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了解、理解儿童
——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循环路径
胡芝玮
[摘要]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但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观察儿童,在观察中做一个儿童优点的挖掘者,其次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儿童,在了解儿童的过程中做一个教育心理理论的集大成者,再次在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儿童,在理解儿童的过程中,做一个人际交往的移情者。当我们真正理解儿童后,我们才能对儿童施加促进其发展的教育,而且这个过程会不断地循环反复,实现良性循环。
[关键词]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理解儿童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但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很曲折、很复杂、很艰难。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非物体。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认知)。儿童是什么?顾明远指出儿童是那些身心处于未成熟阶段的个体,同样,雷伯也诠释到儿童是从出生到成熟期之间的人,如前所述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而非物体。在遵循儿童普遍发展规律的同时,每一个儿童都在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进程向前发展着。幼儿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儿童,其次了解儿童,最后理解儿童。观察儿童是为了了解儿童、了解儿童是为了理解儿童。当我们真正理解儿童后,教师对儿童所施加的教育才是儿童所需要的教育,才是促进儿童健康持续成长的教育。
二、幼儿教师自身专业实践成长的路径
观察儿童、
了解儿童、理解儿童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个层次,理解儿童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高层次的要求,它涵盖了之前的准备工作——观察儿童、了解儿童,这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生态循环过程。当第一轮成功地理解了儿童,对他实施了促进其自身发展的教育后,新一轮的观察、了解、理解又会开始,因为儿童时时刻刻处在成长和发展之中,基于之前的成功经验,新一轮的观察、了解、理解会更有效。
(一)通过观察儿童来了解儿童——儿童优点的挖掘者
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树立起正确的、坚定的理念:每一个儿童都有优点,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儿童。儿童优点挖掘者的对立面是儿童缺点的发现者,如果教师是儿童缺点的发
现者,当我们看到区域活动里一个孩子不经意间用积木砸到另一个孩子时,会认为这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儿童,于是我们会把这种判断不知不觉传递给其他老师和儿童,这个儿童可能会在这个群体中被孤立。
(二)通过了解儿童来理解儿童——教育心理理论的集大成者
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在沿着自己的轨迹向前发展着。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幼儿,每一个儿
童都在沿着自己的轨迹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而不是单单在培养、培训或考证的过程中获得粗浅的、片面的理论知识,需要深入学习皮亚杰、维果斯基、陶行知、陈鹤琴等,去辨析他们观点的核心内容以及异同点,只有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才能更正确地运用于实践。
(三)通过理解儿童来更进一步观察儿童——人际交往中的移情者
所谓移情就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识别和接受。识别他人的情绪情感才能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教师和儿童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验、感觉对方的处境。学前教育理论中培养移情能力的最佳途径是角色游戏的扮演。
三、结语
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个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观察,了解,最终达到理解。同时,我们不只是儿童优点的挖掘者、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人际交往的移情者,还要有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儿童存在朴素的物理理论、朴素的生物理论、朴素的心理理论等理念,总之,幼儿教师专业实践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文献来源:[1]胡芝玮.观察、了解、理解儿童——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循环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20(35):70-71.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部删除