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爱对于宝宝来说,是不同于妈妈的一种爱,是粗犷、活泼的,可以很好地建立宝宝性格中阳光的一面,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爸爸与宝宝的亲子游戏中。我们来看一看,那些属于父子之间的亲子小游戏。
玩法:爸爸和孩子分别伸出大拇指来,然后分别将其他的4个手指互相扣好之后,试图用自己的大拇指去压住对方的大拇指,谁先压住对方就算赢了。赢的一方马上拍一下对方的手背。
孩子的收获︰要想赢爸爸,反应要足够快呢!
爸爸的收获∶坐着玩就可以了,运动量不大,又很有趣。
玩法:爸爸想叫妈妈做一件什么事情(可以有趣一些),就在孩子的耳朵边悄悄说一句话,让他去把这句话小声地说给妈妈听。然后妈妈大声说出孩子传的话,或者按照传话的内容去做事,看看孩子传的话对不对。
孩子的收获∶原来传话那么有趣,妈妈还能按照我说的话做。
爸爸的收获∶面对小传声筒,说话的效率越来越高了,真开心!
玩法:爸爸抱着孩子,或者让孩子躺在床上。爸爸将脸凑近孩子,用下巴或脸颊轻轻地蹭孩子的脸颊、小手或者小脚丫等。一边玩,一边和孩子说话、逗笑。爸爸用胡子挠痒痒,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特殊的体验。
孩子的收获∶和爸爸的亲密接触满足了情感需求,皮肤也获得了不一样的触觉体验。
爸爸的收获︰这个玩法可是爸爸的专利,妈妈是无法给予的。
玩法:孩子和爸爸保持一段距离面对面趴在床上。游戏开始,爸爸摇头晃脑地爬向孩子,然后用头轻轻顶一下孩子的头,边顶边说“我顶呀顶”,故作被孩子顶得后退,再轻轻使劲顶着向前一点,这样来来回回玩几次。
孩子的收获∶发展孩子的爬行及头颈部的活动能力。
爸爸的收获∶成人很少有机会爬,但爬行─样锻炼大人哟。
玩法:爸爸蹲下身子,妈妈帮助孩子骑到爸爸的肩膀上。爸爸抓住孩子的双手说:“飞机就要起飞了,宝贝坐好喽。”然后慢慢站起来,在地上转圈,说︰“飞机降落了,宝贝下来吧。”妈妈帮助孩子从爸爸的肩膀上下来。如果孩子高兴,就重复玩几次。
宝宝的收获:坐飞机这么好玩,我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旅行了!
爸爸的收获︰腰、肩膀、背部都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玩法:爸爸张大嘴假装大怪物,或者将双手的掌根部位对拢,手指张开,像大嘴一样。如果孩子的动作不够快,就被“大嘴”咬住。
孩子的收获:要想不被大嘴咬住,反应一定要非常灵敏呢。
爸爸的收获:不必消耗什么体力,动动手而已,就能让宝宝开心地笑。
玩法:爸爸坐在地上或床上。孩子可以将自己的手比划成小手枪,从不同的地方对着爸爸瞄准。孩子嘴里喊一声:“叭——”爸爸假装被子弹击中,应声倒下。然后坐起来接着当靶子。
孩子的收获︰“拿”手枪的感觉超好,像解放军一样,还能过一把射击的瘾。
爸爸的收获︰倒下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如果感觉很累,还可以延长装死的时间。
玩法:爸爸把平时玩的围棋拿出来,用棋子和孩子一起拼摆图形。比如,围成一个圆圈,围成一个正方形,或者围成一棵树,比比谁围出的图案更有创意。
孩子的收获:想不到这么简单的棋子,还能变出这么多的花样来。
爸爸的收获:原来棋子也能充当好玩具,而且发现小家伙想象力还很丰富呢。
玩法:爸爸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一边搂着孩子,一边向他发起提问。比如,今天妈妈带你去哪儿了?和哪个小朋友玩了?看到什么了?告诉爸爸吧。爸爸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新鲜有趣的事情讲给孩子听。
孩子的收获∶有时候回忆是很美好的事情,和爸爸一起分享,快乐会成倍地增加。当然,有烦恼的事情也可以向爸爸诉说,痛苦就减轻了一半。
爸爸的收获∶意外地得到了很多“情报”,而且发现自己还是宝宝很重要的依靠呢。
玩法:爸爸从后面抓住孩子的衣角,孩子当火车头,爸爸当车厢,从这屋“开”到那屋,一边走一边模仿火车的声音。中间可以停下来,报一下站名,比如北京站到了,三亚站到了等。停留一小会儿,再接着开。一直玩到孩子尽兴为止。
孩子的收获∶模仿火车开车的声音,对地名有了初步的认识。
爸爸的收获∶随心所欲地带着宝宝走,想报哪个站名就是哪个,真是一种开心地放松。
温馨提示:宝宝更愿意和爸爸玩
心理学研究发现,宝宝痛苦的时候,更多的是去妈妈那里寻求安慰;宝宝想玩的时候,更多的会去找爸爸。平时散步、游玩的时候,宝宝也更愿意和爸爸在一起。
特别是2岁以后,和爸爸一起游戏,宝宝会表现得更兴奋、更激动、更投入。可能是因为爸爸和宝宝玩的时候,更多的是与宝宝玩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不像妈妈更多的是做传统的、安静的游戏。
而且,这种不同于妈妈的游戏方式,可以满足宝宝积极的情感需要,让宝宝变得更加活泼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