型。
三. 平时有空要多多陪孩子,陪孩子读书,玩耍,多接触大自然,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孩子的知识容量,为孩子创设丰富的学习资料,在生活、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创造力,重点培养下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正确的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是入学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不过,在入学准备工作中,不能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照搬小学的教学方式,用上课取代游戏。如果这样,就又会回到“小学化”的老路上去了。
桂林市秀峰区师专附属幼儿园 莫丽琼
本周二晚上八点整,依然通过看专家老师的视频讲解以及各种游戏法促进幼儿增强学习兴趣。近日,教育“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眼下正逢‘幼升小’的关键时期,教师该如何切实扭转一些家长过度强调知识准备的认识偏差,预防小学化”部办公厅发布了第八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通知,并将本次宣传月的主题定为的错误倾向,科学地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呢?对于身为大班班主任的我更需要好好地领悟学习直播中的内容。
内容当中提到,我们幼儿园老师需要不断创造新的游玩法,带着孩子在幼儿上小学前做好素质教育以及经验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我们可以在走迷宫或者词语接龙中都可以锻炼我们幼儿的基本技能,比如:小肌肉的发育和词汇量的积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幼儿园一定要遵循幼教规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更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这需要我们老师要合理安排幼儿课程,课程设置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坚持以游戏为主,并保证游戏的活动性,灵活性和自由性,保教结合,寓教于乐,寓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无论老师年龄有多大,在幼儿教育教学上,始终要让自己永远有一颗幼儿的大脑和童心,不能用成人的大脑发出的信息去武装我们的幼儿。
最后,我们的教育始终要和家园教育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亲子观、成才观等),只有这样家园在教育上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使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内容、原则和方法,提高科学育儿水平。
邗江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曹玲
蒲磊老师的讲座《入学准备与“小学化”预防》关注当前热点,从宏观角度给大家强调了“去小学化”不是生硬教知识,也不是什么都不教,而是从入园就开始做准备。
思想家卢梭呼吁:儿童具有自然发展的规律,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童年期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是成人期的准备。学前教育小学化,恰恰就是站在了童年自然时间的对立面,在儿童身心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形下,进行超前的教学,把幼儿园教育按照小学的方式来组织。
小学化的学前教育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以课堂集体教学的方式来进行符号化的学习,一日生活的时间高度制度化,按照上课的节奏将时间切割为平均而精确的短时段,由教师来掌控;教室空间以课桌椅为中心,面向教师排列,以便让儿童接收教师传递的指令和信息,几乎没有玩具和探索材料,只有符号化的作业;课程以分科的形式将小学的拼音、书写、计算、英语等知识内容“下放”到幼儿园的课堂上,进行集体统一的学习;教学采用告知、重复训练的方法要求儿童记忆和练习。有些教育机构即便没有采用这样极端的小学化方式,但仍然存在教师为中心、提前教授抽象知识和训练“规矩”的现象。这是一种逆时的教育。其最明显的弊端就在于这样的学习是低质量的,无效甚至是有害的。即便一些顺从、“听话”的孩子因为能够完成学习任务而受到赞扬和奖赏,却未必是出于探索和求知的欲望,而用外在奖赏的方式去“诱惑”学习,则极其容易导致工具性、功利性的人际关系,有损于健康人格的养成。
我们需要“顺时”,这意味着要尊重儿童自身的需要和兴趣。陶行知先生说:“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生命本就具有积极主动去建构自身的倾向,是值得敬畏的。顺应儿童的发展时间,顺应儿童的天性,不仅能保护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本能,而且能让他们有能力建构一个完整的自我,奠定一种积极的人生。
我们还需要“适时”,这意味着要将发展的时机转化为教育的契机。学前教育并非对儿童发展的袖手旁观,让它自生自灭,而是要提供一种适宜的教育。儿童需要成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幼儿园可以为儿童提供的,是一种有准备的环境,儿童能够参与其中,感到自由和安全;是一种游戏化的课程,教师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他们顺应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发展游戏中蕴藏的经验;是一种认真、有尊严的生活,能学习照顾自己、服务他人,建立平等、公正、分享的观念。
卢梭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教育,是人的教育”,可见,并非来源于人的,都是人的教育,甚至可能还是非人的教育,只有对“自然的教育”的利用,才属于人的教育。所谓教育契机,是指成人的作为要正好契合儿童发展的时机,当儿童能力出现的时候,给予它合适的引导和方向。
知时使教育具有科学基础,顺时使教育具有人文关怀,适时使教育实现明智的行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对于年幼儿童来说,他们的内在自然呼唤着成人世界的“好雨”,去实现潜能,增长智慧,润泽心灵,成就人生
点击,关注更多内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