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人物丨探园丨研学丨资源丨家教丨读书
孩子总是哭闹?孩子做事太磨蹭了?这个孩子很聪明,会加减乘除,孩子坐不住,玩具乱扔。作为宝妈,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是成人对孩子的定义。
用打量成人的眼光来衡量一个孩子的行为,本来就是一个误区。
要想避开这个误区,就要知道孩子到底想什么?这样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成长?我走了很多弯路……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童年的秘密》——推荐给你,或许你能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作者:[意] 玛利亚·蒙台梭利
作者是“蒙氏教育”的创立者,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幼儿园遍布世界上百个国家。尽管这本书很早就出版了,但还是颠覆了我的认知。
先说几点我非常认同的几个观点:
1.需要用儿童的眼光看待教育,不了解孩子,就谈不上对孩子的教育。
2.孩子的内心充盈,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认为孩子内心空白、需要去填充的观点是无知的。
3.孩子天生爱学习,拥有很强的意志力和内在逻辑能力,他们最初的学习能力是从模仿开始,如他们聚精会神的观察、模仿发音,直到能说出流畅的句子。
4.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有着自己的成长规律和敏感期,若是成人阻止孩子在敏感期按照自己的指令行事,可能会导致孩子某种天赋消失。
5.孩子具有很强的专注力。
6.孩子能在复杂环境当中找到自己需要和有利于自己的东西。
7.不要害怕孩子犯错,孩子要在不断试错中成长,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成长,而成长就是在不断尝试中发展。
再说我自己的误区吧,曾一度陷入误区无法自拔,把自己搞到焦虑的不行….
第一个: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要尽快让孩子学习各种技能。这是最大的误区,不同能力都有不同的敏感期,比如说数学,两岁的时候开始教她写数字,对孩子百害无一利,这时候是语言敏感期,教她唱数正好,写就要等到三四岁了。
第二个:孩子太小,管理不了自己,只能让大人进行管理。
第三个:孩子的性格需要家长刻意为之。事实上,这种刻意为之的教育可能会足改和影响孩子本性的发展。因为孩子始终具有乐观向上的,他们的本性会跟周围的环境进行融合,最终实现自我觉醒。
第四个:孩子对于学习没有耐心。孩子始终是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态度来学习新事物的,特别是敏感期,他会有充足的内在活力。
第五个:孩子发脾气或者无理取闹可能是需要得到外界的安抚和帮助。发脾气一般是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没有得到,这时候我们要审视,自己的阻碍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六个:孩子的潜力开发,是需要我们帮助,但是不需要我们教授,我需要掌握的是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进行潜力开发。
第七个:孩子是没有秩序感的。孩子的玩具到处乱扔,我就认为我需要教孩子懂得放回去,但最后发现,是我没有创造有利的环境让他们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关于秩序感
我刚开始先入为主,觉得孩子是无序的,家里有孩子,就会乱七八糟,玩具到处都是。
但《童年的秘密》强调,孩子从出生就有秩序感,有时候你破坏她的秩序感,她就会哭,比如孩子两岁的时候,要是在我们房间她醒了还能自己迷糊迷糊,哼唧几声就会爬起来,但不哭。但只要换地方他醒了就会哭的撕心裂肺的。她离开自己熟悉的一切,被子、枕头、气味都和自己家的不一样,东西的秩序不一样了,她会没有安全感。
若是在幼儿园,你会发现三四岁的孩子在看完绘本或者玩完玩具就会东西放在原位,但在家不行,我尝试着按照幼儿园的方式跟自己的孩子一起归类自己家的玩具,并且给每一个类别的玩具一个固定的家。慢慢的她自己折腾完,自己就放回去了,有时候我还充当破坏者,她就会变纠正边教育我。
关于秩序敏感性,这本书就给解密了,孩子的秩序敏感性在于他们认识物品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并记住这些位置,从而自由支配自己的环境。这种秩序感是孩子内心的一种需求,当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时,孩子就会很开心。
02
关于兴趣培养
我一度很困惑,自己的孩子的兴趣点在哪呢?她貌似对什么都感兴趣,但对什么都是三秒钟热度。要不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兴趣应该怎么培养?
