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真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区域游戏作为幼儿园常态工作,对于教师而言,是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支持,启发、引导他们与环境、材料、同伴、教师等互动获得相关经验;对幼儿来说,是以快乐满足为目的、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游戏活动。
区域活动的特点
1.自主性
区域活动一般采用自选游戏的组织形式,注重让幼儿自选、自由地开展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不论是主题的确定、玩具的选择、玩伴的选择、语言的运用、动作的展示等各个环节都自然地进行。
2.教育性
区域活动的教育性比较隐蔽,主要体现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材料的操作,对区域规则的遵守,以及在与伙伴们的相互交往中产生积极的体验,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促进其身心得到发展,实现游戏本身的发展价值。
3.实践性
区域活动是非常具体的活动,有角色、有动作、有语言、有玩具材料,幼儿在活动中只有通过身体力行、实际练习才能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
区域创设的指导要点
一
主题选择因地制宜,符合本园实际
二
充分体现幼儿为主的原则
三
材料投放安全卫生、具有科学性
区域活动的指导要点
一
区域活动开展前的指导
先介绍,后开放。
在活动区开放前,教师先向幼儿介绍该区域的学习内容、使用方法、区域规则等,让幼儿对该区域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开放游戏区,让幼儿进区游戏。
二
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指导要点
1.明确教师的身份。
指导者
区域活动不是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只是不能直接干预幼儿的活动,教师的指导应该是一种隐性的指导。
观察者
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状况,可以着重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① 幼儿的兴趣。选择什么区域、什么材料、参与什么活动。
② 活动的参与情况。幼儿在活动中的方法是否正确,自我决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如何等。
③ 认知发展水平。幼儿所选材料的难易程度,操作物品的方式,完成情况。
④ 遵守规则的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的发展水平等。
⑤ 幼儿间发生的纠纷及解决方式。
合作者
以伙伴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游戏,用平等、建议的口吻与幼儿交谈。
支持者
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
评价者
对幼儿的区域游戏进行评价,包括游戏的效果、幼儿的表现等。
2.教师需要适时介入。
区域游戏虽以幼儿为主,但是也需要教师适时介入指导:
1 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时——帮助;
2 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引导;
3 游戏出现教育契机时——抓住契机;
4 游戏无法深入时——引导深入探索;
5 发生创造性行为时——鼓励与引导。
3.区域活动结束后的评价。
教师在评价时,要围绕教育目标、孩子的发展情况及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时以肯定为主,尽量引导幼儿发现别人的优点及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让幼儿在评价中有所发展。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