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微主编,与100000+园长共成长
对于“托幼一体化”,《学前微主编》一直是持着积极的观点的。
2021年9月23日,《学前微主编》公众号曾经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托育是个“伪概念”,托幼一体是学前教育发展方向。(详情可点击链接阅读)
在文章中,我们做了这样一个预判:
保守估计,三年之后,也就是2024年底之前,整个托育行业占比大概会是这样一个结构:托幼一体化(公办幼儿园、普惠幼儿园)占比50%左右(甚至更多),社区普惠性托育机构占比30%左右,商业性托育机构和家庭式托育机构占比20%左右(甚至更少)。
这个预判是有政策依据的。
2021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到,未来3年,上海将每年新增至少50个普惠性托育点,到2022年年底,实现全市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不低于85%的目标,2022年,力争全市一半以上的幼儿园都开设托班。
而我们也在各地托幼一体化的政策落地中,看到了诸多公办幼儿园的身影。比如江苏苏州,比如湖南长沙,比如河南郑州。
再加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月25日发布消息,“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托育服务体系,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由目前的1.8个提高到4.5个,到2035年,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如果要完成这个目标,幼儿园,特别是公办幼儿园,或许会成为托位提供的主力。
这也是各地教育局积极推动公办园试点托育的主要原因。
同时,这也对目前鱼龙混杂的托育市场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与商业化、资本化的品牌加盟相比,标准化的课程建设、标准化的体系建设、标准化的托育保教标准,以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会成为未来大家对托育服务的主要需求,这也回归到了托育最为本质的诉求。
这也正是2021年7月20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主要目标:
“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服务管理制度基本完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生育水平适当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人口结构逐步优化,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