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孟母》
(选自三字经1第3课)
课文内容: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译文:
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布机的布来教育孟子学习不可中断。
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住在墓地旁。孟子常常学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办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了,认为这样不好,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到了集市,孟子又学起商人做生意,孟母知道了,认为这样也不好,就带着孟子搬家到屠场附近。这次,孟子又学起屠夫宰杀猪羊。于是,孟母又带着孟子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见了高兴地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定居在这里了。
我们一起来诵读吧!
《亲一亲》
(选自第一册第1课)
课文内容:
亲一亲好妈妈 ,嗯,好香啊!
亲一亲好爸爸,啊哈哈,胡子扎嘴巴!
活动目标:
◆ 能用可爱的语气朗读儿歌,注意开口扬声、字正腔圆。
◆ 能结合儿歌内容进行有关α的正音训练。
◆ 让幼儿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氛围。
活动准备:
◆ 教师课前在黑板或白纸上画出爸爸和妈妈的卡通肖像。
◆ 配套卡片,呼啦圈,小娃娃玩偶。
活动过程:
◆ 基本功训练:站姿训练
教师展示两个不同的站姿,让幼儿辨别。
◆ 练一练:教师指导幼儿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直立站好,收腹挺胸,头摆正,肩放平,眼睛向前看。
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娃娃玩偶引起幼儿的注意,并让幼儿与小娃娃打招呼。
集体活动:
◆ 教师把画有爸爸、妈妈卡通肖像的白纸或黑板摆在活动室中间, 然后出示小娃娃玩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亲一亲好妈妈,嗯,好香啊!
亲一亲好爸爸,啊哈哈,胡子扎嘴巴!
◆ 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幼儿了解、熟悉儿歌内容,同时带领幼儿进行有关α的正音训练。
◆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念儿歌时注意有关α的读音要重读,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
◆ 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对各组进行指导。
游戏活动:
◆ 表演游戏:让幼儿上台进行表演,要求幼儿表演时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可根据儿歌做动作。
◆ 识字游戏:教师出示“爸爸”和“妈妈”的配套卡片,先进行正音,然后与幼儿一起玩识字游戏。
◆ 找一找:教师出示“爸爸”和“妈妈”的卡片,先请幼儿正音,然后将卡片分别贴在相应的卡通头像下面。
◆ 套圈游戏:教师把“爸爸”和“妈妈”的卡片摆放在地板上,先请幼儿正音,再请他们根据指令把呼啦圈套在相应的卡片上。
活动延伸:
◆ 让幼儿回家对爸爸和妈妈说:“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为正音朗读α做复习巩固。
◆ 配套的卡片上有根据相关的字词延伸出来的学说句子部分,教师或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教学,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一起跟着视频学表演吧!
《发芽啦》
(选自第2册第3课)
活动目标:
◆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了解种子发芽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 学习用棉签画表现种子发芽后的形态特征。
◆ 体验棉签画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材料:
瓶子造型卡纸、草绳一根、丙烯颜料、棉签、双面胶
操作步骤:
1、用棉签蘸取白色颜料在瓶子造型卡纸的土壤上画出胚芽。
2、用棉签蘸取黄色或绿色颜料在胚芽上画出子叶。
3、将草绳粘贴在瓶子造型卡纸的后面,作品完成。
操作提示:注意保持画面的干净、整齐。
我们一起来观看视频吧!
俗话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七岁定终生”,由此可见,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一块地,不去打理它,它就会荒芜掉;如果你用错误的方法去打理,就会被毁掉。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也是如此。不管是我们的父母还是老师,不教育孩子,孩子就会逆向成长;用错误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得很叛逆。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孩子成长得很优秀,我们的父母和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技巧。用我们的爱心和专业,助力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从容的奔跑。
我们一起来学习:
和孩子沟通的五个技巧
一:语言和情景
一心幼师网校
陪伴您的幼师之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