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说到张蔚园长,大部分园长并不陌生。
我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听人说起她。总结起来大致三条:第一,从业时间久,行业地位高;第二,很专业,真正的专家型园长;第三,督导评估专家组专家,真的很认真。
可是真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来源于两位园长的强烈推荐。
一位是培杰幼儿园的崔冬梅园长,当时培杰文博幼儿园市级示范幼儿园督导评估,崔园长打电话跟我说,你一定要来,张蔚园长这次要来。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张蔚园长,她是偶像,我是粉丝,有点儿近,也有点儿远。
另一位是汝河二幼的李艳霞园长,她说,孙老师,你一定要采访一下张蔚园长,如果说王国平校长是民办园的灵魂,那么张蔚园长就是公办园的典范。
于是,就有了这次与张蔚园长的相约。也让我发现,如今的张蔚园长,无论外界给了多少荣誉声名,骨子里依然还是三十八年前那个圆脸爱笑的小张老师。而这三十八年的幼教生涯,从小张老师到张蔚园长,变的是年龄、身份、地位,不变的是她对幼儿教育始终如一的坚持与情怀。
学前微主编,与100000+园长共成长
1
你好,小张老师
让时间回到1982年,刚刚毕业的张蔚,分配到了位于商城路251号的向阳区向阳路幼儿园,也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管城区回族幼儿园。这一年,张蔚刚刚20岁。
2
张蔚,这个面子只有自己给!
我们可以预见,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通过时间和经验的沉淀、积累,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丰富,却也是一眼看到底的人生,可是人生永远能带给我们更多惊喜。1988年,张蔚被管城区教体局抽调到局里,开始担任幼教专干工作,这对张蔚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从幼儿园的基层教师,到教体局的幼教专干,虽然都是幼儿教育的范畴,工作内容却是大不相同。从只需要当好一名幼儿教师,到接触更多的幼儿园,从只需要与孩子们做好沟通,到在众多园长和老师面前讲话,张蔚发现,需要学习的太多,她暗暗对自己说:“张蔚,这个面子没人给你,只有自己努力!”
于是,为了加强业务水平,她多看书,她订阅了国内外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杂志,比如《学前教育》、《海外教育》等,从国内到国外,及时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她多请教,当时管城教体局的教研员夏老师,省实验幼儿园的王顺兰老师,都是她的“师傅”;她多走基层,骑着自行车,一个一个幼儿园跑下去;她多组织活动,根据园所情况,分层交流学习,每个月一次大型活动……
就这样,张蔚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与尊重。
3
重归回幼,无心插柳柳成荫
当时间的指针转到2003年,十五年已经过去了,这一年,张蔚41岁。
在管城区教体局领导的安排下,张蔚接到了新的任命,重新回到管城区回族幼儿园,任幼儿园园长一职。
张蔚说,每一次的调动,并不是主动要求,都是被动接纳,但是回头去看,冥冥之中如有神助,每一次的安排都恰如其分。十五年幼教专干、教研员的职业生涯,让我眼界宽了,站位高了,能够跳出幼教看幼教,当我重新回到幼儿园时,就有了不一样的眼光与思考。
从向阳区向阳路幼儿园到管城区回族幼儿园(下简称管城回幼),从商城路251号到清真寺街127号,创建于1958年的管城回幼,已经有61年的历史了,是河南省会唯一一家公办的少数民族幼儿园,更是河南省第一批省级示范幼儿园,无论是对管城区来说,还是对河南省会郑州来说,管城回幼都是学前教育的一面旗帜,具有示范与引领作用。
在张蔚的带领下,管城回幼率先启动四大功能室,陶艺、厨艺、绘本表演与大型建构区,开启了孩子们每周一次的美好时光;每天的晨读和暮读,根据主题进行,被张蔚园长称为孩子们“精神方面的优质蛋白”;而绘本表演则将绘本从自己读、老师读、妈妈读慢慢过渡到扮绘本、演绘本、做绘本,全面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而每周一的下午茶时间,更是别出心裁,在周末间隔日之后,为了缓解孩子们的分离焦虑,通过环境的布置、音乐的感染,以及充满仪式感的形式和内容,充分满足孩子交流的需求和休闲的需求,满足孩子自主交友和美好生活的需求……
可以说,张蔚任管城回幼园长的十五年,正是管城回幼快速发展的十五年,而从小张老师到张蔚园长,这条路张蔚走了整整三十八年。
4
致敬,永远的张蔚园长!
如今的张蔚,已经从管城回幼退居二线,虽然不再担任园长一职,却始终关注回幼的发展,并且以自己一身所学,继续为河南幼教奉献自己的经验与智慧。
2020年9月3号,《学前微主编》特别邀请张蔚园长做客“幼教大家谈”,这档节目是《学前微主编》主管单位河南新学前教育研究院与河南广播电视台信息广播FM105.6《新月亮船》节目联合推出幼教大咖访谈节目。
在节目开始前一周,张蔚园长将手写的大纲传给我,字迹端庄大方,条理清晰明确,观点层层递进,特别是从大纲中传递出来的工作态度,严谨、认真、细致,既令我感动,也让我汗颜。与张蔚园长相比,我们无论是在专业程度上,还是在认真的态度上,都差的太多,要学习的太多。
我总是在想,如果在《学前微主编》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能有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成绩,都是因为,我们有幸能与像张蔚园长这样的前辈和同行靠近,她们的精神,她们的专业,她们的态度,都让我们受益匪浅,都让我们铭记于心。
感谢,张蔚园长,致敬,张蔚园长!
如果您把“学前微主编”设为星标,就不会漏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