结合《童年的秘密》:孩子会安静、快乐和欣赏的状态构建自己的内在。我自己细细的观察,我发现作为父母一定要理解一个词:本能发展,孩子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敏感期,在敏感期的时候她会自己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种兴趣探索的完整程度将会决定着孩子未来在这方面的开发潜力。
我们成人能做的就是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教具,进行合适的引导。
不过《童年的秘密》也提出,孩子一旦了解并记住感兴趣的事物,他就会对这件事不感兴趣了。关于兴趣培养一定要慎重,要以一个观察者和研究者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不要一味的强加。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自己会发现喜欢什么。关于兴趣的问题,要边等边观察,不要急于一时。
03
关于智力开发
孩子在五岁之前都是靠着自己的五官和四肢去认识世界的。所以孩子天生爱动。只有用自己手去碰触、去摸索,他才能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 。孩子就是在不断运动触摸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带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碰”等等,这会间接阻碍孩子认识世界,长时间就会让孩子对很多事物丧失兴趣,使得某种智力得不到开发。
一句话,让孩子去跑、去闹,但要记住,孩子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大人看手机,孩子就想知道手机里有什么,大人看电视比较多,孩子就认为看电视是一件好事。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虚拟的电子产品,都不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
孩子在重复中学习。以前在我眼中,孩子很多行为都是无效的,比如说不断重复的开关门。我以前会对孩子这种行为感到厌烦,并且会阻止她,然后孩子跟我都不开心。
只有放开手,当一个“懒”父母。让她锻炼和试错,才能练出能力。
另外一个问题,让孩子跟孩子玩,不加以干预,孩子比我们更了解他们的伙伴,他们知道如何摸索才能达成目标。这样比让孩子自己探索,智力发展更快。比如,我孩子拆卸小汽车,组装小汽车,都是跟他表哥学的,一个小时的时间,什么都学会了。
避免孩子花了很长时间,没有取得成效的时候,就去心疼和帮助。比如说,孩子拼图,我之前都会给他示范如何玩,在她玩的时候又忍住了指导和帮助。我最后发现这样不对,我一定要忍住和忽视,让我意外的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她会了,她还会教我如何拼图。
越是想让孩子独立自强,越是想让孩子的智力开发好,就要装柔弱!!!孩子越被需要,他们越开心,而且做的会越来越好。
包办不可取,不可取,你帮孩子没有任何好处,还会限制孩子的成长。孩子小的时候就是在学习做事,慢是他的节奏啊。他慢,就等等他,等有一天他长大了,他肯定就飞走了,再想等他都没有机会了。
04
关于学习
孩子是热爱学习,她生下来就会这个世界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心,比如她自己学会说话,学会走路等,她渴望自己能够像大人一样自由的行走在世间。
孩子是一个敏感的观察者和模仿者。而我们作为孩子身边的成人,就是孩子的第一本书,孩子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进行自我行为训练。
孩子自己玩玩具的时候,通常我也会给自己找事情做,这样我也不会感觉带孩子很累,她慢慢学会越来越多的事情,越发不让我操心。
若是你想要她画画,那你就在家多碰画笔,若是你想要她多看书,那你就多看书,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大人就是孩子神一般的偶像。若是想让孩子多学习,就自己持续积极的学习晋级,不要拿孩子当借口。
我家孩子自己完拼图的时候,可以重复很多次,而且每一次都非常开心,他们再重复中学习。重复玩一个玩具,或者做一件事,是孩子的一个特征,若不是不良的行为,可以不去纠正,任由她专注下去,这对孩子的专注力发展,非常有帮助。
05
关于运动
孩子的体力和精力要甩我们成人无数条街,特别像我这种平时不运动的,真的比不了上了发条的娃啊。只能让她疯了,找公园、找体育场,那地方场地大,视野好(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障碍物不多,就带孩子去哪玩。玩累了自己晚上就会早早闹睡觉了。
而且我一直认为身体好,才是持久的资产。而且运动会让孩子越来越能掌控自己的身体,孩子依靠运动和活动从外界收集到足够的感官材料,智力会更好的发展。若是能够培养孩子某种运动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自信和磨炼孩子的意志。
教育和生活最本质的意义就是一个人的理性行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只有不断的运动,才能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
06
关于安静训练
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进行各种动作的训练,有时候安静训练可以让孩子感受身体的每个部位,这样他们的感知会更加敏感。就像成人打坐一样,一般打坐完毕之后,会感觉自己的身体更加舒适一样。
孩子三岁以后基本上可以管理自己的行为,这时候成人打坐,孩子跟着打坐或者保持安静,会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07
关于玩具
玩具并不是越多越好,多的玩具反而会导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而且学龄前的孩子是不喜欢玩乐的,他们更爱的是学习,零食和玩的不会让他们有满足感,而且他们对荣誉和惩罚也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荣誉代表着什么,同样的一成不变的讲课模式和内容测试也不是他们喜欢的。
玩具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进行购置,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越精越好。不求什么都有,但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教具可以多准备一些。孩子最喜欢玩的玩具不一定在商店,可能存在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说,我整理衣物的时候,会让孩子帮我整理袜子,并且让她知道“一对”的概念,她自己每次还玩的挺开心的。
幼儿园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孩子们不会每一个玩具都玩,而是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玩具。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进行反复研究并且利用它,说明有内在控制力,若是孩子没有这种内心的控制力,就会受到外界力量控制自己,会造成人格分裂。
《儿童的秘密》提出孩子成长的三要素:合适的生存环境、内心平和的老师或者家长,以及能够引发孩子兴趣的教具。
父母把理解孩子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是教育的起点。若是不理解孩子,就谈不上教育,所以无论家长还是老师,花大量的时间观察孩子的行为,感受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才能让教育长出生命力。
作者:一枚妈妈,研究生毕业,从事IT工作,拥有一只萌娃,喜欢阅读,喜欢分享。
学前微主编,幼教大观察
讲述幼教人自己的故事
微信号:18610206462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