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打造出适应市场、能让家长看到研学的价值和魅力、让孩子玩中学、学中玩的自然教育模式?如何让孩子在研学过程中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构建起对世界的认知?
本期新学前公益课,香港教育大学博士骆桦(霍德老师),带来分享:关于儿童自然教育,我们需要知道的一二三。
骆桦
香港教育大学博士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硕士
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儿童教育系访问学者
全英中国教育研究协会成员
学前微主编,与100000+园长共成长
01 /
怎么理解我们和自然的关系?
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所以,每次老师们带孩子去到自然,或是接触到自然的环境,我们都要用想办法保护他的亲生命性。如果没有保护好,他将来一旦失去了,重新建构这种关系会很困难。
02 /
教育到底是什么?自然教育该从哪个角度切入?
自然教育很简单,就是以大自然为载体和主要方式,进而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对自然教育的一个简单定义。既然是全面发展,肯定就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方面。在国外有一种说法叫自由玩耍,大自然里面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孩子自由玩耍的场所,孩子通过玩耍建构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认知。
自然教育本身就是教育,因而我们要允许多种可能性,用发散的块状思维而不是用直线思维去认识了解它。目前在尚有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还需要把内容梳理成框架体系,用直线思维进行展示,这样才能让更多管理者、家长、老师去了解教育的多种可能性。
03 /
具体实践: 环境、老师、家长、教学内容、评估反馈
从人类诞生开始,做的就是自然教育。像国外的一些森林教育、环境教育,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的幼儿园自然环境很好,周边就是自然,所以他们的自然教育自然而然的就在他们日常教学当中。而我们国内很多幼儿园没有自然或者是在城市里面,我以前做项目都是跑到郊区的一个畜牧所里面,即使在城市里,也很难看到自然环境,最多就是做容器花园,摆一些盆栽,孩子的体验机会还是太少,能够定期去到大自然的环境对孩子还是很有帮助的。
教育即生活,身边即自然。从幼儿园里面的盆栽容器、花园区角做起,把幼儿园里面的植物做起,再从周边的绿化带公园做起,再慢慢地到旁边的农庄,都是可以的。
国外环境案例:
坎特伯雷的森林学校,他们在城市绿地里用一块场地去做自然教育。学校定期每周去一两次,还有营地。
北欧的芬兰森林幼儿园,他们环境本身就很自然,森林里面也有很多的低结构材料,孩子们在里面接触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生活的,食育的,养殖的,采摘的,做食物的,甚至还有杀鸡的,养蜂的,海外捕鱼的。因为北欧的生存条件很恶劣,所以他们把这些东西当做挑战大自然的一种,是生存必须要会的技能。
丹麦森林是把当地的土著文化民俗融合到幼儿园里。比如烟熏鹿肉、帐篷,听当地的老人讲故事等待。
澳大利亚当地的一个幼儿园,外面是汽车,是钢筋水泥混凝土,但幼儿园里面都是很自然的材料。在学校旁边有一个溪谷,于是他们就用溪谷做自然教育,没有太多的教育课程,就只是带着孩子去那里玩,结束后老师们会做观察记录报告。所以我建议大家能在幼儿园里面有一块这样的场地,可以用园艺覆盖物或者是树皮去做铺设,相比起颜色扎眼的塑胶跑道,更加自然又环保。可以跟附近的农庄做合作,定期去体验,比如,在农场里让孩子们亲自去体验顶木板、烤面包、收集雨水、采摘果实等等。
日本藤(Fuji) 幼儿园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评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建筑典范,他们所有的环境都融合了教育的理念在里面。
富士山脚下的森林幼儿园,室内是蒙室,外面是森林。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把户外自然和室内蒙特梭利教学理念结合,内容包括日本政府的教学目标所有方面,还有防震减灾的教育。
美国明尼苏达的狼岭环境学习中心,年纪较大的孩子需要住宿过夜,这里同时容纳300-400孩子,内容结合当地环境,以自然科学为主,森林、渔业、气候、水资源、农业、食育、本地历史,也有团建和技能挑战项目,有详细的课程教案,方便培训老师和开展教学,也接纳实习生和志愿者。对于如何把某个距离较远的自然场地与学校研学进行结合有参考意义。
美国种子中心儿童之家,每班约10个学龄前的孩子,全日制,以家庭和周围环境为主。这里把一年四季的场地都布置在一起,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一年四季不同自然环境的变化。
国内的自然教育情况:
其他国家地方的自然教育究竟能带给我们什么?怎么设计我们自己的课程?如何打造产品向大众传递自然生态环保的理念,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实现教育价值?
自然教育的框架核心是“关系”,所以自然教育最重要的是创造为孩子学习做准备的自然环境,重视对老师的培养、家长的教育,以及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有效引导和支持,这是自然教育中不变的关系网。回归到核心就是教育的事情,谁把教育做好,谁把关系网构建好,谁就有优势。所以核心竞争力在于环境、师资力量、家长之间的粘度。最后,是内容的系统梳理,让大家清晰地看到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有教育价值。重视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的展示才能告诉所有人,孩子在这里不仅仅是玩,更是在学习,而且这些教育内容与教育部的大纲是一致的,是成系统的。
结合自身幼儿园从任意主题切入:
环境该怎么创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未来方向,联合国十七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目前整个世界范围内有一个引领的方向叫做“引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幼儿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
04 /
《自然教育理论与实践》
骆桦老师和黄向教授深入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并到实地进行考察,在国内落地实施了自然校园项目,为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提供自然教育,通过总结运营管理、市场推广、招聘培训、课程设计、教学研发、教学实施、后勤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完成了国内目前在该领域第一本全面系统介绍自然教育的专著——《自然教育理论与实践》。
该书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资助号:41771144),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大自然中的教育。自然教育的根源、框架、核心要素、主要内涵和对孩子的积极意义,国家的相关政策,我们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世界各国和我们国内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自然教育概况。
第二部分:开展自然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和环境相关的理论基础,理论与案例的结合,教学开展的理论框架。
第三部分:有准备的自然环境。孩子跟环境的连接,不同自然环境的选择,场地设计和打造的原则理念及方法,场地的布置、管理和维护。
第四部分: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流程和内容的设计,教学理念方法之项目式学习和生成课程,案例分享包括幼儿园全日制班、幼儿园每周一次的非全日制班、幼儿园和小学的短期体验与社会实践、小学的营地教育和研学旅行。
第五部分:自然中孩子的玩耍学习。孩子在户外环境的风险玩耍与学习图式,玩与学的结合,孩子行为的观察与案例分析,探究学习方式,孩子观察记录与反馈,孩子的定性与定量评估。
第六部分:开展自然教育的老师。老师招募和选拔的方法标准,培训机制和方法,同伴学习的支持和引领,家长沟通机制和常见问题解答,户外自然环境中孩子的互动方法和案例分享。
此外还有来自英国、丹麦、美国及国内台湾和大陆地区的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为该书作序,国内外参考文献超过100篇,包括专著、译著、期刊、学位论文、网页资料、国家相关部委网站和文件,为理论与国内实践的结合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