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这个行业,从一出生,就备受争议。
一方面,是政府与社会大力提倡的公益与普惠,另一方面,是资本与市场极端逐利下的加盟与扩张。
而3月中下旬,伴随着纽诺教育王荣辉创业失败故事的刷屏,再次把托育行业送上了风口浪尖。
3月17日晚,王荣辉在微信公众号“王荣辉快乐育儿”以一篇《卖了4套房,创业12年,如今负债1亿,无家可归》的长文宣告了自己创业失败。
极具煽动性的标题,当下被资本热炒的托育,疫情之下生存的艰难,无家可归的悲情,从传播学来说,这篇文章具备被广泛传播的热门元素,迅速登上热搜并不意外。
意外的是,行业内部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
有人说,王荣辉以一己之力拉垮了托育行业;有人说,王荣辉只是个例代表不了托育行业。于是,我们看到,有人热议传播,有人三缄其口,也有人为了行业稳定,做好危机预案,可以说,王荣辉事件,照出了托育行业的众生相。
坦白说,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也是有话想说的。只是,一是因为忙,二是因为懒,当然了,也给自己一个理由,可以再看看,后续还会有什么话题产生,就这样拖到半个月之后。
此时此刻,当这个话题已经冷了下来,我也可以静下心来思考,王荣辉事件到底带给我们了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四个问题:
1、纽诺教育的破产,疫情是主要原因吗?
2、纽诺教育的扩张,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3、从资本市场来看,托育这个行业到底是先天不良?还是后天失调?
4、托育与资本的距离,到底有多近,或者到底有多远?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纽诺教育的发展轨迹。
2017年,纽诺教育获得全球5家知名投资机构联合投资。2018年,纽诺在广州、佛山、深圳布局的连锁保育园超30家。2019年,王荣辉把公司做成了全国最大的托育直营连锁品牌,估值达5个多亿。当年,纽诺教育也成功完成了数千万B轮融资。
2019年也是王荣辉“人生的高光时刻”。
我们可以看到,纽诺教育的一路高歌,是伴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发展的。
图片来源:王荣辉微信推文
首先,2018年11月份“新政”的发布,也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提出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民办园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
其次,2019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 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婴幼儿照护”的概念,也拉开了托育元年的帷幕。
于是,资本市场将目光从3-6岁的幼教领域,转向了0-3岁的托育行业。
而托育从一起步,就伴随着国策的调整,被提到了国计民生的大课题上。这就意味着,托育没有条件复制民办幼儿园野蛮生长的历程,并且,当下的社会形势与国家政策,也不可能让托育走向资本与过度逐利的老路。
即便如此,自2019年至2022的托育发展之路,我们依然看到了资本的趋之若鹜,依然看到了托育市场的盲目扩张。
图片来源:王荣辉微信推文
是资本傻吗?我想并不。
这让我想到了初中政治课本中引用的那段话。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
王荣辉与她的纽诺教育就验证了这一真理。
据了解,2016年初,纽诺教育线下只有2家机构,2017年发展到10家左右,2018年纽诺教育在广州、佛山、深圳的保育园数量猛增至30多家。
一家一家托育园的开拓,以及数千万的B轮融资,是因为教育情怀吗?
这个情怀即便我信,王荣辉本人也未必会信。
她的情怀,或许她文中的这段话,更真实一些:
“我这么做,不仅仅是要创造事业的成功,获得令人瞩目的光环,我更想为孩子创造丰厚的物质财富。每当大马抱怨我不回家、不陪孩子时,我就告诉他,我们很快就能买珠江新城的豪宅,送孩子去顶级私校上学,请再坚持坚持。”
而我本人对这一切并不乐观。
无论是教培行业的“一败涂地”,还是民办幼教的“冰封时代”,我们都曾见证过资本的疯狂,也看到过民众的需求,更了解政策推进的力度与强度。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如果说时代曾经给了我们红利,那么时代也可以把红利拿走。而托育与资本的距离,更是差了10000个王荣辉……
而我们要做的只能是:
用心耕田,水到渠成。
PS: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延伸阅读:
编辑:学前微主编
文字:微主编孙敏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说明 :
《学前微主编》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微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